分享

「江南余氏中医外科」(七)记外科名家鲁贤昌先生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2-07-16 发布于江西

永远的医者情怀

——记绍兴籍国家级名中医鲁贤昌

何永生 整理

情怀,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难舍难分与真情投入。

绍兴籍国家级名中医鲁贤昌,用一生的爱与执着,遥承越人仲景之遗风,中续丹溪介宾之仁心,近接步卿继荪之教诲,勤勉质朴,大医精诚,向社会大众交出了一份永远的医者情怀。

鲁贤昌

1.子承父业

  1939年12月25日,鲁贤昌出生于绍兴县禹陵乡江口岭村(现绍兴市越城区稽山街道江口岭社区)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悬壶于绍兴古城,擅治临床各科,颇有名望;兼通药学,擅长于采药,精于加工炮制,临床使用的很多中药都是自己采挖制作的。

  鲁贤昌从小安静内敛、聪明细致、记忆力强。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冀望其能子承父业、弘扬中医。正因为这样,在鲁贤昌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哄着他学《药性赋》《汤头歌诀》之类的中医入门书。年纪稍长,便带他到田野山间采药,让他熟悉各种草药的模样。7岁,鲁贤昌正式开始侍诊。清晨5、6点钟,父亲便叫他起床,先是晨读背诵中医的经典条文,然后帮忙准备药材。白天,鲁贤昌跟着父亲诊病,午休时复习、体会父亲的用方;晚上父亲还要检查早上布置的背诵任务,如背不出来就要挨手板,直到背熟才能上床睡觉。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懂事的鲁贤昌从未抱怨,眼看着一个个病人经父亲妙手回春,他心生敬仰,对中医的神奇疗效充满惊叹,立志自己长大后能做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好医生。

  为使鲁家医业有更好的发展,父亲意识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于是让鲁贤昌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鲁贤昌8岁开始上小学,但他上学后,父亲对他中医方面的学习并没有放松。闲余之际特别是寒暑假,他还是要跟着父亲学习中医。

  一直到1959年中学毕业,鲁贤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浙江中医学院第一届六年制中医本科专业,开始了系统的中医科班学习。大学期间,除了认真学习中医知识,鲁贤昌还加强了对西医知识的充实,这为他日后在临床中开展中西医结合诊治与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1965年,鲁贤昌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成为一名真正的白衣战士,实现了父亲子承父业、救死扶伤的夙愿。

2.问道余门

  大学毕业时,由于各方面表现卓越,学校安排鲁贤昌参加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抢救工作。当时,浙江省卫生厅确定了10名浙江省名老中医为学术经验继承抢救对象,江南名医余步卿名列其中。凭借出色的学习和工作能力,鲁贤昌被余步卿选中,成为其关门弟子

  余步卿(1913-1976),浙江余杭人,系中医“余氏外科”创始人。他熟谙《黄帝内经》《难经》,深研《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有“浙江省中医外科第一人”之美誉。1956年,他应召至浙江省中医院任职。

  余步卿医术精湛,从医三十余载,既受恩师费元春教诲熏陶,亦好学不倦汇通各家之长,守正创新,古为今用,精于外科,专攻疮疡喉症,擅治痈疽疔毒、臁疮、瘰疬、丹痧、喉痹、蛇串疮等各类外科病症。他临床用药灵活、善于变通,内外并治、针药兼施,深得病家信赖,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术体系。

  鲁贤昌跟师余步卿期间,诚心把牢自己的徒弟身份,不仅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非常敬重老师。每当门诊跟师之日,他坚持提前半小时到达诊室,打扫卫生、准备茶水,并做好部分问诊准备工作。而且每次他都会带上一个笔记本,记录下跟师临诊中的疑问和心得体会,待门诊结束后立即向老师请教求证。对于多数复诊病人,他都知晓所得病症、用药效果,对于疗效欠佳的病人,他会细心回顾,明辨诊治得失,思考应该如何调整方药,并与老师所开方药相互印证,以此更快更好感悟先生心法。

  在从师的过程中,鲁贤昌用心体悟、细心斟酌余步卿的点点滴滴,这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医者仁心、什么叫大医精诚。余步卿也十分器重这位勤奋刻苦、虚心好学的学生,乐于把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

  跟师余步卿侍诊抄方,虽然时间不长,但对鲁贤昌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人生际遇,恩师的谆谆教诲,让他终身难忘、一生受益。1976年余步卿病逝,鲁贤昌悲恸万分,下定决心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尽可能多整理出余步卿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心有所思,行有所动,在短短的几年中,鲁贤昌就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共计20多篇,为传承好余氏外科流派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中医探骊

  鲁贤昌厚植医学根基,不但熟读《黄帝内经》等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对中医外科典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外科正宗》《疡科纲要》等要义,更是烂熟于胸。

  作为余步卿的学术经验传承者,鲁贤昌继承创新、守正开拓,在中医外科学研究上屡有创获、硕果累累。他先后担任原浙江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浙江省中医院原中医外科主任,组建了浙江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是浙江省中医外科的奠基人,对浙江中医外科事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医外科领域享有崇高声誉。

  鲁贤昌善治皮肤病,认为皮肤病的治疗应该遵循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这两条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多以皮损为主,所以辨证论治非常重要,同时要辅以整体观,结合皮损的表现、部位,判断该病的寒热虚实、标本缓急和致病原因。

  鲁贤昌善治胆管病。他根据胆腑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为病的生理特点,遵循“以通为用”的原则,运用疏、消、清、利四法,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疗效显著。

  鲁贤昌善治男科病。他指出,由于男性生殖系统位处人体偏僻之处,西药不易渗透和到达有效浓度,临床较难奏效和根治,但中医内服加外用结合,在男科病治疗上更具优势。

  此外,鲁贤昌还善治硬皮病、乳腺结节等多种中医外科疾病,疗效显著,深受病家嘉许称颂。但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目前中医外科的范围不断缩小。面对无法逆转的学科精细化分科潮流,鲁贤昌后来主要侧重钻研风湿关节病,尤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诊疗上日臻纯青,名声飞扬,享誉四方。

4.融通中西

  鲁贤昌出身中医,但他思想解放,从学生时代就十分重视自身西医知识的积累。他说,中医和西医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鲁贤昌主张衷中参西,西为中用,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他常说,中医的发展,应该不断吸收各种优秀成果,西医的不少东西,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判断疾病预后都很有好处,比如血黏度的测定可以帮助判断有无血瘀证的存在,再比如血沉的测定可以帮助判断疾病的缓急和预后。

  在风湿关节病尤其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鲁贤昌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经验,总结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的“温、和、祛、剔”四字法则

  温,即温阳、温通。温阳药物,鲁贤昌常常鹿角片、黄芪、仙灵脾三药全用,仙灵脾有时用到60克,一般医生很少用到这个分量。他的经验是,即使病人大便秘结,阴虚火旺,也不能放弃这个原则。

  和,即健脾和胃。鲁贤昌强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胃一定要照顾好,就像打仗时要保护好运输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那样,务必加以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如果吃坏了胃,等于断了运输线,那么,口服药也就吸收不了了。所以,凡是一开始在他手上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没有一个病人因服药引起脾胃问题。

  祛,即祛风。鲁贤昌指出,风为百病之长,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病因就是风,无论是疾病初始或日久,风是一个必定存在的病因,所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自始至终,都不能忘了祛风。祛风的药物很多,包括木瓜、羌活、独活等。

  剔,即搜剔。鲁贤昌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风寒湿三种病因合而成病,病程日久之后,这些邪气,直侵到骨节之内,躲藏起来,“死皮赖脸”不肯出去,所以,若要釜底抽薪,把它硬生生地赶出去,必须用强有力的药物来搜剔。能够担负起搜剔风寒湿之邪使命的药物,以虫类药为佳,包括蕲蛇、乌梢蛇、蜈蚣、全蝎等。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鲁贤昌坚持中西医结合,但他反对乱用激素。除非其他治疗方法皆不奏效,或严重多系统疾病如间质性肺炎、严重血管炎、大量心胞积液等急进重笃者,一般不应轻易使用。他强调,强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均只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改变病变的进程。其所产生的副作用及医源性疾病,造成的危害性可以比类风湿关节炎本身更严重。若患者就诊时已服用激素,且使用剂量较大者,不宜骤停,以免引起反跳现象,而应在辨证施治过程中逐渐减量,最终停服。对于初用激素,所用剂量较小者,可直接停服。

5.言传身教

作为我省中医外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鲁贤昌从事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50余年,培养了大批学生,对推动我省中医外科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医外科队伍的成长壮大,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大医高德堪示范。在临床带教中,鲁贤昌处处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临床心得倾囊相授。他经常跟学生说:“我只是一颗肥料,你们需要吸收成千上万的肥料,才能茁壮成长,将我们弘扬中医的共同追求不断推上新的高度,这是我终生的心愿。”

  鲁贤昌常教导学生,武有武德,艺有艺德,医有医德,三十六行,行行有行德。德不先修,术常难进。学医更是这样,一药一方,关乎病人性命,要忧病人所忧、急病人所急,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这一些都要牢记在心,须臾不忘。

  鲁贤昌常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劳动着是幸福的,只要一息尚存,耕耘永不停息。即便年过八旬,他依然天天坚持门诊,每当有人劝他要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减少出诊、限号看病时。他总是回答:现在身体还吃得消,还能看得动,能减少一些病人的痛苦,总还应继续多做一点工作。他的观点,不是学到老、做到老,而是学到死、做到死。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坐诊做到离世的那一天,看病看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21年4月清明节后,鲁贤昌倒在上班的途中,从此卧病监护病房再也没能行走言语,直到半年后永离人世,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救死扶伤、永远奋斗的医者情怀。

  (作者系鲁贤昌弟子、曾长期任职于部队医院中医科、现任浙江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