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余氏中医外科」(一)源流(上)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2-07-16 发布于北京

江南余氏外科:源流(上)

余国明 口述整理

余氏外科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已故名中医余步卿、余步濂所创。余国明是余步濂先生之子,自幼在中医世家成长,耳闻目染,经学院系统学习,得父辈深教,功力见得,且融现代技法,峥古纳新,从事外科皮肤病临床数十年。学术上推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在治疗湿疹、带状疱疹、疮疡、瘿疽等疾病有其独到的临床经验,深受病患敬仰。

文章图片1

余步濂

亦师亦父好父亲——余步濂

老父亲当年59岁,众多儿女中没有一个学医,考虑再三后让最小的儿子—我来继承父辈的专业。小时候,我是看着自己的父亲用几倍于常人的努力,长期付出才能有这番成就与名望,他也常常要求自己的儿女要学有所长,刻苦勤奋。自我接触到中医后,我也和父亲一样,不怕艰难,勤奋学习。清晨起来就背诵汤头,脉决,中医经文,父亲对我很严厉,他总是对我说:“学医要下苦功夫的!”后来我去中医学院学习系统知识,去省中医院进修,跟鲁贤昌、裘笑梅医生看病,一直都很用心。

文章图片2

20世纪50年代,皮市巷里的“余氏外科”是一块叫得很响的招牌,杭州各地区,包括富阳、萧山、转塘等周边的病人都要赶到这里来看病。诊所门口,竹塌、三轮车、人力车一辆接一辆,一直顺到巷子口,路灯亮起来的时候,人都是散不去的。我父亲是个十分体谅穷苦百姓的善心医生,他从不限号,宁可自己早点上班、晚点下班,饿着肚子也要把病人看完,兢兢业业,不曾停诊。后来父亲年龄一年比一年高,身体渐差,还是坚持每周三去坐门诊。到1992年为止,他带教的大专院校进修生达500余人。为人正直、善良是父亲这一辈行医对我影响最深的地方,他常说:“为医即为民,晚年能为众多患者奉上一点仁爱是很欣慰的。”

文章图片3

(余步濂、余国明父子)

有件事情令我印象很深。七八十年代,富阳受降镇有个病人得了败血症,也就是中医里讲的“疔疮走黄”。那时医疗条件比较有限,病人一直高热不退,喊他不醒,摇他不动,已经处在半昏迷状态了。没办法了,只好消息一道接过一道的传过来,请我父亲去看病。那时候,从杭州市区到富阳的路,没有现在这么好走。我父亲中午边十二点从龙翔桥出发,一趟车子一趟车子倒过去,到受降镇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父亲是个很利落的人,直奔病人床头,诊脉用药,一剂汤药下去,就把这个人的命捡回来了。后来他继续吃我父亲开的药,病情一天天好转。富阳出诊的事,那年杭州日报有位姓范的记者在杭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人民的好医生——余步濂”的文章,宣传了此事。事情很快在富阳地区传开来,他们都夸赞:“杭州来的余医生,医术好,医德好!”

父亲在漫长的杏林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医外科学的承前继后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他勤于务诊,疏于笔作,无意宣扬自己,像俯首劳耕的“牛”。为此我潜心整理了他独到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涓汇成文,以奉后人学习。

余国明,男,出生于1956年12月。1977年12月参加工作,2017年1月退休。曾任杭州市上城区第三届政协委员,上城区优秀工会主席,杭州市卫生系统“千优健康卫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