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邯郸七旬老人拍鸟类15年 见证滏阳河沿岸生态改善

 taoshu 2022-07-16 发布于河北

图为杨元杰介绍在滏阳河沿岸拍摄的鸟类。 李栋 摄

邯郸7月15日电 (王天译 张坤)15年,5万余张照片。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74岁的杨元杰老人,用相机记录下滏阳河沿岸的鸟类,一张张鸟类照片见证了滏阳河沿岸的生态改善。

作为邯郸的“母亲河”,滏阳河发源于峰峰矿区,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峰峰全境。20世纪七十年代末,峰峰矿区作为全国闻名的煤炭、水泥、陶瓷产地,成为邯郸的经济重镇。但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环境压力,疏于保护的滏阳河水量锐减,水质污染严重,滏阳河沿岸生态日趋恶化。

图为杨元杰背着相机沿着家门口的滏阳河去拍水鸟。 李栋 摄

“我退休前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宣传工作,拿着相机记录煤矿工人的工作和煤矿的建设发展。”杨元杰说,他的印象中2007年以前的峰峰矿区,除了煤矿好像没什么可拍的,环境单一,很多儿时常见的鸟类都不见了踪影。

图为杨元杰在滏阳河岸边拍摄鸟类。 李栋 摄

直到2007年底,在滏阳河边晨练的杨元杰发现了在河水中嬉戏的白鹭。那次发现让他又惊又喜,决定拿起相机追寻这些鸟儿的足迹。

“从那时起,我经常在滏阳河边蹲点,拍摄鸟儿戏水、捕鱼等场景。”杨元杰表示,虽然一直追寻滏阳河沿岸的鸟类足迹,但过去的十多年里能拍到的图片并不多。

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修复并提升汛期河床行洪能力。2020年,邯郸市成立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对滏阳河沿线流域展开环境整治修复。经过近两年的整治,滏阳河断面水质已优于国家Ⅲ类标准,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滨湖湿地公园等生态公园成为当地“颜值担当”。

随着滏阳河环境不断改善,杨元杰发现河边的鸟儿越来越多,他的相机开始忙碌起来。“这是白鹭,这是鸬鹚,这些是我今年3月在滨湖湿地公园拍摄的海鸥。”翻着一张张电子相册,杨元杰高兴地说。

图为杨元杰在峰峰矿区清泉公园拍摄鸟类。 李栋 摄

“这些年峰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山绿了、水清了,来滏阳河栖息的鸟越来越多,我拍到的就有几十种。”杨元杰说,这两年白天鹅、黑天鹅、白鹭等鸟类在滏阳河沿岸均有发现,不仅小时候常见的鸟类回来了,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儿,为滏阳河带来勃勃生机。”

随着在滏阳河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杨元杰为拍到的每一种鸟类都建立了图库。“滏阳河沿岸的鸟类合集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峰峰的山、峰峰的水,我都要弄成合集,做峰峰生态转型发展的记录者。”杨元杰说。(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