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716 信任

 Longtermist 2022-07-16 发布于浙江

坚持运动第1872天

读经第163天

打坐第131天


信任
适应公元前340年,商鞅向秦孝公建议攻打魏国,自从秦国励精图治以来,东出一直就是赢氏的梦想,现在实力强大了,这个事儿也该提上日程了,于是政治家商鞅带领秦国和魏国打了一个大仗,结果是,军事家商鞅打了一个打胜仗,大败魏军。
史书上说:"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因攻魏师,大破之。"
商鞅写信给 公子卬 说:"我开始和你关系很好,如今都是一方将领,各为其主,不忍心攻击你,我们可以见面结盟,喝完酒就不大了,这样两国的百姓就有福了。" 公子卬觉得商鞅说得有道理,于是和商鞅见面,结盟,喝酒,但是喝完后,商鞅埋伏的士兵把公子卬抓了,随后攻击魏军,结果魏军大败。
问题来了
公子卬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么?阿三不那么认为,罢兵以安民,百姓能免受战乱之苦,是一件好事儿, 公子卬应该算是一个"仁义"之人。但作为统帅,就另当别论了,商鞅虽然以前和他关系好,但那只是以前,并不能代表现在还关系好。更何况,在敌我对垒,两人各为其主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不谨慎而上当受骗被擒,导致己方在秦魏大战中大败,公子卬显然是失败的。
再说商鞅,从战争的结果来说,商鞅是成功的, 第一场仗就用计打赢了,擒获了敌方主帅之后,算是尽最大力量的减少了己方的伤亡, 真无愧于军事家这个称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商鞅的做法是使诈,是背信弃义,或者说是缺德,并不值得提倡,至少在某些方面不应该提倡,比如说为人处事。就像小偷偷了第一次之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一样,一旦我们通过使诈获得了成功之后,使诈这件事儿很容易会成为我们的习惯,也会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同样,投机成功带来的快感,也会引诱我们去做第二次,第三次投机,直至无法自拔。
当使诈,背信弃义成为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之后,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该相信谁,能相信谁,这样的打击是巨大的。就说最近的糖山事件,从上到下的人都有问题,不管你表面做得多么好, 广告打得多漂亮,口号吹得多响,吃瓜的群众只想知道那四个姑娘怎么样了,他们的表示其实很明显:"不信你了。"
信任这个东西,建立起来难,被破坏之后,重新建立起来,更难。没有信任,如何成事儿?

日记余生,和未来的自己对话

longtermist

202207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