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州民间传说: 吴王朱元璋笑改“澧州府”

 文山书院 2022-07-16 发布于湖南


对于澧水流域的重镇澧州名称的变更,据《明太祖实录》: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称吴王,为澧州府,管辖澧阳县、石门县、安乡县、慈利州(宋慈利县升,今慈利县、永定区、临澧县地)、柿溪州(析宋慈利县置,今桑植县地)。这之前,元朝在澧水流域置澧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江南北道,澧州路治澧阳。

很显然,澧州府比澧州路的管辖范围要大很多呢。据说,这与朱元璋在称吴王之前经过澧州时“巧灭食人鹰”的惊险故事有很大的关系。

元朝末年。话说朱元璋自从离开皇觉寺,投入郭子兴的义军后,由于礼贤下士,机智勇敢,屡立战功,深得郭子兴赞赏,官职一升再升,后被招为女婿,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军中名声大震,军士们亲切地称他为“朱公子”。

这日,朱公子与李善长、汤和他们到荆州一带奉命筹得大量钱粮和弓箭等兵器后在返回的途中经过澧州时,正高高兴兴地谈论着什么,忽见马路上成百上千的难民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朱公子在车上一望,只见沿路数不清的难民、饥民。他们抛弃家园,身穿百结鹑衣,手提瓦罐荆篮,背负雉子弱小,如蚁聚蜂集,汇在长达十余里的求乞队伍里,艰难地逃避着死神的追逐。

此时正值傍晚时分,落日的残阳公平而无情地披肩在这支缓行的队伍中。他们疲倦、漫无目的的前行着,恰似一支浩大的刚吃过败仗的散兵游勇!

朱公子看到此情此景,正准备与李善长他们说点什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使他感到惊心动魄、毛骨悚然:

一位中年妇女也许是有病,也许是饥饿,吃力地拄着木棍艰难地行走着,眼看支持不住快要倒下了。忽然只听天上一阵“哇、哇”怪叫,还没等到那妇人倒下,上百只巨型苍鹰一下扑到妇人身上,随着一声震耳的凄惨叫喊,那妇人已訇然倒地,身上的肉体已被它们叼去所剩无几,只留下一具血肉模糊的残尸骸骨在路上。巨鹰数量之众,力量之猛,速度之快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等到人们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它们早以逃之夭夭。

朱公子在惊魂末定之时,仍然毫不犹豫地下了车,走到难民中间,仔细地询问了这食人鹰的情况,才得知,原来这天上的大鹰是不吃人的,只吃地上的鸡鸭鹅等小动物或天上的飞鸟。但为啥会吃人呢?这全怪元朝残暴的统治啊。


在元朝末年,已是民不聊生。地上凡有绿色的东西都被难民们吃光了啊,哪来的家禽走畜呢?绿色的东西没有了,飞鸟也难以为继。在当时,人吃人的现象也是司空见惯。飞鹰们也是没得办法,只好聚众抢人吃!

然而它们吃人也是非常讲究策略的。平时,它们飞得老高,使人无法觉察,但其眼力却相当厉害,专寻老弱病残无抵抗能力者,一旦目标在人群中出现不济的时候,它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群起而攻之,大啄大食人肉,尔后迅速逃离,不会给人们有下手消灭它们的机会,这样的惨事一天也要发生好几起。

难民们有的也想过很多办法,但始终斗不过它们,拿它们没辙。只可惜那些被巨鹰抢食的难民们死得太凄惨,不但死无全尸,而且还被异类活活分食!

朱元璋了解这些后更是心如刀绞。他对李善长说:“善长啊,你平日是足智多谋,得想想办法消灭这些食人鹰,再也不能让我们的同类惨遭此祸!”

李善长说:“公子,要使难民们不再遭受食人鹰之害容易,但要灭掉它们却是难上加难。”

“怎么说?”朱元璋是急性子:“怎么样才能使难民们不被食人鹰抢食呢?”

“这个不难,但我们恐怕要有大的损失。我看了这些难民们,他们十有八九面黄肌瘦,苍白无力,这是给饿的呀!我们只有拿出一部分粮食分给他们,让他们吃饱了,有了精神了,巨鹰自然就不敢近身了。至于那些有病的人,我们也要用药给医治,一下医治不了的轮流找人看护,不让那些食人鹰有可乘之机。”

“好,好!我正有此意。看来,有先生在我身边,何愁大事不成!”

“但,我们此番筹资筹粮不容易啊,就这么给他们啦,你老丈人那儿不好交待呀!”在一旁的汤和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汤贤弟,你忘了,我们原来也是难民啦!我们投靠义军为的啥呀,还不就是为了推翻元朝残暴的统治,为的就是让贫苦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现成的买卖你怎么就看不到呢?上面的事有我担着,你怕个啥哟。”

汤和一向敬重朱元璋的为人,听他这么一说,顿时连连点头。李善长则从心底里佩服:看来朱公子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他们说干就干,当时就把可食干粮分给了每一位难民,并告诫他们要相互照顾,特别要看好老人、小孩和病人,决不能让食人鹰有近身的机会,要时刻观察动静,一有异常,马上护住弱小。

这一举动,使难民们非常感动,他们自发地在朱公子面前跪了近10分钟,在朱元璋等人一再劝阻并答应收留他们为义军后方才起来。这样的又过了一天,巨鹰食人的事还真的未发生过。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第二天傍晚,难民中却又有一小孩和老人被食人鹰啄食干净!因为是晚上,人们更是猝不及防。

“这该死的食人鹰太猖狂了!不灭了你们,我誓不为人!”朱公子听到惨讯后实在太气愤了,当时就叫来李善长他们商议灭鹰之事。

第四天,长长的难民队伍仍然前行着,从他们的表情看,似乎恢复到原来的无可奈何和绝望,步履艰难、蹒跚者占绝大多数。忽然,有一男子渐渐不支,在快要倒下去的一刹那,天空中出现了一大群飞得低沉的巨鹰,它们象有人指挥一般突然黑压压向那男子迅猛飞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男子一反病态,大声对人群说到:“快卧倒!”自己则迅速伏倒在地,人群也随声伏地。几乎在同时,万箭齐发,还没等巨鹰们明白过来,它们早已纷纷中箭落地,一个也没逃掉。这时,那巨鹰们的攻击目标——首先倒地的男子竟安然无恙地站了起来,他脱掉外衣,抽出铁板,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我们胜利啦,我们胜利啦!”

他,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朱公子。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两天前,朱元璋他们终于设计出了一个巧妙的灭鹰计划。具体是这样的:因为朱元璋、李善长他们经过两天考察和询问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基本掌握和熟悉了食人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他们得知此种巨鹰是一种凶猛异常而且极善自我保护的动物,它们对猎物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下手的,其判断猎物是否具有反抗能力相当准确,特别是对人的攻击更为谨慎。所以,要想灭掉它们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使人真正丧失反抗能力时,它们才有可能出现。朱元璋他们为了灭掉那些害人的东西,为了捍卫人类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就不得不带头饿着,使自己失去抗御能力,好吸引他们出现,趁机消灭之。

为了确保此次灭鹰成功,汤和不辞辛苦回去搬来了救兵——500名专业弓箭射手。与此同时,他们还反复做难民们的思想工作,设计了若干个具体应变细节,他们相当配合,致使灭鹰计划一举成功。

当然,他们这样做,危险性也是相当大的。弄得不好,会以假成真,成为巨鹰们的嘴下肉。比如说,若弓箭手的动作稍微迟缓,潜在的危机可就大了。这个主要的危险角色朱公子一再要求自己扮演,李善长怕有所闪失,他硬在朱公子的衣服里包了层铁皮才最终化险为夷。

面对用人类的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朱元璋正准备将这200多只巨鹰作为慰劳品赏给射手和难民们改善生活。这时,李善长提议到:

“朱公子,万万不可。你知道这些巨鹰的价值吗?我们前几天经过武汉时,你猜一只巨鹰多少钱,你想都不敢想,一只能卖50多两白银,200多只就有1万多两啊,一万多两,能解决我们义军多少口粮啊!”

“唉呀,还是先生想得周到。”

不多日,他们回到了义军营中。郭子兴听说这些事后,大为赞赏。他说:

“朱公子此次不仅为我军解决了大量的军用粮晌和军用物资,而且沿途招兵买马,扩充我军实力,更重的还舍身拯救百姓,难得的人才啊!”

若干年后,朱公子在南京被封“吴国公”,称吴王。恰好澧州归他管辖,也许是巧合,当有人提出澧州的管辖权时,他联想到多年前澧州人民对灭鹰计划的有力配合和对义军的贡献,他便决定将澧州原来的澧州路改设为澧州府。

作者:张业双,男,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从事办公室文字工作20多年,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文章200多篇,参与过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撰稿并主持拍摄过多部电视专题片,做过编辑、记者,当过老师。曾被列为当地“十大青年明星”,得过“省级优秀教师”、“全省大书法榜样人物”、“全国优秀书法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