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点评 | 周明学:对2022年高考历史湖南卷第1题的分析

 txfs789 2022-07-17 发布于湖南
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背景知识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其含义:众多学派或学者提出各自救世方案,互相批驳,彼此吸收。其主体: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士”,他们属于不同学派,或者属于同一学派内部的不同分支。其主题:救世,即当政者应如何治国理政。其内容:学术问题(如万物本源是什么、人性是什么)、社会问题(如怎样治国理政,德治、法治还是兼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其形式:聚众讲学、著书立说。其目的:得君行道(得到君主重用,推行自己方案)。其实质:救世方案之争。其重要前提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多元文化才可能产生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李学勤先生提出“七大文化圈说” ,即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秦陇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夷狄文化等,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和荆楚文化等。大体上,儒家、墨家属于齐鲁文化,道家属于荆楚文化,法家属于三晋文化,它们影响较大,是四大学派。
背景知识2: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符合题干信息、符合史实、符合逻辑、符合唯物史观,而符合题干信息是首要的要求。
本题的题干信息是:显性信息——学派的起源地不一,传播地有不同、有交叉;学派林立,学派分支多,各有其传播的地域范围;隐性信息——地域文化多元,思想不统一。本题题干未涉及的信息:百家争鸣。
A项的分析:史实——秦统一得益于法家,不是得益于题干信息,也不是得益于题干未提到的百家争鸣。逻辑——思想不统一,客观上不利于政治统一,故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进而实行政治大一统。A不符合题干信息、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逻辑,不正确。
B项的分析:史实——题干涉及的学派都是民间学派,属于私学性质,是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文化下移的结果,是“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的表现。题干材料——未涉及“学在官府”信息。B不符合题干信息、不符合史实,不正确。
C项的分析:贵族政治是个外来的大概念,包括贵族垄断政权、垄断经济、垄断文化(教育、学术之类)等等。题干信息——众多民间学派的出现,众多民间地域文化的出现,是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的表现,也是贵族政治衰落的表现之一,反过来又进一步冲击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进一步冲击了贵族政治。史实——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政治处于衰落、官僚政治处于兴起的时期。逻辑——“冲击”是过程的客观表述,结果可大可小。C符合题干信息、符合史实、符合逻辑,正确。
D项的分析:史实——春秋时期有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有诸侯国“争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经济方面。题干信息——未涉及诸侯国的矛盾。D不符合题干信息、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唯物史观,不正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