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泥造物,丰盛大唐

 源源不断 2022-07-17 发布于宁夏


图片

“陶是粗粝的,可塑性极强,充满了火与土的生命力,陶就是要让泥、火、釉的语言发挥到极致。”

——范安琪

文/罗嘉敏、李在世

李可染曾经说过,在艺术创作上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没有竭尽全力地深入传统,就不能领会传统的精髓,就不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于石湾这片传统陶瓷艺术沃土的范安琪,脱胎于传统石湾窑,自成一派,为陶瓷艺术赋予新的艺术生命。

如何在当代语境下保持传统文化绵延的生命力?这是范安琪与她的陶艺品牌“大丰唐”成立之初便极力探索的问题。这种“生命力”绝非对传统技艺的复制——对比技术的传承,精神的文脉梳理,文化的自主更新和生长能力更值得关注。

“大丰唐”,取义自唐朝的丰盛物美,开化自由,品牌成立之初便定下“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的理念,在陶艺流光溢彩的万种风情中传播不拘一格生活美学,让人深深地沉湎于泥土与水火所凝聚而成的器物中,收获承接传统文脉之气的共鸣与满足。

圆融欢喜,温润适物

学界将范安琪的作品视为陶艺中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是艺术史上一个重要流派,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设计界,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设计师们在古典美学的规范下,采用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材质,对传统的作品进行改良简化,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端庄、雅致、明显的时代特征,以最简致的审美创造出长盛不衰的作品。安琪的作品正是如此,在造型上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简约表达与抽象概况;而釉色上以鲜艳、丰富、绚丽、浑厚独树一帜。她的作品有玉的温润,也有琉璃的晶莹,更有陶的质朴和随性。以至于不同的人都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感觉到神奇的魅力——官方认为她的作品极具石湾特色适合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信使;企业认为定制大丰唐的陶艺作品彰显了品牌价值与调性;收藏者与艺评界认为她作品在收藏市场还具有极大的潜力与爆发力.......她也能够以丰富的创作层面把握到各方审美品位的平衡点:雅致而不孤高,欢喜而不媚俗,在审美趣味上独树一格,雅俗共赏。

 卓越的传统美学悟性和娴熟的技法给了安琪顺从材料本身的能力,自身的敏感和热情则容许她以个性生命体验为出发点,创作出不落窠臼的作品。安琪的作品先流行于艺文界文人雅士之间,最早,画家、作家、诗人爱好收藏她的仕女系列,西泠印社的孔平孙先生对安琪的作品一见如故,拿起篆刻刀,为安琪雕刻了自己的最后一方印,是为“封刀章”。其作品多得偏爱,原因之一在于丰富的题材,生活美器、祥瑞神兽、传统生肖、仕女伶人、自在观音皆可入器;原因之二在于深厚的艺术内涵,纯朴天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安琪的陶艺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气质,体现出“清雅、自然、质朴、简约、现代”的艺术特点。以流畅圆润的线条塑造出尘世种种面貌。除了表现造型的美感之外,还以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生问题,如同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在剔繁存简中强调作品造型本身的温度和美感,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创作之中,显示出她精湛的艺术造诣之余,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触觉和情感。


双面夏娃,自由艺境

生肖陶是佛山石湾陶瓷重要的传统题材,传统的石湾生肖公仔以写实为主,强调技法的精细与具象模拟。大丰唐生肖传承了石湾公仔生动传神的基调,又跳脱出来,一反写实传统,依照动物的典型动势简练流畅地造型,既表现生肖的动物形象特征,又强调其作为民俗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极其概括性地提炼出生肖的神态,又不失东方神韵。大丰唐生肖陶品融入吉祥之意,成为风水专家推崇镇宅纳福之物。

大丰唐在成立之初便定下“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的理念。由此,范安琪在大丰唐生肖的创作中具有“双重”身份,她既是艺术家,又是设计师;既要从艺术上去塑造,又要从产品上去考量。这使大丰唐生肖陶品具有了独特的调性:将传统民间信仰精华与现代审美需求巧妙融合,造型写意甚至时尚,却又不失文化内涵。如龙年的《宏隆三齐》便是将龙头蛇身貔貅尾融为一体,造型新鲜美观又寓意美好,广受藏家喜爱。

安琪在内心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她的作品中很容易看出儒道释的意蕴,造型上却又异想天开,离经叛道。源自传统的气质在作品中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自由交融,在不变的固态中生长出应万变的气质。

比如蛇年生肖作品,安琪淡化写实形象,从传统的寓意象征去创意,作品《宏舍吉祥》,一个大红的福字,细微处显出蛇形,寓意蛇年吉祥幸福,舍是蛇的谐意,佛偈言舍是大慈悲和大福报,有舍才有得。羊年的《如意太羊》,羊角表面不宣,而是借由盘角的动势隐含道家阴阳鱼图案;佛家修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圆满”,因为羊的身体也被设计得圆润丰满。

大红釉色同样被视为大丰唐陶艺作品一个强烈的符号标识。大丰唐生肖陶中主打纯正大器的红色——这是一种由大丰唐独立研发,区别于传统红色的一种全新釉色,其纯正、大气、喜悦的特性饱满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的吉祥喜庆气质,被命名为“大唐红”。这也被外界看作是石湾陶艺从传统走向当代的一个成功转型范例。


自信自持,自在自得

生肖轮回,年年不同,传统石湾公仔鸡的造型惟妙惟肖,多有“谨毛失貌”之嫌,范安琪则紧紧抓住鸡的“自信自持”之风,保留了鸡最具特征的鸡冠形象,繁简得当,这成为今年大丰唐鸡生肖陶品的主题与主线。

大丰唐几乎在每年的生肖创作中都会有一款有表现领袖气质的作品。最初关注到“王者”理念是在虎年,大部分陶艺家在传达老虎形象的时候都会把它代入到“山中之王”的概念中,专注表现刚性与霸气,而安琪的虎生肖却显得自在自得,闲庭信步于山林间,对比张牙舞爪的凶蛮,淡定的气质更加自信地呈现出王者风范。此后,安琪便延续着“自信自持”之风继续摸索。今年,受雄鸡鲜亮形象的启发,安琪专门设计了《祥瑞富贵》,其造型端庄,重心偏上,半工半写地保留雄鸡头部写实,用简练的线条概括雄鸡骄傲的体态。《祥瑞富贵》技法上取材于传统石湾窑技法,作品通身满布窑变的釉色,只留鸡冠一抹端庄红色。釉色经过高温火烤,产生微妙而丰富的渐变效果,如身披锦绣般溢彩流光,提高重心的设计显得整个造型优美雅致,既满足鸡年的生肖祥瑞意义,又使其遗世独立的性格更为突出。

图片
《祥瑞富贵》
图片图片图片

一年年的生肖陶艺创作中,范安琪延续着自己,也在突破着自己。不断的推陈出新之中亦保留下几个固定题材,简约浑圆的造型就是其一。《大吉祥》中的鸡形象被巧妙地设计成喜气丰润的球体,滚圆的腹部被收入落笔圆满的“福”字当中,显得谐趣喜庆,寓意如意吉祥,温暖圆满。作品更是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诸多元素,尾巴是如意祥云,鸡冠呈三槛呼应传统道家文化中的“三生万物”,《大吉祥》中自有大自在、大乾坤、大圆满。

图片
——《大吉祥》

而《盛世雄鸡》则选择了雄鸡司晨的动态,表现高度精简、抽象的鸡的形象,整体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朝气。质朴的釉色与雄浑的线条相得益彰,营造出充满现代气息的空间感,让人联想到亨利·摩尔的作品。在作品中心神来一笔,留有一气孔,令升腾的气势随流线向上延伸,经过此中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活循环,造型大胆又意味深长。

图片
《盛世雄鸡》
图片图片图片

开放平台,清风自来

若是盛开,清风自来。大丰唐在陶艺塑造的过程中,不忘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使大丰唐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陶艺创作品牌,更是联结各方高人雅士的艺术空间与立体平台。

在大隐于市的大丰唐艺术空间门前,韩浪艺术工作室、张修竹艺术工作室、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实践基地、广西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等合作艺术机构牌匾错落排列。几千平方米的展厅,为艺术家们营造了艺术创造空间和展示空间,众多国内外艺术家在这里设立实习创作基地和合作艺术交流平台。

这里典雅静谧,却也活泼自由,让人折身忘返。来过大丰唐艺术空间的人都说,大丰唐不是一家陶瓷企业,更是艺术家肆意驰骋灵感的自由空间,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艺术平台,让外面的艺术家走进来,更让佛山陶瓷走出去,展现它的艺术价值,使更多的艺术家、爱好者来欣赏它、收藏它。”大胆创新,让大丰唐突破民族审美藩篱,渐渐培养起在国际市场上的名望,大丰唐董事长唐嘉认为,要想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让艺术家愿意留驻在大丰唐,扎下根来,心无旁骛的创作,留足创作的时间、空间和展示平台。

目前,韩浪、黄博施、张修竹等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已经和大丰唐结缘,共同创作了众多艺术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王增丰,与安琪的联合创作中,将他的“漫塑”风格与大丰唐的写意造型结合,生发出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意趣。艺术家许固令,以中国戏曲人物脸谱画为主题创作,其作品先后为香港港督府、德国法兰克福艺术馆、日本大阪博物馆、美国圣约翰大学博物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收藏,他同样在大丰唐有独特的创造。

因为兼具中国风度与现代风格,大丰唐作品成为收藏与文化交流的宠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送《红福象》给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红牛被佛山市选为赠送给澳门前行政长官何厚铧的礼品;2009年的东盟博览会上,安琪与著名演奏家广西艺术学院李海生教授合作研制的陶埙为各国政要吹响了中国的民族之音;杨利伟在众多生肖作品中青睐《龙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研究会常务理事韦恩·海格比教授来到大丰唐,惊叹大丰唐的釉彩之美:“这是一次由灵感作陪的拜访。美!”在北京奥运期间的798、上海三丫厅与广佛两地的诸多高档会所、星级酒店中都有她作品的身影;在“千年陶都·时尚巴黎”主题艺术展上,安琪的作品得到LV集团的弗朗索瓦路易·威登先生的收藏。而凤凰卫视文化名嘴王鲁湘,因为喜欢她的作品,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

大丰唐陶艺同样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天籁系列》荣获第43届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展览“和谐奖”金奖,《日月同辉》、《禅衣系列》被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贵宾厅永久珍藏。多年的坚持厚积薄发,大丰唐渐渐成长为陶艺界具有极高品牌辨识度的闪亮符号。

一直以来,收藏界普遍认为石湾窑属于地方陶艺品类,审美情趣过于风俗化而难以走出地域、固有技法与审美模式的局限,所以收藏价值有看不见的“天花板”。而范安琪等一批新一代陶艺家创作的成熟逐渐引发世人关注,他们已经走出地域的限制,不再按照传统石湾公仔的技法来创作,而是希望用传世雕塑的目标去思考和创作。

民间工艺的守望与传承,关键并非只在政府层面的保护支持,更而在于用今天的目光眺望来路,用行动应对已经发生改变的现实语境,并焕以新生。当前,人们的物质需求被极大地满足,精神的需要变得尤其迫切,传统手工艺获得了新的机遇。在这样的时代,具有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的创作者,将成为最难得的存在。

让每一件手工艺品都留有温度,诗化我们的日常,在大丰唐和安琪身上,我们看到了手工艺重返当代生活的一种可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