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个层次,呈金字塔状。
最底下这层,叫做“艳俗”。
像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冯小刚拍摄的《夜宴》、农村的大花布床单、流行歌曲,都是艳俗,它简单明晰,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是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往上的第二层,叫做“含蓄”。
唐诗宋词是最典型的代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它的美,而无法直接理解。比如李白的《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说得很简单:彼此一分手,我就坐着船走了。听起来没什么,但从诗歌的角度上讲,这是一副著名的流水对。上一句与下一句对仗工整,意思前后相接,这就叫做流水对。它的美很含蓄,是审美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接受的人就更少了,叫做“矫情”。
当代艺术都陷于这种状态。比如典型的毕加索画作,有时很难看懂。据说英国女王都说:“我实在看不出来,他画的人的脸到底冲哪边?”
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层次的审美——“病态”。
当审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时候,只要进入“病态”这个层次,就会呈倒金字塔状,突然释放,然后就变成最普及的事了。病态的审美首推缠足,今人对缠足难以接受,可清代以前的人以缠足为美。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还专门教人怎么欣赏缠足。《红楼梦》里的男子,大都具有女性美;而女子,大都具有病态美。贾宝玉像个女孩子,林黛玉像个病人,这就是中国人在文化中追求的一种审美情趣。
病态的审美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金鱼。金鱼其实是畸形鱼。今天大家都说金鱼如何漂亮,但如果你第一次看见金鱼,你肯定说这鱼太难看了。金鱼是一种病态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