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变成一生好作风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就是培养伴随他一生的好习惯。孩子的青少年阶段非常重要。青少年阶段的孩子身心虽然在急剧发展,但并没有定型,还有很大的改变空间,抓住这个阶段的特点,正好可以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培养一些好习惯。那中职学生主要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立世先为人,不管家长希望孩子今后如何,学会做人都是最重要的。让中职学生有良好的做人习惯就是要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交往,能独立处理好生活中的人和事。当前很多中职学生要么是独生子女,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来自单亲家庭……种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做人方面的习惯有待改进,十分有必要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1.独立自主 孩子不能独立自主,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也是很多孩子的现状。但独立自主对人生至关重要,孩子如果过分依赖父母,未来不但走不好,也走不远。孩子只有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有信心、有能力去独立生活,独立处理今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勇于担责 责任心是对一个人立足社会、组建家庭、事业有成至关重要的一种品质,一个人只有勇于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家长们可以看看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英雄前辈,哪个不是身担民族重任而万死不辞?但现在部分孩子缺乏责任心,独生子女受到的娇宠、物质条件的丰富,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我开心最重要”是一些孩子的口头禅,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警惕。 3.感恩他人 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所有的得到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才会关心他人、宽容他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感谢他人的帮助,并乐于帮助他人。
良好的做事习惯是孩子优良品质的表现,是孩子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事让人觉得放心、靠谱,以后才有做大事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 1.遵守规则 为什么孩子考试作弊?为什么孩子插队?为什么会有校园欺凌?这些不良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孩子规则意识的缺乏。不按规则做事对孩子的成长很危险。 中职学生的规则教育尤其重要,因为他们马上要踏入社会,不遵守公司纪律,可能会失业;不遵守社会公约,将难以立身。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则,无规矩何以成方圆? 2.拒绝拖延 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做事拖延,没有时间观念。“妈妈,明天再做吧”“老师,我一会再做”,抱着“急什么,还有明天呢”的想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非常重要,抓住每一天,抓住每一刻,做好眼下的事情最重要。 3.计划先行 做事有计划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它有助于孩子做成一件事。现在很多孩子做事缺乏计划性,例如成为对零花钱无能为力的“月光族”、临时寻找早上升旗仪式上要穿的礼服、行程表安排得满满的却没一件能完成等,这些都是做事没有计划的表现。若家长不加以引导,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做事没章法的习惯。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让孩子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制订明确的时间计划,按时完成,今日事今日毕。
学习会伴随我们一生,上中职二年级后,很多孩子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无论他们今后在哪里,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都离不开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提高注意力 良好的注意力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中职学生成绩不太理想,与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有密切的关系。减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为学习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可有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家长无须耳提面命地强调集中注意力,而是要注意观察孩子,鼓励孩子做自己感兴趣、能长时间持续做的事情。 2.鼓励多提问 提问是思维的导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敢于提出来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不少,但他们碍于面子而不敢提问,对很多问题也不求甚解,最后导致很多课程、很多技能点都没掌握。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提问,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制造一些“问题”,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3.实践出真知 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中职学生更注重技能的培养,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们基本上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一两门技能,家长要鼓励孩子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实践。例如,可以让幼师专业的孩子去孤儿院做义工,让烹饪专业的孩子在家里掌厨,让信息技术专业的孩子成为家庭网络工程师……总之,要鼓励孩子学以致用。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让孩子在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的同时提升成就感和自信心。 中职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涵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上只针对中职学生生活状况和家长反馈列举的主要几种情况做简单说明。好习惯的养成伴随孩子一生的发展,家长要充分重视,注意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