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7月中旬,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评在即。根据工作安排,下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将迎来终评。都有哪些名师巧匠能脱颖而出,让人拭目以待。  近日,玉石铺子新媒体和【玉见链】联合梳理了玉石雕刻类入选人员,汇总出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类名师荟萃。 是次,共有42位玉石雕刻名师巧匠入选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终评,占总入选人数的18.9%,在品类人数上落后于陶瓷工艺。这42位玉石雕刻人会有多少人入选最终的98人大名单,谁能笑到最后成为最终的赢家。悬念即将揭晓。是日,以新媒体的形式呈上【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类名师云上联展】,以飨读者。也期望各位入选人玉成。福建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伟师,1975年生于福建福州,从小受家庭影响学习寿山石雕刻,以雕刻花果、动物、山水、禅意等作品见长,其“苦瓜”系列作品独树一帜。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冯久和,是现当代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大师。 冯伟传承创新、因材施艺,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先后有20余件作品获奖,展现了寿山石雕刻技艺的独特魅力。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1969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和理论泰斗方宗珪老师,善长寿山石圆雕、浮雕、薄意雕刻,作品融诗、书、画为一体。 刘传斌擅长寿山石雕刻他胆大心细,更有雕石者看重的思想文化积淀,在他的刀下,气与势的营造、刀与石的经营、实与空的置换、心与物的交融完美联结与升华。长期从事寿山石文化推广和普及,作品屡获大奖。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何马,1972年出生于福建罗源,著有《玉雕学》《缘石开物·何马雕刻》,发表专业文章28篇。擅长以感情色彩对应石材的色彩、质地、纹理,创作出承载思想及情感的艺术造型。其作品题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思想底蕴浑厚,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国内及国外众多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及好评,有“何马风”之誉。 何马先后应邀在西安长安塔、南阳师范学院、同济大学图书馆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6场,在同济大学等院校及各类培训班开讲座数十场。个人事迹被中新网等媒体报道百余次。常年应各界人士嘱托题写、篆刻。
 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陈明志,1972年生福建莆田。13岁开始学习木雕,后专攻石雕,擅长寿山石壶艺雕刻。博采众长,在石雕传统技法基础上,大胆融入木雕技艺的精髓,所作石壶作品造型多变,线条流畅,壶体轻、薄、剔透,巧色分明,真正做到“观赏与实用”、“美感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陈明志的石壶借鉴中国传统紫砂壶陶制艺术,在福州寿山石雕传统技法上,大胆融入莆田木雕技艺的精髓,形成自己的石壶雕刻风格。陈明志善于运用巧色,石壶造型灵动,线条流畅,轻、透、巧,且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惠安石雕福建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建奎是土生土长的惠安人,张家祖上几代人都从事石雕,张建奎的父亲曾参与厦门集美学村陈嘉庚先生的石像雕刻。他从19岁就开始参与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上的郑成功巨型雕像的雕刻。 张建奎善于将传统工艺和现代雕刻技术相融合,运用融传统与自然于一体的雕刻手法,创作了大量的龙柱、石狮、宗教造像等大型传统石雕,客户遍布海内外。不少石雕体积庞大,运输、组装颇费周折。几经探索,他于2011年研发了一种大型雕塑的内外结构技术,将外部塑体与内部石头用青石榫头牢牢固定,形成整体,大大延长了雕塑的使用寿命。
 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惠安石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德强从艺30多年,遵循传统雕刻技法与现代审美理念融合的艺术理念,在传统雕刻、城市雕塑、建筑与园林雕塑、公共艺术以及工艺美术等领域,推出了大批兼具时代特色与人文精神的优秀作品。 吴德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研学基地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评中国轻工“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的工作室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工作室、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泉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68年4月生于福建省福清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从事寿山石雕艺术,刻苦钻研技艺,擅长寿山石雕印钮雕、透雕、高浮雕等,善于因材施艺,因色取巧,寓情于画,诗情画意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给人以美的感受。 寿山石技艺中“因色施雕”为绝活,吸取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考工记》、《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为思考寿山石艺术的原型,将技法和书画相结合,传统和新法的结合,艺术的思考和技巧相结合,是其作品的个人特点。
北京市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印玺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建 ,1960年出生于北京的玉器世家,自幼热爱玉雕艺术。1980年进入北京玉器厂七车间工作,师从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学艺。通过在技艺上不断地刻苦钻研,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作品构思严谨,题材广泛,技艺全面,工艺细腻。 王建擅长玉雕人物、器皿制作。在造型表现上独树一帜,把人物的体貌和个性表现得惟妙惟肖,赋予人物以鲜明的个性和情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近几年有感于北京皇家宫廷玉雕传承后继无人的现状,又致力于宫廷玉雕器皿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苏然出生于1971年,1990年从北京玉器厂技校毕业后,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世义学习玉雕技艺,以其特有的宫廷玉雕艺术风格的玉雕大师。 苏然秉持“自然、简洁、合理、创新”的设计理念,合理运用特色玉石俏色巧雕,创造性地塑造出多尊完美的艺术形象,化腐朽为神奇,提升了和田玉作品的艺术性;将诗书画印名作与精美玉石有机融合,传承国学经典,提升了和田玉作品的文化品位;以精美的玉石为载体镌刻佛教经典场景,以庄严的法度、神圣的氛围,诠释佛学智慧。 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李东,1967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就读于北京玉器厂玉器学校,先后师从姜文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同时积极向北派玉雕的其他几位顶级大师学艺,积累丰富创作经验。 李东主攻北派玉雕,玉风质朴大气、浑然天成,大胆尝试并潜心钻研玉雕艺术与国学精髓的融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虔心探索玉文化的精髓。天津市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津派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出生于天津。1976年就读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特种工艺厂,从事玉雕制作和设计工作,师从著名“路鸟”创始人——路希杰。 王福林是天津市“路鸟”玉雕的继承者之一。从事玉雕艺术创作几十年以来,王福林以一颗匠人之心不断钻研玉雕创作,形成了自己对鸟类产品雕琢独特的风格。 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生于天津,作为一个跨越天津上海两地的玉雕大师,卢智勇的作品具有北方人的豪放大气,也具有南方人的细腻温婉。 其作品被人称赞集“南方之秀,北方之雄”,而受到大家的喜爱。代表作品有沐白牌《财运到》《上海记忆·2015》《和光同尘》等。 高级工艺美术师 、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 天津市玉石雕刻大师1962年生于天津 ,近年来在叠层石雕刻创作方面,无论在取材,立意,造型乃至雕刻技巧通过努力达到了一定和高度。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采博纳,在作品的创作艺术语言上“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取法自然、生动真切”在作品意境的雕琢上讲究“注重色彩、本真渲染”。“相形度势、因材施艺.天人合一,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973年生于天津,其玉雕艺术风格在沿袭中国传统玉雕基础之上,还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作品大部分题材都是取材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或传说的名人轶事,还将南北玉雕的优点和精髓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貌。 蒋宏利的玉雕艺术,在业界享有“学术玉雕”的美誉,其对玉雕的追求,就是将中国传统玉雕文化的感性意蕴美。结合当代玉雕艺术的理性科学观念,创作出一种既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境界绵远,又反映现代美感。江苏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州玉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曦,1964年出生于苏州,1983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同年进入苏州玉石雕刻厂,1992年创办玉雕作坊。多年来,他创作了一批既具传统特色,又具现代审美感的作品,擅长人物、动物、花鸟、山子等,造型精美,创意新颖。 《江南水乡》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出版的《南石东曦》专著,引领当代苏州玉雕的创作理念,为苏州玉雕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示范。 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扬州玉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海,1961年出生江苏扬州,师从大师顾永骏学会了玉器雕刻基本技法,特别是“扬州工”中久负盛名的“山子雕”。 汪德海从事玉雕艺术30余年,于继承前人玉雕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突破,形成了自己的雕刻风格,擅长各种款型的玉器设计与制作,特别是在山子雕的设计和雕刻技法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金陵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清雷,1969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十七岁学习玉器设计制作,作品以“返朴”为目标,行“汉玉”之风,以“仿古炉瓶,动物走兽”闻名业内,有“辟邪王”之美誉。 在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过程中,六朝石刻辟邪对张清雷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清雷的作品深刻诠释着“苏帮玉雕”的特点,以精细灵巧闻名天下,其技艺突出一个“巧”字,带着文人文雅的气息、轻柔温和的江南水乡情调,呈现出诗情画意、俊秀雅致的艺术风貌。 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民间文艺人才。俞挺,1973年出生于苏州,师从上海玉雕名家严嘉德为师学习玉雕技艺。擅长器皿、动物、浮雕、仿古玉器的设计与制作。 从事玉雕行业二十余载,其间刻苦钻研玉雕工艺技法,勇于拓展,敢于创新,2000年创办“钰轩玉艺工作室”。其设计和制作的器皿类玉雕作品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深得收藏界与业界的一致认同与赞誉。
浙江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叶品勇,1968年10月出生于青田,大专学历,从事青田石雕创作二十余载,擅长动物、花鸟山水类雕刻。其石雕艺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突破传统风格,运用石材自然美,即发挥“大朴不雕”,更体现了青田石雕精雕细琢的特点,突出作品的神韵意境和思想文化内涵,构思奇特、巧妙,造型生动自然,强烈表现出个人风格,这种艺术构思同时影响并造就一大批的艺术新秀。 叶品勇独具匠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将西方油画的写实与中国国画的写意相互结合,从而实现了中西合璧,让跨界融合成为石雕艺术创作的一种新型表现方式。
 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家徐永丽,女,1965年出生于青田,自小受传统青田石雕艺术的熏陶,因而有着坚实的传统功底,他的创造,是提高传统技艺的表现能力,增加作品的艺术含量,强化雕件的文化品位,一改众多青田石雕纤巧孱弱之病,逐渐形成隽永、秀逸的艺术风格。 徐永丽是青田石雕界唯一的一位女性的省级工艺美大师。1999年应邀赴京表演石雕技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和赞赏。2013年被授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品位她的作品,无论新老题材,均有茅台陈酿之清醇,龙井新绿之幽香。
河南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南阳玉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仵孟超,1967年出生南阳,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入室弟子),可谓师承一派,擅长玉雕工艺品的设计创作,思路新颖、风格独特、自成一体,并注重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加速了玉雕行业的科技进步。作品涉及瓶素、山水、人物、动物、花卉鸟雀、杂件、饰品等。作品设计风格独特,题材新颖,造型优美,比例得当,构图大气,疏密有致,意境幽远,深受业内外人士及同行专家好评。 仵孟超玉雕大师从事玉石雕刻创作20多年,接连斩获各类省级、国家级大奖;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用玉雕记录下一个个生活中的平凡细节,以玉雕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时,竟有了一种默默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湖北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常东方,1973年出生于竹山县,从小耳濡目染,痴迷于松石雕刻。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刻苦研习南派雕刻工艺。2006年,他回到家乡创立东方精雕,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已拥有一支在同行业名列前茅、技艺精湛的雕刻大师队伍。 常东方将南派雕工和苏派雕工融为一体,努力探索出最适合绿松石雕刻的工艺。他的作品不断被社会认可,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十堰市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曹红星,1974年出生于湖北十堰竹山县,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受到收藏家与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他的绿松石作品《刘海戏蟾》获2013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银奖,《五子闹佛》获2014年北京中华玉雕精品展“中华龙奖”金奖。2013年,还被十堰市授予“十堰市劳动模范”称号。 1971年参加工作,师从中国玉雕大师、微雕大师常世琪学习玉雕工艺。1980年拜北京玉器厂工艺大师陈长海为师,学习玉雕设计制作。 在业内远近闻名,获奖无数,绿松石《松下抚琴》在2013年11月获得中国百花杯银奖。陈大师工作中精细入微,恪尽职守,以匠心育人,以匠艺筑梦,为襄阳的玉雕文化产业贡献了不朽的功绩。湖南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沅州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杨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侗族阿哥,19岁就开始传习沅州石雕,他能够将图案巧妙地与石头本身的色彩结合起来,让创作的石雕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沅州石雕,坚持手工技艺制作。2009年胡杨首次为沅州石雕行业获得国家级银奖,2010年、2016年先后2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至今他的作品已获得几十项国内外大奖。广东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国清,1982年出生于福建莆田,现落户佛山;师从玉雕名家方明亮、著名台湾玉雕艺术家黄国安,并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为师。 王国清从艺25年,在玉雕创作上注重“因材施艺”,着眼于精、细,学素描、立体雕塑、佛造像度量经等,研究佛雕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等人物题材,从形似到神似。创作作品《父爱》、《孔雀》被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珍藏 ,《蛙趣》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叶福欢,:1970年生于广东省廉江,自幼酷爱绘画、书法和雕塑,师从中国雕塑终身成就奖泰斗潘鹤、微雕大师杨大可、刘文西、陈金章、林墉、杨其鹏、吴景辉和赵清礼等名师,积极学习借鉴吸收并创新名师们在雕塑、微雕、绘画和书法等领域的技艺。 叶福欢从艺多年来,逐渐摸索出一套独具个人特色的玉石雕刻艺术创作技艺,作品得到社会认可,多次获邀参加全国、省、市级工艺美术展览,共获得国家奖13项,国际奖2项,2件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许承斌,1967年生广西合浦,从事贝雕设计与制作已经三十多年了,他精于刻画花鸟及人物,也擅长大幅贝雕画处理。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钻研贝雕创作上,不断突破自我,做出了众多优秀贝雕作品,也收获了许多奖项。 许承斌创作的贝雕作品《贝艺古韵》在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2018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这是代表着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水准。 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美术师、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李玟翰,1968年生于广西桂平,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委员会理事。 《相夫教子》等多个玉雕作品获得“百花奖”、“百花杯”、“天工奖”、“金凤凰杯”、“天工神韵杯”、“八桂天工杯”多个金、银、铜奖。80年从艺至今主要从事玉石雕刻艺术、国画创作研究。荣宝斋画院“陈缓祥中国画理论与创作研究工作室”画家、中国新文人画“清湘后学群”画家。2014年中国美术总评榜获工艺美术“十大玉雕艺术家”、中国画“百强国画艺术家”荣誉称号。重庆市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重庆工艺美术大师、大足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刘能风,出生于大足北山上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和石像打交道。刘能风最拿手的是观音像的雕刻,大足石雕的观音像也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肥不显骨瘦不显肉”,此外,还需要面部足够“有弹性”,才能更加生动。 2002年,刘能风雕刻的《媚态观音》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2006年,刘能风雕刻的《千手观音》获中国文联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共同主办的“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刘能风雕刻的《玉印观音头像》,获中国农民艺术展精品奖。四川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苴却砚砚雕艺术家刘开君,1963 年生于四川广安,专业从事中国苴却砚的雕刻与研究,多年的砚雕生涯,锤炼出自己雕刻艺术的独特风格。作品多次获国家、国际大奖。 刘开君,天天与苴却砚相伴,“苴却砚石品丰富,发墨又好,理应得到更大施展空间。”已成制作苴却砚省大师的刘开君昨天说,他只是四川上千名制砚师傅之一,“大家都是为了让苴却砚找到合适的定位和平台,让人们意识到苴却砚的特殊之美和更广阔的艺术表达。” 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苴却砚雕刻技艺传承人 罗伟先,1958年出生于四川攀枝花,他自幼随父学艺,从20岁便开始独立创作石雕,在每一件作品中,他都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并顺应石材的天然造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其作品文气斐然,深受文人雅士喜爱。云南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董春玉,祖籍河北沧州吴桥县,户籍云南省瑞丽市,1993年毕业于河南南阳理工学院工艺美术系玉雕专业。作品融入中西方雕塑、绘画语言,以人物、宗教类题材为主,技法娴熟风格稳定。创作的作品备受行业和藏家认可。 董氏玉雕尤其着力表现普通人物、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因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和地域特色,带给人耳目一新的美感。他的玉雕作品人物轮廓分明,线条清晰,相貌周正,五官位置准确,表情率真,情感流露自然,造型逼真,生动传神。内蒙古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李矛矛,1957年出生于内蒙古巴林。巴林石雕刻艺术协会会长, 李矛矛先生系统地掌握了巴林石雕刻技法,根据石材的特性进行雕刻,许多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所收藏,并多次获得过国家级和省级的奖励。 李先生继承了传统巴林石的雕刻技法,经过自身的刻苦钻研,形成了具有北方民族所追求的,突出个性形象、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精雕细刻,使人明显感受到草原民蕨的气韵。 刘国兰,女,赤峰市巴林右旗人,六十年代初生于内蒙古林西县,从事巴林石微雕近30年。作品获得多次大奖,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 她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女性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被誉为“草原微雕第一人”。刘国兰师从中国著名的金石微雕大师朱云青先生,她的作品以细腻为长,擅长在石头、象牙和金银上的雕刻,丰富的雕刻内容和精湛的雕工技艺使她扬名海外。陕西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张小兵, 1966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城,绥德中学毕业后参军,复员后曾被分配到神府煤田工作。张小兵的作品,设计新颖、技艺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也具收藏价值。 他在原有雕刻系列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花色品种,并成立“小兵雕刻制作中心”,以传帮带,不断继承与创新,使这朵南方奇葩,在绥德地区生根开花,根深叶茂,繁花似锦。河北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环境艺术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出生于曲阳雕刻世家,师从清华美术学院许正龙教授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保同。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同保,寻访并学习民间老石雕艺人传统工艺,继承了曲阳传统手工石雕精华,保存了曲阳石雕传统工具、文字和图片资料等,搜集曲阳石雕口耳相传的一些民间传说和技法资料,为曲阳石雕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很多努力。 近年来,他以传承弘扬雕塑艺术为己任,先后组织并承办多届雕塑大赛,举办各种形式的雕塑活动,免费培训雕塑从业人员6000多人次。同时,开办首届和第二届"河北省雕塑技能学术高级研修班",组建科技孵化器和创业辅导基地。 贾会成,1966年出生于河北省曲阳,自幼酷爱雕刻艺术,初中刚毕业就跟随父亲外出打工,边学边干,开始了雕刻生涯,四十年初心不改,潜心笃行雕艺路,点石成金写传奇。 迄今拥有118件石雕专利版权作品,其中,46件已登记入册,颁发了证书,72件已申报待批至今,是世界雕塑史上获专利最多的,被民间称颂我为当代“黄石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新疆工艺美术大师、新疆高级玉雕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剑刚,1972年生。1993年新疆教育学院专科毕业,从艺20年,基本功扎实,对各类工艺比较熟悉。通过跟随樊军民大师的教导,不断学习各种文化,并融合青铜器,瓷器,大型器皿等的造型与特点,不断吸取现代文化与远古的文化造型内蕴,充分体现了玉器本身的独特造型与韵味。 作品风格线条流畅,温润大器,对细节方面尤为注意,炉瓶的活链,取环,下扣等丝丝到位,力求将每一件作品都细致有力,蓬勃大气。 高级工艺美术师、新疆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擅长炉瓶,人物,花鸟,动物及仿古件等玉雕设计制作。利用和田玉特有的质地美,“融古于今”将玉石原料的原始形态,色泽,花纹,合理搭配,赋于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玉雕设计制作风格,从业二十多年,以北派风格为主,以明清工艺为代表,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创作了大量瓶素、人物、走兽等作品。安徽省玉石雕刻名师荟萃 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当代学者型制砚家代表人物。吴笠谷,1966年出生于安徽歙县。199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居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吴笠谷幼好绘画与古典文学,其画曾得黄宾虹大师入室弟子、乡人程啸天先生指授。199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与已故著名学者、“燕园三老”之一的张中行先生为忘年交,国学上得张先生颇多教益。 性喜山水风物,为搜集绘画素材和考察各地砚文化,行迹遍及全国。砚艺理念崇尚“天人合一”,缘石赋艺,以刀代笔,融文心画意于一体,人称“文人砚”;尤其是仕女,世推独步。自喜写意之作,追求禅意,得清空之美。所作必有感而发,决不轻许,为国内外收藏家、名流学者及国内外政要所珍藏。作品多次在日本、韩国举行个人展览。 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玉石雕刻大师、1989年毕业于安徽工程大学工艺美术系,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常世琪,玉雕师从中国玉雕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大师柳朝国先生,是我国微雕艺术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中国玉雕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上海玉雕神工奖等多项奖。从事玉雕事业30余年,师从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常世琪先生,擅长人物、山水玉雕以及微雕。其著作《手绘昆虫图谱》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