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世凯长子袁克定

 新用户8926AVU2 2022-07-17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引子

公元1916年6月5日(旧日历五月初五),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北京中南海居仁堂。窃国大盗袁世凯由于搞帝制活动遭到国人普遍反对,四面楚歌、众叛亲离,原先所患的膀胧结石症一下子转成了尿毒症,已经卧床不起,俨然不久于人世了。

法国医生贝熙叶刚刚给他打了一针强心针,袁世凯苏醒过来,对站在病榻旁的长子袁克定说:“克定,去请徐世昌、段棋瑞、王士珍、张镇芳他们四人来,我有话对他们讲。”

很快,客人就到齐了。

袁世凯费力地转动着短粗的脖子,看到刚刚进门的徐世昌,勉强说道:“菊人(徐世昌的字)来得正好,我已经是不中用的人了。”徐世昌急忙安慰了他几句,接着说:“总统有话,早点安排出来也好。”约-法,袁世凯嘴唇动了一动,只吐出这两个字来。“是'金匾石屋’?”袁克定在旁急急追问。袁世凯把头微微动了动。袁克定急忙叫贝熙叶再给袁世凯注射一针强心针,“他害了我!”袁世凯说出这句话,就昏迷过去,直到第二日(6月6日)清晨,怀着一腔羞恨撒手尘寰。

“他”是谁呢?有人猜测“他”即是指袁克定。这位袁大公子对于袁世凯帝制活动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和推波助斓,加速了袁世凯政治的失败和生命的完结。

所谓“金匾石屋”,是袁世凯密写的遗嘱,他将段棋瑞、冯国璋与自己的儿子袁克定一同指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袁克定此时还不知道,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在帝制活动失败后,已预感到前景不妙,怕留下千古骂名,已将“金匾石屋”中“袁克定”三字勾去了。

随着袁世凯帝制活动的失败以及袁世凯本人的死亡,袁克定朝思暮想的皇太子梦也一去不复返了。

(一)贵公子的生平、嗜好

窃国大盗袁世凯随着在政治上的不断发迹,在私生活方面也越来越奢侈腐化。他共有一妻九妾。妻妾们共计给他生了三十二位子女,而妻子于氏只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嫡长子袁克定。

公元1878年12月(旧历腊月十七),在河南省项城县袁家宅第里,降生了一个男婴。婴儿额头上竟有一块明显的青记。初为人父的袁世凯听见自己喜得贵子的消息,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注视着婴儿额上的青记说:“孩子小名就叫记光吧。朋不,还是叫小记儿好些。”妻子于氏笑着反驳。

这位叫做记光或者小记儿的男孩,就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袁世凯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日后的政治野心丝毫不亚于他本人。

由于是嫡长子,袁世凯便将袁克定从小带在身边。无论是他在朝鲜任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一职期间,还是在济南任山东巡抚,以及在天津任直隶总督,及至后来在北京任军机大臣,袁克定始终都跟随着他。

袁世凯很喜欢这个长子,为他聘请过专门的德语教师。故而,袁克定当时尽管年纪很轻,却熟读德文,英文也相当不错。

袁克定在三十岁的时候,做过清朝官吏(农工商部右丞)。在这之前,他在社交界出现时基本上是个贵公子。袁世凯在天津担任直隶总督期间,袁克定更是太岁作风,在天津一带无人敢惹,并因此与天津城另一个太岁大城李(太监李莲英的侄子李福)小有磨擦。而且险些给政治野心很大的袁世凯带来祸患。

一天,袁克定和李福各带一帮小厮去下天仙戏院看戏,为一点小事,双方小厮发生争吵,并且仗着主人的权势,彼此互不相让,以致大打出手。此事惊动了袁世凯,他深怕得罪李莲英,派人将李福请到家中,好言抚慰,又给李莲英亲自写信,百般解释,以求得谅解。最后,袁世凯又让李福与袁克定结拜为把兄弟。这可谓“不打不成交”了。袁世凯为人处事的投机、圆滑由此可见一斑。

清王朝的淫威给袁克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后随着袁世凯政治上的崛起,早年的这段经历使袁克定渐渐萌生出政治幻想和野心。

由于从小就跟随在袁世凯身边,袁克定年纪轻轻,对官场中事就了如指掌,耳濡目染了相当多的官场习气和派头。有这样一件事:1913年过年时,冯国璋拉段祺瑞到总统府给袁世凯拜年,行的是跪拜大礼,袁世凯连连说:“不敢当,不敢当!”可是,当他们同去万字廊,给袁克定拜年,仍行跪拜大礼时,袁克定却端坐不起,其骄矜据傲之色溢于言表。

由于是大家族中的长子,袁克定在家人面前竭力要做出一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榜样来,他不吸烟,不喝酒,不近女色,不信宗教一举一动,颇合旧时代的规矩。尽管他表面上自奉很严,但在私生活方面也不是没有嗜好的。

一是听京剧,这是他一生最大的爱好。他和很多梨园艺人都有交谊,如余叔岩、姜妙香、尚小云等。据说余叔岩这个艺名还是袁克定给起的。在这些人当中,袁克定最欣赏的是尚小云。尚小云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每次演出,必为袁克定在剧场留一个包厢,而袁克定逢尚小云演出时,尽管事务繁忙,也要抽空去捧场,几乎场场必到。

袁克定再一个癖好就是同性恋。

袁克定除了在中南海有一套住房外,还在万字廊边有一座小院,以及北海团城、锡拉胡同、小汤山、西山等地拥有自己的私邸。之所以有这么多住处,也是为了私生活不受打搅在他的私邸中,也总有那么一些濡雅俊逸的小书童或唱戏的男旦服侍他。

同性恋,古称“断袖”。和袁克定有表兄弟之亲的现代著名画家、金石家、藏书家张伯驹曾回忆过一桩往事:

“克定有断袖癖,左右侍童,皆韶龄妓好。辛亥,先父在彰德总办后路粮台,居室与克定室隔壁。一日夜,有童向克定撒娇,克定曰:.'勿高声,隔壁五大人听见不好’……但先父已闻之矣。”张伯驹为此戏题一绝:

断袖分桃事果真,后庭花唱隔江春。

撒娇慎勿高声语,隔壁须防五大人。

袁克定身上的贵公子脾性,直到袁世凯死后多年,一直不改。

解放前夕,他在生活上已经相当潦倒。主要是因为挥霍无度,又无固定收入。

另外也是因为身边蓄养的男宠仆役连偷带摸,使他损失了不少金钱财宝。他所住的清华轩里,原先值钱的字画古玩陆陆续续被送进了当铺,只剩了一个空架子,连房租也日渐筹措不上了。只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人,到街上给他捡白菜帮子,蒸窝头给他吃。开餐时,他必正坐,胸戴餐巾,用刀叉将窝头切成片,佐以咸菜入餐。

解放以后,袁克定靠从人民政府领取救济为生。

袁克定死于1958年,终年80岁。

(二)出使德国,小试锋芒

袁克定受其父袁世凯的熏染,很早就介入国家政治生活。辛亥革命中,他与其父袁世凯一起,导演过一出绝妙的政治双簧。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袁克定受袁世凯派遣,奔赴武汉前线,就在这时,父子演出了一场双簧戏:一方面,袁世凯命令冯国璋进军武汉,做出一鼓作气,剿杀革命的姿态;另一方面,袁克定又密令朱莆煌去武昌与黎元洪接洽和谈。当时武汉前线两军对峙,冯国璋蒙在鼓里,贪功冒进,并逮捕了朱莆煌。袁克定致电给冯国璋,声称“朱即是我,我即是朱。若对朱加以危害,愿来汉与之拚命。”

由于;父子这出双簧戏演得很成功,不久,清廷便明令授权袁世凯组织责任内阁。

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RI时大总统,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就在黎元洪入京赴任的那一天,袁世凯召袁克定速回京师。不料想,克定在骑马赶往彰德火车站的路上,从马上坠下,腿部骨折,又由于误信巫医,延误治疗,以致造成终身残疾。

1913年,袁克定赴德医治腿疾。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袁世凯交给他一项政治使命:了解德国对华外交立场,促成帝制早日实现。

由于袁克定身负这样的政治使命,故而袁世凯非常重视袁克定的德国之行。他派去火车站为袁克定送行的人都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北洋派重要人物如段芝贵(北京警察总监)、江朝宗(北京九门提督)等等。欢送仪仗和仪式均采用总统仪仗执事,近于对待国家元首的礼节。相当威严、相当隆重。

袁克定抵达柏林后,竭见德皇威廉二世,将袁世凯的亲笔信函转呈给他。德皇亲自设宴款待他,并与他密谈多时。袁克定向德皇力陈中国非君主立宪不能图强,深得威廉二世同情与赞赏。威廉二世又把从前摄政王载洋来访时,对载洋说过的关于“强干弱枝”的理论又向袁克定重述一遍。最后,威廉二世将一封亲笔信交给袁克定,请他转交其父袁世凯。“请转告袁大总统阁下,我国将在外交方面全力支持他。”

袁克定回国以后,将威廉二世的态度告知袁世凯。'’干得好!”袁世凯拍着克定的肩膀不禁欣喜若狂。

由于复辟帝制活动得到德国这个新起的欧洲强国的支持,袁世凯父子俱受鼓舞。

接下来,袁克定向袁世凯提出两条建议:(一)迎接王士珍来京,代替段棋瑞主持军事;(二)在总统府内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由总统亲自掌握。这两项建议与袁世凯的想法不谋而合,干是很快就得到采纳。

袁克定为何如此热衷于他并不了解的军事呢?尽管他是袁世凯的长子,但他当时还缺乏足够的实力,他在军队中占不到一席之地,这必将影响到他的政治前途。因此,袁克定迫切地要求跻身军界。

袁世凯于是下令撤销总统府军事处,于1974年5月8日成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包括段棋瑞、刘冠雄、陈宦、萨镇冰、王士珍和蔡愕。这一重要机构的设置,很明显地是削弱了段棋瑞作为陆军总长的军权—因为自“二次革命”之后,陆军总长段棋瑞手中的兵权足以使袁世凯感到惴惴不安。

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设立以后,袁世凯便以北洋军暮气沉沉,毫无生气为由,下令于1914年10月在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下面另外编练模范师,委任王士珍、袁克定、张敬尧、陈光远为筹备员。这样,在北洋军重要军事机构中,开始出现了袁克定的名字。

1914年10月,首先成立“模范团”,按照袁氏父子的想法,希望团长一职由袁克定来担任。

袁世凯为这件事专门去征求段棋瑞的意见。段棋瑞对于这位袁大公子素无好感,所以就硬梆梆地顶了一句:“我看他不行吧。”语气中透出军人特有的强硬。袁世凯为了不过分表现出自己的专制,兜着圈子,又与段棋瑞谈了小半天,然而段祺瑞就是不肯让步。也许他对于1913年春节他与冯国璋一同给袁大公子拜年受到的冷遇还记忆犹新吧。

“那么你看我行不行呢?”袁世凯有点儿气急败坏了,嗓门提高了。段棋瑞没有想到堂堂的大总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时竟无言以对。于是,袁世凯硬着头皮担任了第一期模范团团长。到第二期时,他便以自己公事繁忙、精力不够为由,让袁克定接替了他。

(三)争储心切,欺父误国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在华势力骤然上升。它以对德宣战为借口,不顾中国的中立国地位,出兵占领青岛-—德“租借地”,进而占领胶济铁路,控制胶东半岛。

日本的军事行动,使袁世凯外交重心由英、美转向德、日。他的帝制活动势必要首先在外交方面得到口本的承认与支持。

日本方面对于袁世凯称帝野心早已洞若观火。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中国公使日置益受内阁总理大臣大限重信之命,至怀仁堂晋见袁世凯,面呈“二十一条”的文本。“二十一条”内容主要如下:(一)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境内的一切特权;(二)承认日本在满洲的优越地位,(三)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附近矿山不准其他公司开采;(四)中国所有沿海岛屿港湾概不得租借或转让他国;(五)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并由日中合办警政和兵工厂。

“二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条件。待日置益陈述完毕,袁世凯的表情越发凝重起来。他冷冷地说:“本件应与外交总长会商。”

日置益刚走,袁世凯便大声命令在场的总统府内史夏寿田:“你立刻把关于帝制的所有事情给我停下来!”

帝制活动暂时搁浅,急坏了大公子袁克定。殊不知,他早已将“大皇子印”的金印私刻好,正梦想有朝一日登上太子的宝座呢。

为了争当皇储,袁克定不惜大搞冒险活动,他的目光很自然地转向了舆论界。

当时,北京有一份报纸叫《顺天时报》,它初名《燕京时报》,1901年创刊,是日本外务省在京出版的汉文报纸,它是日本政府在华的主要舆论工具,因而《顺天时报》的言论极为重要地反映着日本政府的立场。

袁世凯平时只要有时间,总要浏览这份报纸。

袁克定于是集合了一班笔杆子,每天编造一份假《顺天时报》供袁世凯阅览。真版《顺天时报》则由他们严密控制不准流入中南海。袁世凯一直受着蒙蔽,一直以为日本政府很支持他称帝,根本不知道日本政府的态度已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天,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的一个小丫头离开中南海去探望父亲,转天,用整张的真版《顺天时报》包了一包五香酥蚕豆给袁三小姐。袁三小姐立刻留意到这张《顺天时报》的论调与平时所看的《顺天时报》的论调极为不同。于是她找来与真版《顺天时报》同一天出版的那期假版《顺夭时报》,发现了问题,报告给袁世凯。

第二天早晨,袁世凯派人去叫袁克定,在事实面前,袁克定不得不承认自己一直在制造假版《顺天时报》。袁世凯气愤已极,举起皮鞭,照准袁克定没头没脑地就是一顿狠抽,边打边骂:“孽子,欺父误国!”

袁克定政治冒险受到挫折,但他还不甘心失败,他还要动用其他舆论工具。

1915年7月,担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长的古德诺博士访华,并于8月20日在北京《亚细亚日报》上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共和与君主论》,继续重申他关于中国民智低F,只宜行君主立宪而不宜行共和的论点。古德诺访华期间是袁克定负责接待的,古德诺的论点极大地鼓舞了政治冒险受挫的袁克定。

袁克定的谋友杨度,借机推波助澜,向袁世凯进呈《君主救国论》,作为复辟帝制的理论张本。深得袁世凯的欢心。袁克定也基本上控制了当时舆论界的主流。

1915年8月,由杨度牵头,联络刘师培、严复等人,成立筹安会,这是在袁克定的直接授意下成立的。标志着袁世凯帝制活动进人公开化阶段,并成为继之而起的全国请愿丑剧的先声。

就在筹安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帝制,袁氏父子美梦正酣的时候,袁世凯的老师、著名学者严修忽然从天津来到了北京,求见袁世凯。严修说古论今,劝说袁世凯不要容忍筹安会继续胡闹,并说为国家计、为袁氏计,袁世凯都不应违背历史潮流,搞帝制活动。

袁世凯心有所动,于1915年9月6日,派亲家杨士崎到参政院,宣读了大总统就时局对全国的宣言,表示“改革国体,经纬万端,极宜审慎,如急避轻举。恐多障碍,本大总统有保全大局之责,认为不合时宜。”

这个宣言对于刚刚成立的筹安会和各省请愿运动,无异于一瓢冷水,袁克定闻言不禁大怒。他马上召集帝制中坚人物,在他的北海离宫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在会上,袁克定痛骂严修,扬言:“改行帝制是改定了,现在已是四海皆知,怎么能出尔反尔?那样结果岂不更糟?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谁要是能担保取消帝制袁氏家族永远没有危险,则姓袁的不做此皇帝卫试问准能担保?”

说着话,举起手中的拐杖,恶狠狠地将窗户上的玻璃悉数捅得粉碎;又抄起大瓷瓶,将穿衣镜打得粉碎,算是表明了他改行帝制的决心。

(四)储位未稳,同室操戈

袁克定有个二弟,叫袁克文,是袁世凯三姨大大金氏所生,天性风流、才华卓具。写诗、作赋、填词样样都很精通,是旧时代一个十足浪漫才子型的人物。与张伯驹、张学良和溥桐并称民国四大公子。

袁世凯很喜欢他。

袁克定在骑马摔伤致残之后,袁世凯说他“六根不全”,不是君临天下的材料,他的目光渐渐转向二子克文。

他为众位皇子定做了华贵高雅的“皇子服”,但给二子克文和五子克权定做的皇子服与其他各位儿子的皇子服是不同的。区别在:其他人衣服胸前的图案是牡丹花,唯独二皇子克文与五皇子克权胸前的图案是麦穗。而袁克定胸前的图案也是麦穗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问袁克定。“也许是二弟和五弟模仿我的衣服的式样偷偷到瑞峡祥定做的吧。”轻描淡写的解释掩饰不了袁克定内心的惊慌不安。

“您可还记得唐王朝初年李世民喋血宫门的故事?”袁克定手下的一个幕僚趋身近前,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阴森森的寒意。“我懂了。”袁克定摆摆手,让幕僚们都退下。

不久,在北海团城,袁克定设下西餐午宴款待他的二弟、三弟、四弟、五弟、六弟和七弟。袁克文身边其时也不乏智友谋士,他们用三国时期曹王、曹植兄弟“煮豆燃豆箕”的故事告诫克文要提防自己的兄长袁克定。

午宴上,袁克定满面含笑向他的弟弟们劝酒,但克文却推说头痛滴酒未沽。袁克定脸色显得很不自然,他说:“那就随便用餐吧,大家不要客气。”袁克文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银制刀匙,一试,发现银匙已然变黑。他气愤地站了起来,一甩袖子含怒而去。其他兄弟也猜测到个中原因,便纷纷告辞。于是,一场西餐午宴不欢而散。

袁克定随后扬言说:“如果大爷(指袁世凯)要立二弟,我就把二弟杀了!”

袁克文闻言,心中恐惧已极。他本是一个文人,对于做官以至当太子都了无兴趣。他做了一首《感怀》诗,以排遣胸中苦闷:

乍著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塞雁掩孤月,西去骄风动几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蛋声吹梦欲三更。

绝临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这首诗明显含有讽刺袁世凯称帝的意味。袁克定将此诗内容密报袁世凯。袁世凯尽管素来疼爱他的次子,但为了严肃家规,下令将袁克文软禁于中南海,不准他再与任何文人名士往来,并禁止他出入宫廷。袁克文从此被囚于中南海,每日只有宠妾小桃红陪伴。靠摩掌宋版古籍,玩赏尊彝金石打发时光。直到1916年6月,衰世凯死后,袁克文才重新获得自由。

克定、克文堪比三国时的曹王、曹植乎?当时不仅在社会上,就是在袁氏家族内部,都作如是观。所幸随着帝制活动的风消云散,古代的悲剧才没有完全在袁克定兄弟身上重演。

(五)与杨度及汪精卫的交往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杨度和汪精卫都是颇有名气的人物。袁克定与他们都有相当的交往。

杨度在民国初年是社会上颇负盛名的才子。他是袁克定为帝制活动四出奔走的过程中,结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盟友。

杨度主张君主立宪可谓由来已久。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因欣赏其才华,曾几次邀他加入,但都被他拒绝。他对中山先生讲:“吾主张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国民革命,先生功成,度当尽弃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是,期在后日,勿相妨也。”

杨度在清朝时期,始终没有得到飞黄腾达的机运。民国成立以后,他从袁世凯身上嗅到了帝王气息,于是,千方百计地巴结逢迎袁克定,他称袁克定是当代秦王李世民,言下之意,他自己就好比是唐代名相房玄龄、杜如晦了。

对于这位久负盛名的才子,袁克定自然也十分器重,及时地将他收在靡下。

杨度与袁氏父子的交往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辛亥首义,清政府为挽救残局,下诏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不肯接受。内阁总理大臣奕勤于是想到当时内阁统计局局长杨度与袁有私交,便请杨度与徐世昌同去彰德,请袁改任内阁总理大臣。11月15日,袁正式组阁,将杨度作为学部副大臣列在他组阁名单中。

日后,杨度在帝制活动中,为袁世凯父子呕心沥血,效尽了犬马之劳。

1914年7月,袁克定由京徽拱卫军的三个分队随从担任警卫,以养病为名移居汤山。从此,汤山便成为洪宪帝制的一个重要策源地。杨度也随从移居,与袁克定过往无间。1915年1月,袁克定约请著名学者、政治理论家梁启超至汤山赴宴,席间婉转地屡次暗示帝制问题,但梁启超坚持己见,不予赞成。席间只有杨度一人作陪,可见杨度在袁大公子心中的受信任程度。

1915年4月,杨度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撰写了2万余字的《君宪救国论》,呈递袁世凯,袁世凯极为赏识,于5月底特颁亲笔题写“旷代逸才”的四字匾额一方赐杨。

8月14日,又是由杨度牵头,联络孙毓摘、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织“筹安会”,杨度自任理事长,进一步为《君主立宪》摇旗呐喊。

为了早日确定皇位,免致夜长梦多,袁克定和杨度等人极力劝袁世凯先举行内部登极仪式,然后择吉日召宴外国使臣,据说这样“既可省国努,对外又冠冕堂皇”。袁克定与杨度等人几乎每天都围绕在袁世凯身旁进行摔掇,并把一切有关节目准备就绪,只待袁世凯一旦亲口答应,就可立即登极。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国人唾骂声中病逝于中南海。杨度赴居仁堂吊唁,曾献上一幅挽联: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明公”即京剧《捉放曹》中陈宫对曹操的称呼,杨本人是戏迷,故而用戏中人的故事作为自己倡君宪、搞帝制失败的“自辩状”。

袁克定与汪精卫也有一段很深的交往。

1910年3月,在中国社会革命风起云涌、清王朝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同盟会会员汪精卫、黄复生谋刺摄政王载洋。31日,事败被捕入狱。

汪精卫是同盟会评议员,又曾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主编,在南方革命党人中有很高的威望。况且被谋杀的对象又是摄政王载津,故而此事在社会上极为轰动。舆论普遍同情汪、黄二人。这时候,袁大公子也极力从中斡旋,使汪精卫由死刑得以减刑,并获无罪开释。

辛亥二革命开始后,清廷明令授权袁世凯组织责任内阁。1911年11月,袁世凯北上入京。袁世凯为了收买人心,极力做出一副同情革命的姿态。入京不久,袁世凯即经梁士治、杨度的介绍,接见了刚从刑部释放出来的汪精卫由于汪精卫的减刑与获释过程中,袁克定都出力不小,所以,袁世凯就让袁克定与汪精卫互换帖子,结拜为把兄弟。

以后,,袁世凯又让袁克定全权代表自己,与南方革命政府代表汪精卫商谈南北议和的有关事宜。在会谈中,袁克定正式向汪精卫提出解决时局的三个条件:

一、推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

二、实行南北统一;

三、袁.世凯对蒙藏地区沿袭皇帝名义。

汪精卫对此绝无半点异议,他就此致电黄兴,征询意见。黄兴回电明确表示:“中华民国大总统一位,断举项城无疑。”袁世凯顺利地就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抗战爆发后,汪精卫投降日本,沦为中国第一大汉奸,由于与袁克定曾有旧谊,并且袁克定在袁世凯去世之后在社会上还保持着相当的威望,汪精卫就想拉袁克定一起为日本帝国主义卖命,但被袁克定称病婉言拒绝。

(六)拒任伪职,保全晚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欲吞并中华。当时日本军国主义高级成员中,像贵族院议员、陆军中将阪西利八郎、日本陆军特务机关长兼东京警察总监土肥原贤二、日本驻济南派遣军司令官喜多诚一、保定特务机关长铃木繁二郎等,在袁世凯在世时即与中国政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有些人公开身份是袁大总统的顾问官,实则是日本派往中国的政治间谍等等。他们过去与袁克定都有所交往。此时就想让袁克定出任华北伪政权要职,借以网罗袁世凯的北洋旧部,但袁克定年已花甲,他以自己年老多病为借口,始终拒绝“出山”不与日伪合作。

1936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亲日汉奸王揖唐联络一批人,在《庸报》上刊登声明,鼓吹“华北自治”,为日本人在华北的势力渗透大造舆论。由于王揖唐在民国时期曾追随过袁世凯,与袁克定也有数面之缘,故而在声明的署名中玩了一个花招,将领衔的人名写成“袁克定”。

事隔两天,袁克定看到《庸报》上的这个声明,马上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启事,郑重声明与此事无关。此言一出,舆论大哗。不独王揖唐等汉奸脸面下不来,就是日本人也感到万分嫉恨、恼火。其实,经历了那么多的世事沧桑,袁克定早已看被红尘,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了。

这时候,汪精卫出面了,一方面劝日本人给袁克定一些活动自由;另一方面,又托人带上礼品和一笔款子去游说袁克定。但袁克定只收下了礼品,表示不忘他们的私谊,钱则分文不取,如数奉还,显示了袁大公一子做为中国人的气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袁克定住在颐和园,每日以书画自娱。一次傅作义将军游览颐和园,经人介绍,与袁相识。傅作义将军便谈起八年沦陷时期,袁克定不受威胁利诱,不降日伪,拒任伪职的旧事,语气中含着高度赞扬。

袁克定手捻胡须,微微地笑了,他为自己在日伪统治时期没有丧失晚节,也感到欣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