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茂林之家 2022-07-17 发布于湖南

15、16世纪是世界航海大时代,欧洲发起几次大规模的跨洋活动,开辟了许多新航线,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加强了地球各大洲经济文化贸易的交流,血腥和殖民遍布他们触及的每个角落。

而早在87年前,明成祖朱棣就派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带着数以万计的物资去往印度洋和西太平。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明朝消耗这么多钱财、物力和人力远赴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1911年,一块石碑从斯里兰卡的加勒城打捞了出来,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揭开谜底。

郑和背景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人,出生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为了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在云南发动战争,郑和与家人失散,被明军俘虏,阉割进入皇宫,成为马皇后的侍童,14岁的时候进入燕王府。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郑和聪明伶俐、机智干练,能文能武,在靖难之战中,屡次为燕王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朱棣赐以郑姓,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仅次司礼监。

郑和是回族穆斯林人,自小便信仰伊斯兰教,熟悉伊斯兰的文化,又因父亲和祖父曾去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他对海外情况很是向往和好奇。

加上他自小便博闻强记,办事稳妥,明成祖对他宠信有加,屡次委以重任。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因此,在明成祖有了西洋计划的时候,郑和就是不二人选

寻找建文帝

朱元璋称帝时,中原大地经过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经济腐败,各地都处在极不安稳的状态,急需要国家治理。

当时明朝的首都在南京,经济政治中心都在南方,对北边广阔辽域鞭长莫及,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政权的控制,朱元璋沿袭了元朝官僚制度——分封制。用血缘关系维护国家的安稳。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朱元璋将大多数儿子分封在北方,给予军权,让他们镇守边疆,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维护明朝统治,其中燕王朱棣是势力最大的几个藩王之一。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

建文帝受文臣的催促,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手段极其猛烈,不留情面,将几位藩王贬为庶人,发配边远地区。

燕王朱棣为了自保,以“清君侧”的名号起义,解救明君,防止君主被小人蒙蔽,史称“靖难之役”。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但当朱棣杀到皇宫的时候,看到宫中燃起一场熊熊大火,最终,也只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

明成祖朱棣属于篡位皇帝,名不正言不顺,害怕天下诟病,若是建文帝还活着,只要在民间说一句话,他就成为了叛贼,前功尽弃。

建文帝到底去了哪儿,一种说法是出家为僧,另一种说法就是逃去了西洋。

朱棣先是派了六朝元老胡潆,遍访全国,搜寻朱允炆,后又派郑和下西洋搜寻建文帝的下落。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可若将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只视为寻找建文帝,就未免有些狭隘。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野心、视野不仅于此。

威德遐被,四方宾服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领由200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多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远赴西洋,运用先进的“过洋牵星”航海术,带着许多瓷器、茶叶、丝绸,和铜钱访问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带回来大量珠宝、龙涎香以及胡椒之类的香料、还有一些热带水果如榴莲,以及大批动物,比如忽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千里骆驼,包括令人称奇的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

当时的亚非各国还认为中国是由元朝统治,并不知道中国已经改朝换代。

朱棣想要做的就是使用“怀柔”政策,派遣使团去海外发出邀请,让各国使节都来看一看,亲自感受一下大明王朝的国力,确定明朝在国际的地位,同时发挥大国的作用,建立一个稳定和平的华夷新秩序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而且那些国家都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奴隶城邦,当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文明的国都,都纷纷前来朝拜,形成一种万国来朝的现象。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在郑和下西洋的500年后的1911年,英国人在斯里兰卡南部的加勒修路时发现了一块雕有双龙戏珠的石碑,上面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中文、波斯文和泰米尔文,都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婆罗门教保护神湿婆和伊斯兰教真主安拉的颂扬与敬献。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碑文损坏严重,但依稀可以辨出上面写着:“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圆明广大……谨以金银、丝织、香炉、花瓶、灯烛等物,布施佛寺……”

这块石碑后来被安放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国家博物馆中,供后人参观和瞻仰。

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三下西洋,得知锡兰民众信仰佛教,为了表达友好,在那里建立了一座佛光寺庙,并进行了一场盛大的布施,竖立了一块石碑: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当时锡兰的国王维贾雅巴胡六世看到郑和船队携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心生歹念,就派五万陆军士兵围堵,郑和一看情况不妙,命船队急速离开去往别的国家。

返航之时,再次途径锡兰,郑和就派了2000精兵悄悄进攻了王城,将国王及全家抓住,胁迫为人质离开锡兰,交给了明成祖。

明成祖宽容大度,没有为难,只是软禁一年便放了回去。

另立邪把乃耶为王,从此锡兰对中国十分尊敬。

1911年,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翻译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要知道,郑和在七下西洋中,一共经历了三次军事行动,但都未消灭任何一个国家,便足以体现其目的:是加强中国与周边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将中国的友好传播出去。

结语

郑和下西洋一开始的目的是搜寻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在第四次以后就单纯是以宣扬国威,扩展朝贡经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正是因为郑和七次远航,才拉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序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