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前文明什么样?城头山遗址告诉你

 道就是爱 2022-07-17 发布于北京

史前时期的祭祀遗迹,

缘何能实证数千年后的古籍记载?

风格迥异的远古陶器,

诉说着怎样的光阴变迁故事?

城头山的两千年兴衰史,

如何窥见早期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考古大会》第八期

带您走进城头山遗址,

探秘长江中游史前文化!

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

一片圆形土岗

隆起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人们世世代代在此播种耕作,

而一段数千年前的岁月,

就深藏在这片沃土之中:

图片

1979年7月的一天,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文化馆的

曹传松下乡工作,

在南岳村旁望见坦荡的平原上,

有一处土岗突兀地隆起。

这一发现让他好几天夜不能寐。

强烈的直觉指引着他回到土岗,

着手开始进行考古调查。

由此,

一段沉睡的历史被唤醒了。

图片

自1991年起,

城头山遗址经历15次考古发掘,

出土文物一万六千多件

发掘出6300多年前的水稻田

6100多年前的城墙

以及浓缩了

岁月沉淀的丰富陶器……

就这样,

一座年代远超想象的史前城址

重现于世!


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

牵动了数代考古人

将目光投向了澧阳平原?

艰辛发掘的成果

又将为我们展现

怎样灿烂的篇章?

今晚《中国考古大会》

将为观众一一解答。

图片

起源于中国的水稻,

是世界上最早

被人类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今天,

稻米养活了世界上

超过60%的人口。

湖南道县玉蟾岩,

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多年的炭化稻;

距今8000到9000年间的

彭头山遗址中,

也发现了大量稻谷遗存。

图片

澧县八十垱遗址

出土过近万粒

距今8000多年的炭化水稻,

在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过程中,

再次发现了古水稻的踪迹。

图片

1996年12月,

考古工作者曹传松

在城头山东门城墙探沟底部,

发现一条规则的土埂,

土埂两侧有厚达30厘米的

灰色平整软泥。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

一个月后,

人们又发现了第二条土埂,

同时还有一块

覆盖着陶片的田螺标本,

以及泥土中的许多稻粒。

考古人判定,

这里曾经是一片水稻生长区。

随后,

第三条土埂被清理了出来,

三条土埂合围形成长条形区域。

考古专家对这片区域泥土

进行了光释光测年,

判定它距今6300年左右。

图片

那么这片6300多年前的水稻,

究竟是野生的,

还是人工种植的呢?

图片

在探秘空间中,

“考古推广团”的成员们

解开了水稻的秘密:

他们通过

对水稻基盘衔接面的撕扯痕迹,

判断出这些水稻

属于人工种植而成。

图片

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

促进了城头山的建立,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它成为长江中游地区

稻作农业发展影响下的一个缩影。

图片

史前时期稻作农业

对中国文化基因的塑造,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水稻的种植需要精耕细作,

是非常精密的一套程序。

它也因此影响了

长江流域人们的性格,

让他们变得更为细腻。

图片

可以说,

一粒小小的稻谷

催生了一座大大的城,

推动了更灿烂的文明的萌发,

更积淀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稻作农业在史前时期的发展,

也成为“以农为本、农耕中国”

文明基因的源头。

图片

新石器时代的澧阳平原上,

先民们选择了

城头山作为定居场所,

开始挖壕筑墙。

沿地势而建的圆形城墙堆筑起来,

合围之内,

远古先民探寻着

与天地和谐共存的法则,

耕种劳作、繁衍生息。

图片

1991年,

城头山遗址拉开了发掘大幕。

最先发掘出来的城墙,

成为当时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

为了判定建造年代,

考古学家对城头山的西南城墙

进行解剖。

图片

历时8年的发掘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城墙共分四次修筑。

四期城墙间的土层里埋藏的

陶器、陶片等生活遗迹,

是城头山遗址

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密码。

从一期到四期城墙,

稻作农业水平在发展,

先民们的生产力也提高了,

城头山先民们

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图片

在节目中,

我们可以看到

城头山先民的生活场景:

在他们的居住区域,

各类房屋聚集于此,

祭坛区域

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各类精美的陶器

则在制陶作坊区域里诞生。

6000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就在这座圆形城池里,

繁衍生息。

图片

从栽培水稻到筑城安家,

再到城中悠然有序的生活,

在城头山

我们不仅看到了

进入稻作农业社会之后,

人类改造自然,

又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

更看到了

长江中游地区史前人类

文化发展的片段。

图片

城头山真的是

好比一段凝缩住的时光,

我们能从城头山遗址中

看到上一段时光奔涌而来的变化,

也能从城头山之后,

看到后一段奔涌而去的变迁,

身处其中,

经历一场历史的穿梭。

图片

这还不够,

让我们跟随

《中国考古大会》的脚步,

继续在这条史前长河游览一番,

去看一看城头山里的时光记录器

——陶器。

图片

陶器,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土与火的交集展现出伟大的创造,

改写了人类的历史。

六千多年前的城头山先民,

已经把这项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城头山目前已发掘的十座陶窑,

其中七座位于城址中部,

有的专门用来烧制红烧土块,

用于建筑材料,

更多的是用来烧制各种器具。

规整的陶窑中遗留着灼烧的痕迹,

似乎还能让人感受到

几千年前制陶的余温。

图片

拌料坑、贮水坑,

清晰地讲述着

城头山人井然有序的制陶工序。

邻近还有许多仅见柱洞,

不见基槽的遗迹,

有可能为简易工棚建筑,

它们与陶窑一起,

构成了完整的制陶区。

实用性和艺术性

同时出现在城头山陶器上,

这些来自远古的陶器,

不仅让我们窥见了

先民的生活样态,

更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

史前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证。

图片

节目还为观众们准备了

城头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复制品,

从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与专家讲解中,

仿佛还原了炊烟袅袅,

一家其乐融融的城头山人

炊煮吃饭的场景。

这也恰恰体现了陶器是时光的记录器。

城头山跨越的五个文化期:

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

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

和石家河文化,

我们都能够找到相应年代的陶器。

图片

都说城头山是长江流域的文明之山,

是长江文明的圣地。

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让我们再一次确信:

稻作农业的起源,

造就了具有独特特点的

中华农耕文化。

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感叹古人的智慧,

感慨今人的传承,

“吾辈生于今日,

幸于纸上之材料外,

更会创新性地守护好,

创造性地发扬好地下之材料”。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澧水下游,

洞庭湖畔,

城头山静卧其间,

先民们曾在此种稻制陶,

挖河筑城,

用智慧和勇气改善生存环境,

见证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

这是几十年考古揭示的一段历史,

是稻作农业文明结出的丰硕果实。



7月17日(今天)17:30

锁定CCTV-4

一起来《中国考古大会》

身临其境地感受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发展!



来源:CCTV4《中国考古大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