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划分党员责任区的3种基本方式和N种组合方式

 xiongmao007 2022-07-17 发布于山东

党小建就和您详细地聊一聊设立党员责任区最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划分责任区。以下,是3种最基本的方式:

一是按照物理空间及其属性来划分。比如扶贫的党员干部将某个行政村或村里的某一个片区作为自己的责任区;比如企业中的党员将某个车间或车间中的某个区域、某台设备作为自己的责任区;比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将某个小区或某个路口作为自己的责任区;比如将某栋办公楼或某个楼层、某个办公室作为自己的责任区……灵活一些的,比如前几天案例中提到的某个市场,按照不同的产品性质来划分责任区,水产摊位一个责任区、青菜摊位一个责任区……等等等等。

二是按照具体的人员来划分。比如某一个或几个党员负责联系某几个离退休人员,那么这几个人就是他们的责任区;比如联系在某一类艰苦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那么这项岗位以及这些人就是责任区……当然,此处所说的人员也可以拓展为某一个或某几个基层单位,如某一个或几个党员负责联系一个在疫区服务的医疗小组、联系本单位基层的一个一线班组,等等。这一类的责任区并没有明确的区域,而是联系的这些人或单位在哪儿、哪儿就是责任区。

按照具体人员(或单位)来划分,很容易和党员联系点制度(或三联示范点等同类制度)重复。但是,联系点制度中党员领导干部或党员所联系的,只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具备某方面典型特征的“点”;而责任区所联系的对象,应该做到全覆盖。

三是按照具体的业务来划分。这里说的业务,涵盖某一业务本身、某一特定工作或管理链条。比如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质量责任区,这就是结合业务设立的,业务在哪儿、哪儿就是责任区;比如党员双文明建设责任区、党员抗疫责任区等,这就是结合某一特定工作设立的;比如将本部门工作进行细分,每一方面算作一个责任区,由某一名或几名党员牵头负责;比如在乡村扶贫中,按照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每个环节算作一个责任区。在实践案例中,有的单位会将每名党员自己的本岗位工作设立为该党员的责任区,这是没什么意义的,相当于什么都没干,此处不做推荐。

以上,是三种最最基本的党员责任区的划分方法。但在实践当中,其实是可以将三者统筹起来一起设定的,还可以在设定的同时把联系点制度等一起考虑进去。举个例子,在基层单位中,我们可以把某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区设定为A车间,同时把这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联系点设置为A车间的某个党小组;同时,考虑到A车间很大,所以进一步将该车间划分为若干个二级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由一名党员负责;考虑到A车间的业务线很多,假设有四方面业务吧,那么可以把该车间党支部书记和其他三名委员按照业务线来划分责任区……这个例子还能继续分解下去,而它只是向您展示一个现实,就是划分党员责任区的方法真的不是死板的、教条的,而是可以很领会的、动态的,只要满足一个标准就是好的划分方法,这个标准就是——便于开展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