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成现 | 与鸟为邻

 昵称PLJiA86N 2022-07-17 发布于河南

与鸟为邻
文|赵成现
在高楼林立,柏油路、水泥路占领主场的今天,门前有几棵大树,真是一件幸事。树上枝繁叶茂,众鸟鸣叫;树下凉风习习,落叶飘飘,使人四季不觉寂寞。
住进小院后,门前几棵高大的洋槐树与隔墙邻家院内几株常青花木组合为难得的“小森林”,成了鸟儿的乐园。不晓得是哪只鸟儿走漏了风声,一年四季招来了成群结队的鸟儿。常驻的有撵不走的小麻雀(俗称“小虫”),憨厚懒惰的斑鸠,报喜不报忧的花喜鹊,喜欢胡言乱语的野八哥等;春来秋去的有迎着晨曦唱歌的画眉,大腔大调的白头翁,头戴金冠的戴胜鸟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它们穿梭在枝叶间,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好像在捉迷藏,好不热闹。
清晨,第一缕光刚刚从东方闪现,消停一夜的鸟儿们可不管不觉晓的人们正做着美梦,争先恐后地唱起来了。画眉喉咙清脆,唱起来悠扬动听,好像是南方过来的民族歌手,歌声总能够镇住其它同类的杂音,或者是其它同类也想欣赏这来自远方的佳音。白头翁却不甘示弱,不等画眉唱完,就高腔大调的叫喊着:“天亮啦-快起来!”“天亮啦-快起来!”……那声音真像一位粗声粗气的老人在催促家人起床。随后,小麻雀们“啾啾、啾啾”的召唤着同伴,它们每天早上都聚集在一起开会,吩咐一天的任务;憨斑鸠们也被惊醒了,“咕咕-咕咕咕-”的声音似乎在说“别管-别管我-”;树梢上一声“喳——喳喳——”的声音还没有落音,花喜鹊就俯身跳到地上,蹦来蹦去,它们从来不认生,寻到自己喜欢的美味就衔在嘴里,然后纵身飞跃,朝着远处的窝巢而去。
鸟儿们肯定是时间的钟摆,要不一年四季总是踩着晨曦的节点鸣叫?它们应该知晓四时长短的规律,要不怎么会在夏季五点就鸣叫,到了冬天七点才起床?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真是人类学习的榜样。儿歌曰:小鸟叫,天明了;背上书包上学校,慢慢腾腾要迟到。这不就是在提醒人们从小要养成早起的习惯,毕竟一勤天下无难事。
人说鸟为食亡。小院中的鸟儿就像馋嘴的小孩儿,没有它们不吃的。邻居一日三餐的剩菜剩饭,平日里烂掉的苹果、香蕉,还有过期霉坏的饼干、面包,无不是鸟儿们的最爱。不过,大多数鸟儿还是靠捕捉飞虫为食,这些残羹冷炙只是偶尔打打牙祭而已。那被称作“溜虫”的小鸟,形体只有拇指大小,可能是蜂鸟的一种,不留意是看不到它们在枝叶间窜上窜下的。溜虫以腻虫(蚜虫)为食,很少落地,总是枝干上出溜,寻觅不起眼的腻虫充饥。也许就因为这习性,人们才称其为“溜虫”。
鸟儿们在院内住的久了,就跳下来蹦到门前,甚至钻进屋里,从不把自己当做异类,好像是邻居们家养的。邻居也不把鸟儿们看做外人,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就倒进门前的剩饭盆里,任凭鸟儿们吃个够。鸟儿们也不客气,呼朋引伴,一群吃饱,一群又来,惹人喜爱。这其中,小麻们雀好像吃的最多。它们是常客,每每看到食物,就蹬在剩饭盆沿上,低头接二连三地叨啄,生怕少吃一嘴。不把食物叨净,是不会罢休的,真是光盘行动的楷模。
然而,鸟儿们也有不友好的时候。那天,邻居老太在我家门前乘凉,正夸夸其谈,说到兴致时,头上一物溅到脸上,用手一摸,就破口大骂起来:我日你妈,成天叫你们吃,叫你们喝,你鳖娃儿屙屎也不看看下面有没有人!
随地大小便,对鸟儿来说司空见惯,搞恶作剧也是鸟儿们常有的技艺。去年暑假,我们到闺女工作地陪闺女。假期结束,回到家里,好长一段时间,家里的油烟机总是干呼隆不工作。厨房内墙壁上、地面上的油渍明显增多。妻说是不是油烟机坏了,赶紧找安装油烟机的看看。
打电话让安装师傅过来,师傅查看后说油烟机没问题,好像是油烟机被堵住了。于是,就到墙外查看排烟管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好家伙,160mm的排烟管,瓷瓷实实塞满了一管柴草,拽出来足足有一大箩头,原来是一群小虫(麻雀)在作怪。师傅说,你们走这俩月,小虫儿们可没闲着,它们想在排烟管内建一个新家哩!
唉,这鸟儿们也是,做个邻居就得像个邻居的样嘛,干嘛要弄些不愉快呢!
眼下,又是一个漫长的暑假,不知道门前的树上鸟儿是多了,还是少了;不知道它们又会搞出什么恶作剧来。
人鸟共处,其乐无穷!
(2022.7.12.)
-End--
审稿:空空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介:赵成现,河南邓州民俗文化爱好者,著有散文集《留住逝去的乡愁》与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散文集《春夏秋冬》。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赵成现  |  外婆的小河湾
赵成现  |  两条烟
赵成现  |  回门
赵成现  |  咸鸭蛋
赵成现  |  保宁庵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