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老师学到了其家藏本《九成宫》的字形,但未得书法。而其家藏本《九成宫》和欧阳询书法也没有太大关系。按刻苦临帖的路子,二田流派至今无人能写出墨迹《卜商帖》《张翰帖》《千字文》三帖的风格,可以断定,以后也写不出来。这就是二田“书法”的问题所在。 ------题记 ![]() 谷鸣先生闲暇之余还是会发些书法视频在各平台的,而不是某些人认为被骂的不敢露面了。毕竟还不至于在乎这些网络喷子,夜郎自大是无知者好辩者的天性。他们大多图一时之快,根本没有动脑的能力,你对他们开口时候就已经输了。因为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的勇气和自豪感。而他们所相信的东西也就越绝对,根本没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张怀瓘《书断》云:欲杜众口,犹蹑履灭迹,扣钟销音。翻译过来就是:个人的理性会被群体的认同感所裹挾,大众是没有智商的,只有情绪。所以谷鸣之辈是一定不能沉寂的,要勇敢的站出来,经常发发视频,写写文章,留下些关于书法的辩证,以纠不正之风,为后来者指引正确的方向。对那些搁浅的小鱼儿们,能拯救一条是一条。 闲话少絮,言归正题。二田的“书法”到底有什么问题?批二田的又是些什么人?带着这两个问题,谷鸣展开文章,为大家解读“书法圈”的那些事儿。 二田的“书法”到底有什么问题? 聊到起二位田老师,绕不开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公开消息显示,现留传于世的《九成宫》拓本有三井本和李祺本,此外,田老师家藏有异于上述版本的另外一个版本,被称为田藏本。关于这三个版本孰早孰晚,孰真孰伪的问题,网友有诸多辩证,至今悬而未决。 ![]() 关于《九成宫》的哪个版本最好,本文按下不表。因为临拓学书向来不是谷鸣认可的方式,所以学《九成宫》用哪个版本的拓片无关紧要。 本部分谷鸣先辩证临拓学书,然后再探讨二田“书法”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下拓片的制作过程。 ![]() 通俗的讲,制作拓片的过程就是用纸把石碑上的文字给捶印下来。当然,捶印的过程碑刻的原刻细节务必会有损失,这个毋庸置疑。 我们再看碑刻。下图是谷鸣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拍的《家庙碑》碑刻的照片,可以清晰的看到刀痕,但需要注意的是:碑刻师傅留下的刀痕和书法原作者留下的墨迹也会有些许出入,亦毋庸置疑。 ![]() 下图是雕刻匠人复刻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勤礼碑的场景。 ![]() 刻字最常见的也是最接近原作的碑刻方式是双钩轮廓上石雕刻。西安碑林复刻《勤礼碑》即采用的这种方法,用传统的双钩上石窃入法复制底板初稿,然后参考原拓片复制品,最大限度的还原原作的风采。 上述拓碑与碑刻共同构成了碑学。我们现在临摹的字帖大多是石碑的拓片影印而成的。读到这里,各位书友,学欧阳询的书法,还有必要纠结《九成宫》拓片的哪个版本好吗?无论是哪个版本,只要是拓片,其实都大同小异。除非你是考古或者文物工作者,非要考证某件文物的真伪,否则研究拓片的真伪对于学书法没有任何意义。见下图虚线方框中圈着的“拓片字帖”和“书法作品”,拓片字帖经过多种复杂的工序处理后和原书法作品其实已经大相径庭了。 ![]() 至此,关于碑学的辩证告一段落,开始讨论二田“书法”的问题。二田临摹家藏《九成宫》拓片字帖是下了苦功夫的,毕其一生无数次把玩临摹。虽然谷鸣未能有幸结识田老师,但也能想象出:田老师对家藏《九成宫》字帖的任何字体、任何细节都能如数家珍。所以说他临家藏《九成宫》几可重影并不夸张。 二田老师自称是学欧阳询的,可是欧阳询这类书法宗师留下来的可不止《九成宫》,除《九成宫》外,其书法有《卜商帖》《张翰帖》《千字文》等墨迹本传世。但少见田老师对欧阳询留下来的墨迹本书法作品过多研究,也未见其能写出类似风格的字来。从这个逻辑看二田并没有真正理解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否则其书法风格应更接近墨迹本,如下图《卜商帖》《张翰帖》《千字文》,严谨工整,结字瘦长,主笔纵横舒展,辅笔平正峭劲,这才是欧阳询书法本来的面目。而《九成宫》拓片不管是哪个版本,经过双钩上石、雕刻损毁、覆纸锤拓等复杂的流程后,早已面目全非。 ![]() 严格意义上来讲,碑刻的拓片和书法没有任何关系了,只保留了有限的字形供后人辨识。所以,若学书法,当见墨迹。从这个角度,二田老师学到了其家藏本《九成宫》的字形,但未得书法。而其家藏本《九成宫》和欧阳询书法也没有太大关系。按刻苦临帖的路子,二田流派至今无人能写出墨迹《卜商帖》《张翰帖》《千字文》三帖的风格,可以断定,以后也写不出来。 这就是二田老师“书法”的问题所在。 批二田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们先摘取网络公开平台上几个网友的观点,然后谷鸣再分享自己的看法。 ![]() ![]() ![]() 上面几张截图简单摘取了三个网友的评价,都很有道理。谷鸣认为用“批田”这个词汇并不恰当,毕竟“批”字放到谁身上都不光彩,用“评价”更为妥当。但中国文人相轻的劣根性又无法让人做到冷静的“评价”,最后也只能互批互骂。只要怼的开心,骂的痛快,其他大可忽略不计了。 本文大量篇幅辩证了二田“书法”存在的问题,就不再总结那些各怀鬼胎批田的人了,毕竟他们形形色色,批到实处的少之又少,所以,这个问题留给聪明的读者们吧,留下你的观点,告诉大家:批二田的都是些什么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