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疾病,确诊癌症虽然不幸,但真的还有救!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晋刚主任表示:目前肺癌的整体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精准治疗时代,这种精准是指根据患者基因的改变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很多老百姓都知道现在治肺癌有这样的一种靶向药,每天吃一片药就可以治这个病,这就是靶向治疗。这种靶向治疗很明确,一定要有靶点,才能够选择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明确的靶点,治疗就会比较盲目。 目前靶向治疗当中做的最为成熟也是最为成功的是EGFR这个基因,有这个突变基因的患者我们会选EGFR-TKI(EGFR靶向药)去治疗,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始终要面对耐药的问题,耐药以后如何治疗?听说耐药后用免疫治疗效果更好是真的吗?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01 EGFR靶向药优势 肺癌分成两个大块,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我们今天重点关注的是非小细胞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里面占比最高的是肺腺癌。 1.肺癌做基因检测很有必要 基因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先行。有相应靶点才能对症吃靶向药,就算没有检测出相应靶点,基因检测的结果也能指导后续治疗。肺腺癌患者有50%的概率是EGFR基因突变,因此这类患者更需要做基因检测。 2.亚洲人种靶向药抗癌优势 目前EGFR突变在我们国人当中是非常高的,占比50%,如果是女性不吸烟的患者甚至能高达60%。而在欧美人群当中,这个突变的概率只有15%。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靶向治疗,生存时间大幅度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欧美人群是没有的,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抗癌优势。 3.化疗和EGFR靶向药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传统治疗的方式是化疗,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大概就是5.5-7.9个月,意味着半年后病情可能会发生进展。如果能用EGFR靶向药物治疗,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大概是9.2-18.9个月,现在还有一代二代三代,新药的出现使得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最新的数据甚至有20.8个月。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楚 02 EGFR靶向药耐药有区别 虽然EGFRI靶向药物疗效好,但患者难免还是会出现耐药,包括:原发性耐药,获得性耐药。 1.原发性耐药是指一开始吃EGFR靶向药物效果就不是特别好,甚至是无效的,那么这个治疗时间可以看到三个月之内疾病没有得到控制,那我们考虑这样的患者是原发性耐药。 2.获得性耐药在患者里面占比更多,指患者吃了EGFR靶向药物肿瘤缩小或者疾病是稳定状态的,药效维持半年。临床上我们讨论更多的是获得性耐药的患者,因为这个靶向药对更多的人是有效的,大约100个患者里面将有70-80多个患者用上EGFR靶向药肿瘤都会缩小。获得性耐药通常出现在EGFR靶向药治疗1年左右,也有患者会几年不耐药,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研究结论。 03 EGFR靶向药耐药的判断 EGFR靶向药耐药以后意味着病情会出现进展,但是否耐药需要交给专业医生判断,医生常用一看二检三选择进行耐药判断: 1.看:观察疾病进展部位、进展速度 是否耐药要交给专业的肿瘤科医生综合评判,一般会看你的病情发生了什么样的进展,包括看症状,看肿瘤的大小等。比如患者先前咳嗽,吃靶向药后症状控制好了,但最近又出现咳嗽,那么有可能病情进展了。 2.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耐药机制 看完症状,临床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做一个胸部ct,从影像上进行判断。医生认为病情进展了,还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来评估。 3.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当患者病情发生进展以后出现耐药,我们要判断这个病情是局部进展还是全身进展。 ①如果是肺癌局部进展,比如只出现脑转移,其他肝上没有转移,骨头没有转移,肺部病灶甚至是稳定的,这种情况头部用手术或者放疗,并建议继续吃原来的靶向药,因为它的肺部病灶是稳定的,这说明药还是有效的。 ②如果是全身进展或者是快速进展,比如头部转移了,肺部病灶也增大了,要及时更改治疗策略,换用新的治疗手段。这类患者治疗一般有三个步骤: 04 EGFR靶向药耐药可以这样治 EGFR靶向药耐药后,有些患者还能继续吃靶向药,有些患者就需要改变治疗方式了,比如化疗、免疫治疗或者联合治疗。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楚 一代、二代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 1.二次基因检测后最常见的是发生了T790M突变,这类患者能改吃三代EGFR靶向药。 2.二次基因检测没有发现T790M突变(T790M阴性): ①患者的病情是局部进展,比如局部脑转移,但是病灶稳定,那就脑部手术或者放疗,继续吃原来的靶向药; ②如果是全身进展,多处转移并且肿瘤增大,目前一般会选择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贝伐珠单抗,或者免疫疗法+化疗±贝伐珠单抗。 3.二次基因检测后发现其他有靶向药的靶点,那就吃对症的靶向药。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楚 三代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 1.二次基因检测后最常见的是发生了C797S突变: ①C797S反式突变可以考虑一代TKI+三代TKI ②C797S顺式突变可以考虑布格替尼+西妥昔单抗 2.二次基因检测没有发现C797S突变(C797S阴性): ①患者的病情是局部进展,比如局部脑转移,但是病灶稳定,那就脑部手术或者放疗,继续吃原来的靶向药; ②如果是全身进展,多处转移并且肿瘤增大,目前一般会选择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贝伐珠单抗或者免疫疗法+化疗±贝伐珠单抗 3.二次基因检测后发现其他有靶向药的靶点,那就吃对症的靶向药。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楚 05 免疫治疗是靶向药耐药后的新武器 EGFR靶向药耐药后不能继续用靶向治疗的患者,要重点看化疗、免疫治疗和免疫联合化疗。 1.免疫治疗 就是大家熟知的PD-1治疗。我们正常的免疫细胞会杀伤肿瘤细胞,当你的免疫系统发现了跟机体内不一样的物质,例如像细菌、病毒、肿瘤细胞,就会攻击这些“入侵者”,但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会在自己的表面表达一种物质叫PD-L1,免疫细胞表面表达PD-1,两者结合时,免疫系统里面的“T细胞”会把肿瘤细胞误认为自己人,不去杀伤它,这就叫免疫逃逸。 PD-1抑制剂,能打断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两者结合,让T细胞认出来这是肿瘤细胞并杀伤它。 在肺癌的治疗里面,免疫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从2018开始中国进入免疫治疗元年,目前已经获批用于多种类型肺癌的治疗: ①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②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 ③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④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⑤同步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⑥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I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 2.免疫联合化疗(四药联合)对比单纯化疗 ORIENT-31研究显示,针对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尝试免疫治疗。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楚 虽然四药联合获益比单纯化疗更多,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是比较高的,需要进行干预。因此临床上不能直接说EGFR靶向药耐药的患者用免疫治疗中的四药联合方案就是最好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其他的药物也进行这样一个探索。 3.免疫联合化疗(三药联合) A317-2001研究显示,基于结构优化PD-1抑制剂的三药方案,化疗(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替雷利珠单抗,客观缓解率及安全性皆有所改善。 点击图片放大更清楚 觅友如果想了解替雷利珠单抗,也可以扫码加群。 综上,从临床数据来看,目前EGFR靶向药耐药后不能继续用靶向治疗的患者的后续治疗,选用免疫联合化疗相对来说是更有发展前景的,当然,实际诊疗过程中还是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晋刚 肿瘤学博士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山西分会老年肿瘤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华人肿瘤放疗协作组放射免疫工作委员会山西分会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师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院协会呼吸微创管理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抗癌协会肺癌精准专业治疗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院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管理委员会委员 1.目前EGFR突变患者选择EGFR靶向药治疗,的确能给患者带来长生存获益,但难免耐药; 2.耐药应进行再次活检,针对具体突变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3.除了传统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在耐药人群中的探索也在不断丰富,相信未来可期 山西的觅友们非常幸运,如果想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可以提前预约晋刚主任的门诊,每周一的下午,别记错了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乐观和坚持之心,没有啥坎咱过不去!喜欢的觅友请转发本文,让晋刚主任带来的这道光,照进更多患者和家属的生命中! 肺癌 相关好文 参考文献 [1]《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制订专家组. 中华医学杂志. 2018;98(32):2544-2551. [2] CSCO NSCLC指南 2021 [3]2022 NCC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觅健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