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琴、焚香、莳花

 北极熊788 2022-07-17 发布于浙江

都说古人有十大雅事:焚香、品茗、听雨、抚琴、对弈、酌酒、莳花、读书、候月、寻幽。今天赏析一幅苏绣《听琴图》带你了解宋人的抚琴之乐、焚香之清、莳花之趣。

文章图片1

《听琴图》赵佶

原作馆藏:故宫博物院

绣制:薛金娣

崇宁元年的春天,皇宫的某处花园,一排内侍正抬着琴,抱着香炉,布置着一场小型音乐会。而他们的艺术家皇帝赵佶正缓步而来,后面恭谨的跟着两个人。

“那两位是谁呀”

“着乌巾朱衫的那个应该是官家现在最器重的蔡京大人,绿色长袍的那个是...”

“你们两个,认真干活!”

两个小内侍忙低头做事。

文章图片2

清幽安和的花园,苍松垂萝而下,竹影婆娑,香烟袅袅。

赵佶一身灰褐色的道服,白面美髯,抚琴轻抹慢挑,沉静安宁。二位臣子一旁侍坐聆听, 蔡京居右,手执团扇,俯首低眉,静心聆听。

另一旁的王黼,头微微向上抬起,笼袖于膝上,恭听出神。其旁有一童子侧立,亦被琴声所引,神思入乐。

(人物存在争议)

抚琴之乐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古琴与人的节操和修为之间关系密切。在魏晋以后逐渐与高人逸士联系在一起,成为雅乐乐器。

古琴是文人抒发自我心性的乐器之一,意在表达对天地人生感悟之情怀。

文章图片3

在这幅《听琴图》中,抚琴与人作为一组关系动因诱发音乐通感,作为观者似乎能感知到有琴音倾泻而来,既清亮绵远,又醇和淡雅,体会其中的悠游不迫、坦然自适。

文章图片4

人物于空间的不同位置落座,或侧坐聆听、或正坐抚琴,不同的姿势与光影都会使服饰呈现出明显的光暗变化,所以绣制的时候也颇为注意。要挑选好对比明显的绣线颜色,深浅过渡,从而形成自然的明暗交接,使画面更具有体积感。

焚香之清

抚琴者左边是黑漆香几,上面放着一香炉,香炉为白色,上部有盖,底部有承盘,细看甚至可以看到炉上香烟袅袅。

文章图片5

焚香和抚琴一样,都是宋代文人常行的雅事。宋人尚香,认为香气是人与天地万物交流通衢的重要媒介 ,是实现“物我为一”、“人天整体”的基础和关键。

莳花之趣

琴案对面有一块山石,上面放置着盛有清水的古鼎器物,中间插有一枝花。

文章图片6

宋代文人士大夫喜爱把思绪与花木、与大自然相联系,宋人爱花,乐趣插花,是自上而下刮出的审美意趣风潮。在理学的盛行下,宋代文人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在整体的插花风格中呈现出清俗高雅的自然气息。

文章图片7

深色系绣线勾绣山石结构,细密排线凸显石质的体量感,秀气的枝花伸展,枝叶绿色深浅交替表现叶脉明面与暗面的光线关系。放大观察,还会发现山石、古鼎上似乎蒙有一层白色细纹,这是对古画色层的脱落与损裂的精准还原。

《听琴图》表达的是一种不急不促、淡雅闲适、天人合一的气韵,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

这幅《听琴图》现已与苏州高新区文旅局合作,将传统苏绣带入到数字艺术领域,打破传统文化固有的圈层壁垒,通过全新方式展现出来。吸引更多群体关注我们中国传统的苏绣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章图片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