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 现 | 雅事的极致

 新用户8138jRhH 2021-01-28






中国的艺术,始终脱离不了对“”的体会与欣赏,无论是现实的瓷器、园林,还是抽象的音乐、诗律,亦或在两者之间的茶、香,都以“雅”作为联结,贯穿各式各样的形式与内容。

南宋·马远《竹涧焚香图》

“雅”是无法丈量、无法定义、无法被制造的,它只能被感受、被形容、被流露。因这难以捉摸的特性,它既被人追求,亦被人诟病,但它始终在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中被不尽追求,直到今天。

南宋·马麟《深堂琴趣图》

这是因为,“雅”意味着对审美的更高感受,也代表着对生活的更好追求——毕竟在中国,“雅”从来没有脱离过生活。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梦梁录》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自古被称为“文人四事”,意在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以求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南宋·马远《宋帝命题册》

而融汇四事的这幅画作,却正来源于追求雅致境界的历史第一人——宋徽宗赵佶。

北宋·赵佶《听琴图》

1100年,北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即位,由此时起,帝王与艺术,两个超越平淡的词汇,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交织出最辉煌的画卷。

作为徽宗“宣和画院”中的旷世杰作,《听琴图》融汇了中国文人对“雅”的极致追求——

画面中,身着黑袍,位居中央,背靠青松之人被认为是宋徽宗本人,气定神闲,正在抚琴。


·徽宗的用琴不计其数,他曾营造“万琴堂”用于收藏各地搜集的传世古琴,画中的琴在琴颈开圆角,琴腰开方角,琴身素雅不饰,样式近于仲尼式或伶官式,是典型的宋琴。

抚琴便要焚香,用以静心凝神。徽宗身旁,黑色的高几上设有香炉,上方轻烟袅袅,回应琴音。


·画中的香炉上部有盖,下有承盘,似乎沿袭汉代博山炉的制式。使用时,在承盘中浇注热水,水汽升腾浸润上方香炉内的烟气,出现烟气缭绕之景,犹如烟云笼罩海中博山。

徽宗下方端坐的两人,一人着青衣,一人着红衣,前者仰察抚琴的徽宗,后者垂首似乎随琴音陷入沉思。


下方的一块湖石,可能源于徽宗修建“艮岳”搜集的“花石纲”;石上置青铜小鼎,插有一株茉莉,成为画面下方的焦点,亦起到平衡画面重心的作用,使人惊讶于作者的巧思。


沉静的琴音中,除了一松数竹,三人一仆之外别无他物,为了营造琴音的玄妙意境,徽宗位居中央,下方的湖石小鼎封住气口,不让琴音散佚;左右同样设人物封住声音的去处,袅袅琴音只有直上松风,攀凌云霄,正谓:“松间疑有入松风”。





在一年的结尾,「中华珍宝馆」复刻推荐为诸君献上「听琴图」——

汇聚千年雅事的本作,既适于悬挂房间增添文雅的气氛,也宜于作为雅物馈赠亲友——两者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亦成为对审美的提升与发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