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的暗号,可不止《孤勇者》一个

 娱乐硬糖 2022-07-17 发布于北京
纳闷《孤勇者》是怎么征服如此多小学生的成年人很容易忽略一点——这是游改动画的主题曲。小学生唱动画歌,岂不天经地义?同是当年听到《灌篮高手》主题曲前奏就热血沸腾的人,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打不打篮球或打不打游戏,都不是重点。倒是歌词换成了中文,好学多了,不用再荒腔走板地唱二手日语。
成年人总好奇窥探00后的世界,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充分的话语权,对互联网而言,生活得相对“隐蔽”。他们在看什么、在想什么,除非你生活中真有个“小学生”,不然真不容易搞明白。而若你真是“小学生”的爹妈、哥姐,恐怕也就彻底搞不明白了。

少年人正是热衷建立小群体认同的年纪,所对暗号何止“战吗?配吗”。比如,就算你终于搞清了《孤勇者》的底细,那能不能破译以下全部密码:
“谷围冲冲冲!!边江!!太康!!”
“广州?[舔屏]橘老师!偷偷藏不住[舔屏]段嘉许[舔屏]桑稚[舔屏]我来啦!”
“想见到笼鸠!!!KK我相信你不会放过笼这么牛逼的小朋友对叭!!![苦涩][苦涩][苦涩]”
“胡桃大大!交响町大大!橘枳大大!是我的神啊!不去都不行[打call]”
“有人愿意帮我带一个加班酒吧的ID吗?”
……
以上是“KK WORLD 2022”宣传微博下网友的热情评论,让向来自诩“和00后心连心”的硬糖君都败下阵来,不禁老泪纵横。这些作品、人物、主创的名字,在00后那里却是鼎鼎大名,如数家珍。
想当年谁还不曾纵横漫展,但现在面对快看世界直言“面向'超新Z世代’的ACGN线下体验展”,也只能败下阵来。特别是,当年熟悉的日本二次元在00后那里日渐式微,本土ACGN作品与主创在漫展明显占据了更重要、更核心的位置。
不过,借着KK WORLD 2022和2022快看国漫发布会,倒也是个一窥“00后隐秘世界”的好机会。当然,还有重新衡量下国漫的崛起与出海。
Z世代都在追什么
超过129个IP亮相了KK WORLD 2022,而其中格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显然是那29部被场景还原、吸引粉丝纷纷打卡的人气作品——《怦然心动》《谷围南亭》《某天成为公主》《难哄》《超能立方》,以及在各圈都相当著名的《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
正如硬糖君开篇所述,Z世代爱与同好交流,不爱向圈外人解释。好在大数据时代,很多问题在市场调查和基于阅读消费行为形成的榜单上,亦可找到答案。比如,越年轻的群体里,国漫越能打,甚至是占绝对优势。
在2018年某媒体的一项3000人调查中,95后大学生、00后高中生与00后初中生“看国漫最多”与“看日漫最多”的比例分别为13.29% VS 24.88%,14.49% VS 20.48%,21.15% VS 11.41%。在年纪最小的初中组,国漫成功反超。
消费行为则更加明晰。我们选择快看漫画为数据池,因为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快看漫画,用户量达到4亿,月活超越市场第二名至第六名之和。不仅如此,快看很早就开始尝试从阅读平台向兴趣社区转型,提供阅读、社交、同人、消费等一站式服务,也就获取了Z世代更多的欢心与时间。
数据显示,Z世代在快看用户中的占比接近90%。而很多人未注意到的是,快看上并非只有国漫,迄今为止,它已引进超过600部海外作品,既有《航海王》《蜡笔小新》等经典日漫,亦有网络时代的后起之秀韩漫。但这些都未能影响国漫的绝对优势。快看各维度的TOP10中,海外作品最多只占二三席。
可以说,随着国漫与海外内容质量差距不断缩小,二次元消费主力更新换代,中国的漫画市场终将呈现本土作品为主、引进作品为辅的健康形态。
那么再具体而微,这届年轻人口味如何?
考察快看的各项榜单,不管男性向还是女性向,高位作品均体现出网生内容特有、也是必须的一些特点:极致化、脑洞大、跨媒介等等。
奇幻穿越情节处处开花,主角——尤其是穿进小说、游戏的那些,往往都深谙套路、自带吐槽。同时悬疑风吹进女性向作品,人气榜第2位的《轮回之约》是类似于《开端》的时空循环设定,第9位的《藤女》则是一个大女主复仇故事。


此外,网文改编的IP效应在国漫中也十分明显。榜单之中,既有言情“名著”《难哄》《黑莲花攻略手册》,亦有纯爱“名著”《撒野》、水千丞系列,更有大量男频小说改编的热血冒险作品。
有趣的是,男性向与女性向作品各自形成了稳定的用户群体与阅读消费习惯,并且和熟龄群体的消费特征高度相似:
男性向作品的读者同男性观众一样,闷声消费,倾向于网文、网大式的单点付费,因此在畅销榜上,男性向作品存在感强劲。
女性向作品的读者则是黏性较强,会员转化率高,在阅读之外往往还有社交、二创等需求,因此女性向作品在人气榜上表现更好。

CP文化在Z世代中十分普遍
国漫怎样抓住00后
中国历史悠久,绘画艺术底蕴深厚,动画与漫画的发展曾处于第一阵营。日本早年的一批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宫崎骏、高畑勋,都曾把某部中国动画奉为启蒙作品。然而,整个20世纪,中国基本都处在动荡探索之中,国漫的发展也堪称曲折,以至于80后、90后成为看日漫长大的一代。
那么问题来了,国漫是如何穿破数十年的低迷,重新拿下年轻人的?
首先是传播介质的改变。2009年,数字出版行业产值超越传统出版,漫画的阅读发布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有形、有限的杂志到无形、无限的网站,可想而知,作品产量与从业者数量都出现飞跃。《十万个冷笑话》等一批新的国漫IP在草莽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令网络漫画、网络动画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之后几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开辟出碎片化的娱乐场景,网络漫画又迎来一次发展的红利期。成立于2014年的快看就是敏锐地选择以竖屏条漫作为主打,最终弯道超车。
其次,国漫复兴也得益于前几年互联网资本大举布局文娱行业,搭建IP产业链条,使得动漫与下游影视、上游网文的互动十分频繁。
一方面,只要改编真人影视,有明星参演,哪怕最后成片并不尽如人意,都能帮助作品出圈。好的改编更是能够反哺原著,成为平台的一笔实绩,比如《快把我哥带走》之于快看。
另一方面,IP之所以为IP,是因为自带粉丝基础,每改一次都能起到引流效果,对动漫、广播剧这种由小众向大众进军的内容形态来说,加成尤其大。反过来讲,动漫因为留出的幻想空间更多,往往更容易得到原著粉认可,从而成为小说到真人剧之间近乎标配的环节。
更重要的是,网络时代,当平台充分发挥作用,漫画的工业化生产便成为可能。这是一条韩国人先行、中国人又走出了自己特色的道路。以快看为例,一方面,通过举办漫画赛事、设立KK学院、优化投稿后台等多种方式,挖掘潜力作者、激励新人入行。另一方面,致力于为漫画生产建立工业化、标准化的流程,以提升效率。


“我可以非常自豪和笃定地告诉大家,漫画这个领域,应该没有比快看更专业的团队——创始人是以漫画起家,还搭起了最懂漫画的团队。”创始人陈安妮在快看2022发布会上表示,“在漫画的创作、运营、更新、迭代、开发、后端,快看在各方面都是这个领域里独一无二且领先的。”
日漫由纸媒时代行至今天,几大出版商仍屹立不倒,编辑制度功不可没。许多作品的成神之路,离不开资深编辑的引导与点拨。而快看想做的是更进一步,将个体经验集合起来,从中“抽象”出漫画生产的标准流程,在每个流程节点上不断打磨、越来越细,直到可以由运营团队规模复制到每个作品上。
陈安妮还透露,目前在选题环节,快看已经制定出业内少见的“漫画策划表”,仅海报设计环节,就包含87条制作规范。
国漫的世界,世界的国漫
国漫未来剑指何方,我们亦可从头部平台快看的举动上得出一些结论。
最首要的,自然是在漫画这个初始领域,继续提升国漫作品的产量、质量、声量,探索本土特色的呈现。
在快看此次公布的192部IP开发计划中,漫画形式的作品占到136部。在言情、幻想、唯美三大品类上稳固优势:《偷偷藏不住》第二季确定回归日期,粉丝呼声极高的其他作品,如《难哄》《偏偏宠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不见上仙三百年》《养敌为患2:恶女归来》《顶级掠食者》等作品均在其列。


与此同时,探索扶持惊悚悬疑与新国风两个小品类。惊悚悬疑方面,引入《我的治愈系游戏》《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女频大逃亡》等来自起点、晋江的热门“无限流”IP。新国风方面,除了当家作品《谷围南亭》,新推出的《千目鲤》《不死人之锦衣不死》等亦颇为吸睛。
“快看认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些中国元素在新时代应该有不同的演绎和解读。”快看世界内容及版权负责人刘志鹏谈到,“这个品类非常能代表如今超新Z世代的文化自信。”
其次,与时俱进,让优秀的国漫IP走出二维平面,到更多领域拓展影响力。
首先就是改编。在136部漫画之外,快看当天还发布了4个头部IP的动画化计划以及漫剧方面的新举动,包括暑期的50+上新,以及推出两大漫剧厂牌——主打悬疑剧情的X剧场和主打科幻题材的K2剧场。据悉,这两个厂牌的漫剧除了在站内播放,还会尝试站外发行。
再比如,实体化。图书出版、周边衍生、线下展览、数字藏品……以多种形式纵深挖掘国漫IP的价值,同时让二次元的作品变得可触及、可收藏,丰富粉丝体验。

最后,在取得本土市场成功的基础上,尝试对外输出,重拾国漫的昔日荣光。这既是国漫从业者们共同的情怀所在,也与文化输出的国家战略相合。
快看自2018年起便开始探索国漫出海的路径。目前,快看授权的近400部国漫作品,已登陆全球80家发行渠道合作方,翻译成12种主流语言,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快看对中国漫画出海体系探索的持续成熟,在日漫、韩漫、美漫等强大对手的夹击之下,国漫依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以近期快看出海作品为例,《大医凌然》、《闪婚总裁契约妻》、《甜美的咬痕》、《人鱼陷落》等分别持续占位韩国、英语圈、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各大漫画平台人气榜。
《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快看月均MAU超过4000万人,远超其他互联网漫画平台。快看也因此拥有了进一步成长为全球孵化、全球发行、全球开发的全球化漫画平台的机会,快看海外版APP也应运而生。
陈安妮将动漫比作“文化芯片”,故事中承载着一国的文化、价值观与生活面貌。过往日漫的输入,曾让80后、90后不知不觉间形成对日本的了解与认知。或许很快,外国友人就会因国漫而对于我们的古典文化、修仙体系如数家珍,到时我们可别对答不上来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