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慈悲心怀,不可读此书 换个角度读名著! 用喜剧手法写悲剧 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中国文化史能有金瓶一书 实属幸运! 往期精彩回顾—— 前文说到应伯爵、谢希大联袂登门,割割,你还气不?不气了,咱们去勾栏院接着耍耍? 西门庆遇见这俩货,一点脾气没有,况且他自己贪图李桂姐年轻美貌,也有心和解,于是半推半就跟着二人再去耍耍! 西门庆吩咐玳安拿衣服,咱们这就去耍,催促应伯爵,老应你赶紧打个电话订包间,让妈咪留几个漂亮妞。 吴月娘正与孟玉楼说话,今天恰是孟玉楼的生日,这边正在张罗晚上开宴席祝寿,月娘说,咋滴了,咋又要出去耍?不是赌咒发誓不再去滴嘛? 玳安说,娘欸,爹地只是叫我来拿衣服,没说要出去,也没说去哪,我也不敢说我也不敢问呀。月娘骂道,你小子一肚子数,嘴紧得狠……小贼,我跟你说,晚上你玉楼三娘过生日,你爹地但凡回来晚了,看我不整死你! 玉楼是月娘铁粉,至少表面是,因此月娘对她很看重,玉楼的生日,必须风风光光、大张旗鼓地办——前一日西门庆与吴月娘的和好宴,是玉楼策动组织的,看明白里面道道儿了吧! 简单理一下诸人关系—— 1、勾栏院啃腚不止李家一户,比如,还有吴家,吴银儿,李吴之间是竞争关系; 2、应伯爵、谢希大等人,与勾栏院是相互帮助的关系,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意识到,比如当今社会的会所,都得养一些经理,招揽客人,客人冲卡、消费,经理提成很高的……所以,你要说老应没在里面捞好处,我是不信的,不符合逻辑,这个时代,不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资本主义萌芽么! 3、因此,老应这类人,从勾栏院角度看,是抓手、帮手,帮助招揽生意、维护客户,尤其是西门庆这类大客户、当地土豪;从西门庆角度看,是兄(帮)弟(闲),是不错的信息渠道,一定程度上也是帮手。 李桂姐、李桂卿姐妹俩盛装迎客,老鸨子跪地道歉……这一页就翻过去鸟,不要再提了,再提就是不懂事了。 应谢二人绝壁是混社会的一把好手,打诨耍笑,苏轼曾经高度评价自己,上能陪玉皇大帝,下能陪卑田乞儿……大苏这点能耐也敢出门得瑟,那是没见过应伯爵、谢希大二位大圣,这两位爷,一个倚天剑,一个屠龙刀,刀剑合璧,日月失色,天地之间无人可与争锋! 应谢主动带气氛,席间一片欢乐,老应斗嘴,讲段子给桂姐听——这笑话在笑林广记里有记载,笑点很低俗很明确,就是说桂姐桂卿姐俩,是小淫妇! 明朝末年社会糜烂,笑贫不笑娼,当着面嘲讽妓女为婊子、淫妇,竟然并不以为耻,大家乐呵呵笑哈哈——当今社会的会所里,你要是骂姑娘是碧池,姑娘全程黑脸不说,说不定几个大汉冲进来帮助你冷静冷静。 吴月娘在家里为玉楼张罗生日宴席,宴席这种事,办酒容易请客难,具体说,西门庆这个男猪脚大猪蹄子一定要参与必须得出席,最好致个辞讲个话啥的。 蛋事,等到太阳落山,西门庆还没有回来……别人不急,月娘急了—— 吴月娘:玉楼妹子,你送我欢欢喜喜和好宴,姐姐我必须还你团团圆圆生日会……你表急,表慌,他再不回来,我亲自去勾栏院把他拽回来! 要说谁最不急,必须是金莲儿,笑嘻嘻,不回来才好呢,反正又不是我过生日。拉着李瓶儿要去门口张望,旧时大户人家女眷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故,对外面的世界特别向往! 金莲儿:玉楼,鳖装淡定,我知道你心里热锅蚂蚁似的,不如我们一起去门口张望张望、等候等候? 玉楼瞥了金莲儿一眼,你呀,还是年轻,我真的不急(才怪)呢……我们先听大师讲笑话吧,听完笑话再去! 本书,以及西游记,大家有没有发觉,书中对什么道士、和尚啥的都很不待见,作者笔下这些人,都是戏虐、敲打、揭露的对象——本书对和尚的编排恶搞,可去看看前面的文章,具体啥标题、哪一篇我也不记得了,就是潘金莲烧武大灵位那一段,外面和尚念经,里面金莲儿跟西门肉搏……作者辣手著文章,嬉笑怒骂,以喜剧手法,将和尚们鞭笞得屁滚尿流、鬼哭狼嚎。 因为尼姑们要对后面的情节发挥重大影响,因此,这里,作者笔锋一转,让她们先露个脸,热热身——玉楼的生日宴,吴月娘亲自张罗,除了各路亲戚,还邀请了两位姑子,就是尼姑……月娘可信姑子了,可喜欢跟这些人打交道了,有点啥事都喜欢听听她们意见。 大家起哄,姑子唱一个,就唱哥哥妹妹睡一头,或者你有几个好妹妹……王姑子咳嗽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有所不知,唱我是不会唱的,这辈子都不会唱的,蛋事,你们这么热情,我可以给你们讲个段子—— 1、先讲了一个,金莲儿说不好笑……到底讲了啥,咱也不敢问; 2、王姑子说,就你这点智商,还装逼学人家听段子……好吧,看在你这么漂亮的份上,颜值即正义,我再说一个吧,嗯,就说一个符合你智商的…… 大家能看懂吧,简单解释一下—— 王姑子意思说西门庆是外郎,就是员外郎,大家看古装戏,经常看见什么张员外、李员外,员外是啥官? 古代与现在一样,官员数量是有编制名额的,不能随便超编,但为了笼络地方大族以及朝中权贵,大约南北朝时候吧,就专门设置了员外郎这个职务,顾名思义,是编制之外,额外给予的,虽然仅是散官也没啥实在权力,但好歹是受法律承认的,倘若祖坟冒烟,遇到贵人,还是能够一飞冲天的。 当时管事的机构叫尚书台,下面设有六曹,后来发展成六部,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兵吏户礼工刑,六部皆有员外郎……那么,反过来说,员外郎可不是将六部都给上了么——对应的,西门家有六房,西门庆可不就如同员外郎,六房里都串到,将六部(房)都给上了! 这种荤段子,出自尼姑之口,入大户人家女眷之耳,然后大家一哄而笑……用今天观点看,无伤大雅,但在当时,礼法治国,活脱脱的末世景象! 好笑么,好笑,蛋事,笑不出来! 睡觉?你这个年龄段,怎么睡得着的!? 天都要黑了,西门庆还是没回来,这咋搞,这特么还能笑出来? 金莲儿、玉楼、瓶儿去大门口张望……玉楼心里很着急,慌得一逼—— 玉楼:特么的,这么大雪,他去哪了? 金莲儿:切,这都不知道,我来告诉你…… |
|
来自: mengyu4613 > 《xiao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