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蓬勃不绝的野性中激发的理性之光(续)

 山居子衿 2022-07-17 发布于辽宁

Image

有人说:你倡导当代人要唤起野性,当年义和团不就是充斥着野性吗,对文明进步是一种反动。

答:当年义和团没有野性,而是奴性,义和团显豁的不是野性,而是愚昧和野蛮。真正的野性是自由的勃发,是不被任何人所驱使的自由意志。野性的群体是一个个独立的自由的个体,而不是服从于某种组织、团伙。富有野性的个体有时也结伙,但这是自由的、自主联盟。如鲁智深是野性的,而李逵不是。二龙山的文化是野性的,梁山伯的文化不是。

野性是原始的自由灵动,是无拘无束的本然。

对于今人,习武最初所开启的正是这种原始的自由灵动和无拘无束的本然之性。而非一上来就是规矩,刘子明先生讲,孙存周先生教人时常说“先打起来再说”。

从敢打,到嗜打,打上瘾,再到整天琢磨着如何打,这时就需要规矩了。武艺中的规矩也是立中破,破中立,规矩是为了能更充分的开启和发挥本性,规矩不是教条。

刘子明先生讲:“练太极拳的人特别喜欢显摆推手,以为推手是高人一等的技击术,他们甚至以为会推手就能对付一切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打过,只会玩,不懂真打,从他们师父那儿就如此。他们把推手加个小拌子,当成能打人的功夫了。某位想拿我试手,显摆他的推手功夫,结果搭上手,我就顺着他的劲直接倒下去,我倒的脆,不给他变化的机会,我倒地瞬间就使上剪腿,某就栽倒了。因为某是李景林先生的朋友,我收着三成劲,否则他的腿就废了。随后我站起来,拉某起来,某站不起来了。”

刘子明先生的这种打法,近乎野性,临机处置有想象力。其关键技术是顺彼劲时,要顺的脆,产生既顺彼之意,又出其不意的效果,对方没有调整的机会。我友张烈师兄也有过类似的战例。

民国时期练太极拳的人很多,尤其练杨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的最多,他们喜欢推手,但不能打,尤其不擅实战,这是他们的训练内容与训练体系决定的。练的东西太文了,不野,遇事真打起来,即使想野,都不知道如何野法。

杨澄甫与李占魁产生矛盾后,经调解,杨澄甫离开行健会,让其入室弟子阎月川接替杨澄甫在行健会教拳,据阎月川讲他的功夫不在杨班候之下。一次阎月川与他的徒弟要一起群殴找上门来的李占魁的小儿子李俊波,打野战,结果李俊波把阎月川拎起来扔出丈外,阎月川的几个徒弟也倒在一边。

所以,打野战,想发挥野性,不是临时想发挥就能把野性发挥出来的。很多练传统武术的,练的年头越多,野性退化的越彻底,就算把这种拳吹破天,其实也就是健健身而已。

野性是生命力、创造力彰显的原始动力,是自由的原始火种。能否开启野性是判断一个武术体系价值优劣的重要也是必要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