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只要你是个男的想要娶个三妻四妾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我觉得这完全就是白日做梦,毕竟能拥有三妻四妾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平常百姓想要纳妾难度极大。 如今一些古装剧中,好像谁都可以纳妾,这种情况,完全不可能发生。 先秦时期,除了天子和诸侯外能拥有自己的妻妾,其他人非常少,会出现这情况,主要是那时候会不流行三妻四妾,那期间社会上主要流行滕妾制度,你在娶妻的时候,女方会将本族内的姐妹作为嫁妆,一起来到男方家庭,该种行为被称之为滕妾制度。 随着历史发展,秦汉以后允许一些贵族拥有妾室,但由于该阶级本特殊性,以至于整体数量依旧不多,还有就是,有相关制度和法律对于谁拥有多少妾室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轻易逾越,庶民作为被统治阶级不能拥有妾室。 多数时候能拥有妾室的一般是贵族和文人。 贵族能拥有妾室很好妾室,毕竟他们整个社会顶层,自然要享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优待,士大夫能拥有妾室,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诞生后,他们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群体,他们也想和贵族阶级一样拥有妾室,以便于展现出自己和平民不一样,统治者急需他们为自己效力,所以他们给予士大夫一定权益,但也给士大夫进行一定限制,毕竟你们作为服务层肯定不能和贵族群体一样,可以随意纳妾,你们想要纳妾必须满足相关要求。 明朝时期,一个士大夫想要纳妾,你的年龄必须达到四十岁而且没子嗣,这样你才能纳妾一人,这个妾室入门后,主要工作就是要帮男方开枝散叶,如果妾室入门几年后依旧无所出,那么你还可以纳妾一人。 古时候,妾室在家庭地位非常低,经常有被赠送、买卖等情况发生,但也分情况。 妻需要你自己风风火火迎娶到家门,妾采取词语则是“纳”,从“纳”这个词可以看出,想要给自己添加妾室,可以采取金钱方式,然而妾室也可以通过衙门登机方式,让这桩婚宴拥有法律地位,然而妾室的相关文书更像购买合同,而不是一桩婚姻。 就算是贵族和士大夫能够纳妾,但也不能无限制纳妾,毕竟那时候,想要养一大群人,你自己必须要有足够的的家底,要不然每天财米油盐醋,分分钟让你完犊子。 读书人本来没啥钱,所以很多纳妾的时候会尽力而为,贵族们表面光鲜亮丽,实际上不少人都是外强中干。 原本能够纳妾的群体就不多,而且有那个能力的群体更少,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在看一些剧情的时候,不要老是觉得电视上说得都是真的,很多时候你要查查历史真实历史是不是这样,不要被带偏了。 由于国家对纳妾的限制,很多有能力或者想纳妾的群体,就开始找空子,就以丫鬟、通房、歌姬的身份来找足够多的女子在侍奉自己。 这些人再多也没啥用,顶多只能算个通房,在家里压根没啥地位。 还有就是她们所生下的孩子只能算庶子,压根比不上妾室,而且就算能生下孩子,也难以拥有妾室的名分,国家对于妾室数量有一定限制,不是你想给谁名分都能给的。 贵族、有钱人往往会大量纳妾,然而国家不允许这种行为,所以会进行打压,所以妾室在社会中的地位很低,不少家庭不愿意自己女儿成为妾室。 由于妾室地位较低,不少家庭宁愿将自己女儿嫁给农户,也不愿意嫁到富户,因为进去后,不仅女儿得不到幸福,而且自己也会被嘲笑。 国家之所以打击贵族阶级和有钱人大量纳妾,是因为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因而他们对于人口增长十分看重,所以对于一些影响人口增长措施自然要打击,假如放任不管,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统治。 古时候,正经家的女孩子不会考虑做妾室,毕竟妾室地位低下,没有出头之日,明清的时候如果你将妾室扶正有可能会让自己被流放,所以即便相关法律允许,不少人也不愿做这件事情,毕竟该件事情被世俗所不允许。 还有就是,养个妾室和通房需要很多钱,古时候有能力三妻四妾的人真的很少。极少人能妻妾成群,也不会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然而,如果男女到了适婚年龄不结婚,朝廷会出面,当然这种搭配对象肯定不会给你找到满意的对象,但是他可以帮助你迅速脱单。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