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闹技术革新 实现“十化”生猪仓库

 流星雨刘鑫 2022-07-18 发布于浙江

大闹技术革新  实现“十化”生猪仓库

生猪仓库全体职工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各自的专长,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仓库设立了比武台、光荣台,大搞技术革新,在五九年实现“六化”生猪仓库的基础上,经过短短的几个月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十化”生猪仓库。

一、猪只管理分群化

为了使肉猪只只满膘、头头肥胖,母猪实现“五全”,我们贯彻了“五定”和各项规章制度。“五定”即:肉猪:一定:保养头数,每人200头(包括配料、出栏粪、搞卫生);二定:增重长膘,每头每天增重1.25斤;三定:饲料费用每天每头0.22元;四定:装载量三层每车装280头;五定:途耗16%。

母猪:一定:窝数每年产二胎;二定:产仔猪平均产仔十头;三定:仔猪成活率90%;四定:小猪出窝重量,土种猪养80天,平均头重25斤,杂交猪28斤;五定:饲料费用按历年水平。五定执行后,大大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做到了猪只分群管理,保养仓实现连续24个月饲养肉猪26879头,出运5925头无死亡。母猪仓也实现无疫病发生。在饲养管理上做到:

育肥猪:在进预检仓时,由兽医严格检疫,及时剔除病残猪,根据猪的产地、品种、强弱、大小分群进入保养仓,进行科学育肥,在育肥过程中兽医与饲养员密切配合做到“三好、四勤、六净”。“三好”是指喂养好、吃得好、休息好;“四勤”:勤起栏、勤垫栏、勤打扫、勤检查;“六净”:水干净、料干净、槽干净、用具干净、畜体干净、猪栏干净。

母猪:分试验猪舍、杂交猪舍、土种猪舍分群管理。在饲养方法上分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进行不同的配料。

公猪:每天喂小鱼一两或动物衣胞等饲料并给予充分运动等措施,以达到全配、全孕、全产、全活、全壮。

二、仓库用水自流化

全体职工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自己动手奋战十昼夜,搭好茅房三间,装好电动机,建好十公尺高的水塔。并采用毛竹管,仓仓接通,实现了用水全面自流,提高功效30倍。

三、 加工饲料机械化

由于养猪生产的发展,五八年用打稻机改装的切料机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大干三昼夜将电动机综合使用,既抽水又切料,每分钟切料转动750转,提高功效25倍。

四、 喂养生猪食堂化

过去定栏喂猪,猪槽很不卫生,生猪边吃料边撒尿粪,在添料时又要惊动吃食,工作效率低。改用公共食堂喂猪,可在生猪吃食的空隙打扫猪栏卫生,并采用桥槽喂猪法,做到饲料自流到食槽,达到饲料少倒勤添,人不进栏,又不会惊动猪吃食,每人养肉猪由80头提高到200头。

五、 生猪育肥科学化

在仓库兽医和饲养员的密切配合下,对生猪育肥搞过“三割、四喂、五注射和黑房等13项试验。选优去劣,对比结果,以喂新鲜消毒牛粪和注射组织液较为显著,比对照组增重1.2倍。五九年共育肥生猪6948头(占进仓头数的84%)共保养生猪76450天,共增重71270市斤,平均每天每头增重0.91市斤。

六、检疫仪器化

生猪进仓要头头测量体温,用水银柱玻璃温度计,每头要测三分钟,由于猪的走动温度计损耗较大,猪多时还来不及检查,现在改用半导体温度计测温,每头猪只要三秒钟,提高功效36倍。

七、 粪便运输车子化

猪舍每天要打扫猪粪二次,过去都用肩挑,一天到晚累得腰酸背痛。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做成了活动倒粪车,装卸方便,活动灵巧,提高功效一倍以上。

八、 饲料青贮发酵化

用饲料青贮发酵法代替蒸煮法既节约燃料又提高饲料质量。加工时,先将青饲料切碎,每一百斤加0.5斤食盐,放发酵池或大缸里,层层压实,顶面加盖米糠,再用稻草、石块压好,经5-6天呈淡黄色,发出芳香醋味时即可喂猪。

九、 饲料调配多样化

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付的方针。每季都大量采集各种野生饲料,做到青饲料、粗饲料、多汁料、精料、食盐等,根据猪群情况合理调配,以保证猪的食欲旺盛,加速长膘。

十、仓库环境美洁化

严格执行仓库清洁卫生制度,环境场所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十天检查一次。仓库周围种上桃树、枇杷等果树200多株,以及白杨、柳树等绿化环境。屋前屋后、山头地角全部种上蕉藕、南瓜、苦麻菜、芥菜等饲料面积12亩,并突击四天修好四条路,彻底改变仓库面貌。(摘自兰溪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兰溪县科学技术协会合编的《科学技术资料》总9期)

实现“十化”生猪仓库的资料、照片曾在省食品公司展出,并被评为先进单位。我也被县公司评为技术革新能手,受到了奖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