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书·书单 | 古籍新书月旦评 :古籍,首先是一种文物

 星河岁月 2022-07-18 发布于江苏

让书香与您常伴

古籍新书月旦评

2022年7月 第一期

不知不觉间,2022年业已过半,上海古籍书店恢复营业也已经有一个月了。从复工复产的第一天起,书店就回归到往日的模样中:依然每天有新书到货,依然每天拆包、上架,也依然有读者在这里埋首整日,只为找回原先的生活。

图片

上海古籍书店

对于读者们来说,最关注的往往总是最新的出版物。作为一家实体书店,集中且有选择性地陈列新书,是服务读者的首要要求。在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新书推荐的需求则不再局限于线下,而是扩大到了整个网络平台。正因如此,上海古籍书店决定推出属于自己的系列书单——“古籍新书月旦评”。

图片

被月旦评称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曹操

配图来源 影视剧《三国演义》

“月旦评”一词,出自《后汉书·许劭传》。东汉末期,汝南名士许劭每月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今天大家熟知的关于曹操的评价“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便是来源于许劭的“月旦评”。此处,暂且借用“月旦评”的名目,来对上海古籍书店每月上架的新书做出评价与推荐。

图片

上海古籍书店

“古籍新书月旦评”将主要侧重文史哲类新书,其中又重点关注涉及古代典籍的图书。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由于古籍书店本身的专业性,在选书时会选取一些学术书籍,但同时也会选入优秀的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学术价值、阅读价值、收藏价值及阅读体验将是上海古籍书店遴选书目的主要标准。

图片

上海古籍书店

每个月初,上海古籍书店会对上一月到店的新书进行汇总、阅读、筛选,最终选出十部新书推荐给大家。对于这十部书,还会附上一句话短评和内容提要,方便读者了解。书店还会选出一部新书,作为本月的最佳推荐,同时也会附上一篇小书评。如果您对其中某些书产生了兴趣,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购买,并享受特别的优惠折扣。

古人云:“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虽然名为“古籍书店”,但我们将以新的态度介入诸位新的生活。

古籍,首先是一种文物

古籍善本属于文物,在今天或许已经成为常识。然而这种观念却是经过了很长的历史演变的。长期以来,对于“藏书家”的偏见一直存在着:认为古籍善本的鉴赏与收藏是一种“古董习气”,对其鉴定方法“观风望气”更是嗤之以鼻。持这种偏见的人,往往重视书籍的阅读价值,而忽略其文物价值。清代洪亮吉曾有著名的五等分类说,将热衷于古籍文物价值的“鉴藏家”列为倒数第二等。

其实这种偏见是站不住脚的,尤其是在古籍版本鉴定愈加科学、严谨的今天。如果不能从文物价值上对某一古籍进行认定,那么书中内容的可靠程度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李开升先生的《古籍之为文物》一书,就是基于古籍“文物性”的研究文章合集。

图片

李开升先生

李开升先生是古籍版本学与藏书史的研究专家,现供职于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古籍之为文物》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书。这本书出版于2019年,甫一上市,便销售一空。现在又重印行世。相较于初版本,重印本对封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对书中78幅彩色插图颜色调亮,使其更接近古籍善本的原貌。同时,文字内容上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并在自序中增加了一段《补记》。

图片

《古籍之为文物》

李开升 著

作者在书中首章就专门探讨了古籍善本的文物性。在中国漫长的书籍史中,书籍的载体从简帛到纸本,传播方式从手写到雕版印刷,相应的藏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鉴赏为主的新的藏书风气较早出现在明代的苏州。

著名的书画家沈周、吴宽、文征明等,都有一些鉴赏古书的记载。尤其是文征明,其玉兰堂藏宋版精品极多,上海图书公司现在所藏的《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礼记》曾经就是文征明的藏品。文征明为江南风雅领袖数十年,对江南的藏书风气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逐渐蔓延全国。

图片

宋刻本《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礼记》 上海博古斋藏(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为影印出版物)

大致自嘉靖时期开始,从文物角度收藏善本,尤其是宋本,就已经形成了风气。同时,这也是翻刻宋版的高峰期。藏书风气与翻刻宋版的出版风气互相影响,使得注重文物性的新型藏书家群体形成,如明代的项元汴、王世贞、毛晋等,入清以后,自钱谦益、钱曾、徐乾学至黄丕烈而集大成。至于著名的晚清四大藏书家,瞿、陆、丁、杨四家,无不是这一藏书观念的追随者。

把古籍作为文物,在严格的版本实物分析基础上进行研究,这一科学观念贯穿于这本书的每篇文章。譬如《正德刻本公案小说<包待制>残叶考》一文就颇有趣味。现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包青天”的故事,来自明代的《百家公案》这部小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明代最早的公案小说。然而作者却在一部古籍的封面衬纸(用来加固封面)中,发现了两叶明正德时期刊刻的公案小说《包待制》残本。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发现,实际上从实物角度展示了,包公故事在《百家公案》之前流传情况的冰山一角。

图片

《包待制》卷上第七叶

当今时代,讲求科学、实事求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观念,古籍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将古籍善本作为文物,科学地、实际地看待其文本价值和版本价值,才能有力推动古籍与文化事业,乃至学术研究的发展。

也正如作者在重印本序言中补记的那样:

“我们强调古籍的文物性,并不是将其当作宝贝秘不示人。相反,让学者更加便利地研究古籍实物,让民众有更多机会观摩善本,不仅有利于版本学的发展,也有利于揭示古籍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使其广为人知,从而使古籍得到更好的保护。只有那些不顾学术规律和文物规定而对古籍随意折腾的行为,才是对古籍保护和学术研究事业的最大破坏。”

本月推荐 十大书单

1.《古籍之为文物》

古籍首先是一种文物

图片

李开升 著

中华书局

本书是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开升先生的文集。李开升先生是古籍版本学与藏书史的研究专家,书中收录其文章15篇,多于古籍之文物性有关,注重实物版本分析。书中另附彩图78幅,多为一些古籍善本的书影。本书于2019年出版,甫一上市,即销售一空。此次重印,对封面进行了重新设计;书中所有插图颜色调亮,更接近古籍善本的原貌;文字内容上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并在自序中增加了一段《补记》。本书在古籍版本学上有极高的价值,古籍行业的从业者及爱好者不可不读。

2.《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

那些在清代做书的工匠们

图片

郑幸 著

中华书局

雕版印刷作为一项革命性的传播技术,产生至今已历千余载,使得大量古代典籍得以保存至今,“版本”一词也是来源于此。一本书的诞生,最为人注意的当然是作者,其次可能是编辑者,再次或为书商。然而作为书籍实际制作者的刻工,却往往不为人重视,也正因此,明清以前刻工留下的史料也很少。刻工,即刻书的工匠,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印刷厂工人。本书以史料较为丰赡的清代刻工为研究对象,试图使面目模糊的刻书工人变得立体清晰:他们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名字,有具体的人生,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留在了历史的书页上。此外,本书对清代的书籍刊刻活动也进行详细探究,清代的刻书风气也由此可观。

3.《杜甫评传》

在杜甫的诗中读出他的完整一生

图片

陈贻焮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贻焮先生的力作,同时也是杜甫研究的重要作品,绝版多年,如今重新再版。本书以杜甫诗歌的编年为时间线索,通过对大量杜诗的细致解读,还原杜甫完整的生平经历,同时还穿插历代学者对杜诗的评论,是一部非常好的了解杜甫及其诗歌的著作。本书不仅对研究杜甫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而且也适合大众读者阅读,深入、系统地理解杜甫其人其诗。

4.《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

大清盛世的不艺术绘画

图片

高居翰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高居翰是著名的艺术史家,本书是他晚年的收官之作。在中国历史上,文人画一直都是绘画艺术的主流,而世俗绘画却不被看做“艺术”的一部分。所谓世俗画,就是主要用于世俗社会使用的画作,如美人、春宫、家庆、祝寿等。作者在书中研究的,不仅是世俗绘画的技法与画风,还展示了社会文化史的变迁,从这些看似并无艺术价值的绘画中,破译出清代社会的时代风气与文化张力。由于涉及绘画研究,本书中配有大量彩图,印刷精美,读者自可一饱眼福。

5.《重续千字文·文则》

汲古阁对宋版古籍的精美复制

图片

(宋)葛刚正、陈骙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汲古阁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藏书楼之一,其出产的“影钞本”更是在明末清初最受时人追捧,收藏者无不奉为圭臬。湖南省图书馆藏有《重续千字文》和《文则》二种汲古阁钞本,前者为影宋抄本,后者为影元抄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将二书合并影印出版,采用四色彩印,最大程度还原了珍本的原貌,使读者能够零距离欣赏这些珍贵的古籍善本。此外,本书精美的印刷使得定价看起来颇为良心,从收藏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同类书籍中的性价比之王。

6.《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断》

史学大家写给大众的历史书

图片

葛剑雄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本书为葛剑雄先生撰写的一部历史通识读物,曾于2007年在上海书店出版社首版,书名中为“十六个片段”。2015年增加三篇文章后,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书名中又改为“十九个片段”。此次三版,又加一篇文章,因此书名又变为“二十个片段”。葛剑雄先生为当代史学大家,史识卓著,本书也是文字简洁,通俗易懂,对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或不著名的事件作出颇有深度的剖析,非常值得一读。

7.《夏承焘日记全编》

从夏承焘日记里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

图片

夏承焘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近现代著名词学家夏承焘的日记全编,收录了其1916年(十七岁)至1985年(去世前一年)近70年(中间有数年日记佚失)的日记,依据日记原稿重新整理。夏承焘先生曾有《天风阁学词日记》行世,虽是删节本,但仍然被著名学者施蛰存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词学文献”,是“日记文学的上乘之作”。本书之新在于“齐”、“全”二字,内容由原来的140万字增加到近500万字。本书虽然名为“日记”,但却不应仅仅作为日记来读。夏承焘的日记反映了当时社会、个人生活、读书撰述、朋交游览以及教书育人等方方面面,是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文化心路历程、考察学术升沉进退、提供后人多重思维角度的绝佳文本。

8.《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

三国演义没告诉你的那些事

图片

宋杰 著

中华书局

宋杰先生曾著有《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很受读者欢迎。新近出版的《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即是该书之续篇。书中收录了宋杰先生近年写作的六篇专题,探讨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的战略防御部署、蜀汉刘备与诸葛亮统治时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蜀魏战争中的武都、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作战范略等问题。本书不仅适合军事史领域的研究者阅读,三国迷与军事迷同样不可错过。

9.《宦梦录 馆阁旧事》

明亡清兴之际的生命史

图片

黄景昉 著

中华书局

《宦梦录》可称为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五十宰相”之一黄景昉的“陶庵梦忆”。书中记叙了明朝末代皇帝的“内阁”故事,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评价其纪实“足补《明史》”。黄景昉身处鼎革之际,其著作中所记载的人和事融汇成了一部易代之际的生命史。本书为平装繁体竖排,收入“元明史料笔记丛刊”,除《宦梦录》外,本书还收录黄景昉撰《馆阁旧事》《屏居十二课》二种,并附《黄景昉年谱简编》《黄景昉传记资料汇编》《黄景昉文存》等。

10.《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每个人都能读的政治学入门

图片

刘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政治学,这一看似高端的词语,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但是政治学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是清华大学刘瑜副教授所写的政治学入门书,书中对许多现实热点都进行了政治学角度的角度,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想要了解政治学的非专业读者。

本月推荐 其他书目

图片

《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日常生活》

上海文艺出版社

图片

《乐园之丘: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片

《纪念:犹太历史与犹太记忆》

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片

《哲学与人生——张汝伦演讲录》

上海书店出版

图片

《哲学与人生——张汝伦演讲录》

上海书店出版社

图片

《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片

《水浒琐语

浙江古籍出版社

图片

《刘光第集(上下)》

浙江古籍出版社

图片

《早期中国:社会与文化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片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片

《只是一首歌:中国11世纪至12世纪初的词》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图片

《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北京日报出版社

图片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片

《科幻精神》

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片

《必有人重写爱情》

海南出版社

图片

《秦岭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片

《尚书大传疏证》

中华书局

图片

《作茧自缚: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图片

《消失的真实:现代社会的思想困境》

中信出版社

图片

《结社的艺术:16—18世纪东亚世界的文人社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片

《五代的文武僧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片

《亡明讲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图片

《稿本宋词三百首》

浙江古籍出版社

资料:上海图书有限公司

编辑:周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