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兖州知府为镇水灾,造了一把大剑,可是大剑刚造好,就彻底悲剧了

 历史解密坊 2022-07-18 发布于辽宁

古时候,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灾祸消匿,当官的人常会修铸器物,长剑作为百兵之王颇受为官者的青睐,清朝康熙年间,兖州爆发水灾,当时的知府金一凤下令铸造大剑,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这把剑竟成了一场悲剧的见证者。这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尚书·禹贡》有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常见说法为:冀、兖、徐、青、扬、荆、豫、雍、益九州。虽然远古时期和如今的国家地图相差甚远,但还是有一个州横跨今天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它就是兖州。在历史上,兖州最知名的头衔应该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大本营,但其实在夏商周三代中,都可以找到兖州的名字。

从西汉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开始,兖州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在辽阔的兖州土地上,有一条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河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面对奔腾不息的河流,发出了时光流逝不可回溯的感叹,而他眼前奔腾不息的川流名为泗水河。泗水河发源于鲁中地区新泰南的太平顶山,它是山东省较为宽大的河流,也曾孕育无数生命。

公元1712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康熙五十一年,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的政绩十分优秀,但由于晚年力不从心,倦于国事,国家出现了吏治败坏的现象,在古代,由于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一旦天降异象,世人总喜欢和清廷的安危联系起来。这一年的夏天,多年不发水的兖州忽然连日暴雨,泗水河洪灾尤为严重,不仅冲塌了当时的南大桥,而且几乎冲毁了所有沿岸居民的家园,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此时民间逐渐传出了奇闻,传言道天降蛟龙以搅乱世,当时的兖州知府金一凤闻听后十分恐惧,虽然他知道这只是无稽之谈,但这话一旦传到皇帝耳朵中,那康熙必定责罚自己治民无方,于是他下定决心将泗水河里的这条蛟龙斩杀掉。

为了收买人心,金一凤在决定拿出自己近些年搜刮的钱财,修建泗水大桥,在水灾结束后,大桥工程马上开始施工,不到一年的光景,泗水河大桥就竣工了,百姓们又可以自由地在穿梭泗水河的两侧。但是风水大师对金知府讲,想要斩杀这条兴风作浪的蛟龙,单单建造一座桥是镇压不住的,还需要修铸一把巨大铁剑。

在高人的指导下,金知府又下令修铸铁剑,又过了一年,这把巨剑才顺利诞生,它全长可达7.45米,重达1.5吨,将其横插在大桥的一旁,这样就可以斩杀水中的蛟龙,而且剑柄露出水面,还可以起到测量水位的作用。金知府满心欢喜地看着这座桥和这把剑,心里盘算着自己何时能够升官,令他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年,泗水河又发大水,这次的水更为凶猛,不仅将桥冲塌了,而且铁剑也倒在了泥沙中。

新中国之后,泗水河修桥又成为了一件大事情,泗水人民合力完成修建大桥后,开始为题字者发愁,虽然泗水历史悠久,但是却没什么名气,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有地位的吗,名人,为它题字呢?当时的人们十分单纯,他们想到了当时名扬四海的郭大诗人,于是就寄给了他一封信,信中说明了心意,希望郭诗人题字泗水泗河大桥可是信邮寄出去后宛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忽然一日,泗水人民收到了北京的来信,众人都是激动万分,但是拿到信的时候都傻了,因为这就是寄出去的那个信封啊,大家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点啥,忽然一个人眼疾手快的发现,信封背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泗河泗水大桥,郭诗人题字众人自然十分感激,可是为什么把两个词倒过来呢?郭诗人可不是写错了,而是添加了自己的分析,泗水河是一条弯曲的河流,其上修建了无数的桥梁,而泗水大桥只是一个点,冠名泗河之后极其合理。

大桥重新修建了起来,那把大铁剑又去了何处呢?事实上,后来它被百姓们从河底捞起出来,送到了当地的博物馆,如今它被珍藏在了兖州博物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一生没干好事的金一凤,居然在死后积了功德,他为镇河而修铸的宝剑,居然却成了文物,这个事他一定想象不到!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泗水河边的论语》许辉著;黄山书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