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庚基金,只有丘栋荣?

 心翔PN 2022-07-18 发布于广东

最近又到了基金报告季,再次率先披露定期报告的丘栋荣刷了屏。

关于丘栋荣的投资特点,不必多说,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那就是坚持低估值价值(深度价值)投资。相对于姜诚及曹名长等深度价值同行,丘栋荣经常会对行业及风格走势发表直截了当的观点,投资上也更为灵活,因此一直以来颇具话题性。近两年得益于靓眼的业绩,丘栋荣的管理规模已经快速增长至当前的292亿元

由于丘栋荣过于亮眼,大家将中庚基金与丘栋荣几乎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大家去看中庚目前发行的公募产品,除了丘栋荣直接负责管理的几只产品外,还有一只产品中庚价值先锋陈涛曹庆两位负责管理,这个在明星光环之下的产品缺乏了点存在感,想必会引发大家的好奇。

那么这只产品又有着什么样的前世今生,投资价值如何,今天我们来聊聊。

中庚价值先锋于2021年8月20日成立,尽管曹庆陈涛两位基金经理的知名度不算高,但得益于丘栋荣积累的良好口碑,该产品的首发规模高达38.54亿

中庚价值先锋有两位基金经理,其中陈涛是新人。值得一提的是曹庆,曹庆是汇丰晋信基金的老人,在12年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随后做到了公司的副总并与丘栋荣搭档,不过他在投资上的成绩并不算突出,在14年开始任职基金经理的丘栋荣逐渐走向前台后,他在投资上更多扮演的是幕后角色,为各基金经理提供舞台,自己在各个基金上反复短暂任职应该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2018年丘栋荣离任汇丰晋信加入中庚后,令人意外的是在汇丰晋信职位高于丘栋荣但投资业绩不及丘栋荣的曹庆也随后离任老东家加入了中庚这家新公司,职位上与丘栋荣基本平级(两位都是分管副总,丘是首席投资官,曹是投资总监)。从分工来看,丘栋荣和曹庆应该也基本延续了在汇丰晋信后几年的合作模式,即丘栋荣负责投资,曹庆负责投研平台的搭建及管理,对此中庚也做过相应的披露。

对于中庚价值先锋这只产品两位基金经理的分工,中庚在官网是如此表示的:

陈涛具有丰富的泛成长行业一线投资研究经验,将主要负责自下而上的研究、选股、组合构建,把控基金投资组合整体的航向;曹庆将主要负责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包括投资组合的行业配置风险、风格因子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

根据这段表述,我认为可以推断该产品主要由陈涛负责管理,曹庆则担任了将新人扶上马送一程的角色,对具体投资的参与度应该不太高,这跟曹庆在汇丰晋信的角色是类似的。至于陈涛,公开披露的信息相对有限,目前有9年从业经验,是微电子学本科与软件工程硕士,然后以TMT研究员入行,主要能力圈覆盖到科技、大制造、新能源及新兴消费等行业,由此可见他的整体风格偏向于成长。

说完两位基金经理的分工及背景,再回到中庚价值先锋这只产品上,该基金的业绩基准为中证500指数,股票仓位被设定在85%以上,结合该产品的业绩基准以及陈涛的成长行业研究经历,不难推断该产品主要聚焦于小盘成长风格,与丘栋荣的小盘价值风格形成产品线互补。当然,丘栋荣身为中庚的灵魂人物,其奠定了中庚基金的低估值价值投资风格,因此该产品也同样强调了对低估值的重视。中庚基金的陈涛对该产品的投资策略是这么表述的:

区别于目前市场主流的积极成长策略趋势成长策略,中庚价值先锋将低估值因子和成长因子结合起来,强调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在估值保护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性的思想,关注企业的成长可能性和股价的向上弹性。同时,投资组合会体现出更强的成长因子和更多的时代感,股票持仓中新兴产业的占比会比较高。当前小盘成长股里有很多机会,不少股票处于低估的状态,股票池中低估值、更偏成长性的标的“粮草”充裕。

由此可见,尽管该产品有较强的成长风格特色,但还是强调了低估值及不确定性这俩颇有丘栋荣范的投资理念,对于该产品的定位,2021年该基金的定期报告中也有详细的说明:

本基金坚持低估值价值成长投资策略,致力于全市场发掘成长潜力较强且具备估值优势的价值成长型公司来构建股票组合,兼顾低估值和成长因子,希望能较好控制回撤的同时保持成长策略的进攻性。

再好的理念也要落实到具体投资及业绩层面。

先看业绩,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价,中庚价值先锋自成立以来近一年时间的业绩都很难说符合基金持有人对中庚基金的期待:

(1)产品成立至今,该基金录得-10.78%的投资回报,与同期业绩基准中证500指数的-10.8%的收益基本相当;

(2)中庚价值先锋并没有体现出低估值暴露带来的防御性,今年年初至今中庚价值先锋下跌了24%,同期中证500仅下跌15.8%。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市场快速下跌的阶段,该基金同样没有体现出抗跌能力,不仅跌幅大幅高于中证500,也不低于该基金重仓的计算机和电子等行业的跌幅,投资体验整体较差。

(3)今年以来中庚价值先锋也显著落后了典型的小盘风格主动基金产品(如杨金金)以及小盘风格指数增强产品,这些产品当中不少的跌幅均在个位数。

再看投资操作,去年12月底中庚价值先锋持仓的平均市值仅217.5亿,最新披露的二季报显示仍然投向了小市值股票,应该说该产品坚持了投资中小市值股票的初心。不过从持仓整体估值水平来看,该产品并没有在低估值因子上进行暴露,2021年年报基金持仓的整体市盈率为34.5倍,这一估值水平不仅要显著高于中证500(PE为20.36倍),也要高于对标成长风格的500成长创新指数(PE为21.82倍),这应该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下跌市中该产品缺乏抗跌能力的原因。

具体行业投向上,该产品的行业集中度很高。2021年该基金披露的前3大重仓行业分别为计算机(36.49%)、电气设备(23.57%)和电子(12.9%),合计持仓占比高达70%以上,其中电气设备行业则主要投向了风电板块对于这三大行业的投向,基金经理在定期报告中反复的对其投资逻辑进行了阐述,并不止一次的强调了对于行业的看好。未来的事情很难预知,不过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除了风电显著强于业绩基准,计算机和电子板块都显著的跑输了中证500指数,今年以来的跌幅均接近30%,因此基金业绩表现糟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去年四季报中该基金经理反复强调了产品在2021年的下半年中显著战胜了指数,应该说这是一位注重短期业绩以及投资者体验的基金经理,然而结合基金经理的判断以及诉求,两者并没有做到很好的匹配,过于押注行业表现以及不低的估值重心对过去的基金业绩造成了很大的拖累

个股投资整体保持了很好定力。尽管该产品运作时间不长,但可以看出陈涛在个股的投资上保持了比较好的定力,像中孚信息、天顺风能、赛意信息、创业慧康及绿盟信息等重仓公司都是从产品成立以来持有至今,只是这些股票当中的好些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像中孚信息今年跌了近60%,绿盟科技也跌了约40%...

客观来说,该产品的实际运作同该产品的定位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出入,该基金在行业配置上过于集中叠加估值重心比较高,反而使得该产品相对于业绩基准的波动得以放大且不具备抗跌能力。今年以来中小盘成长风格代表的500成长创新指数下跌了15.39%,1000成长创新指数下跌了9.89%,基金的表现显著落后这样的风格指数。我认为,哪怕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过硬,该产品在行业配置上适当分散以及对组合的估值重心进行适当控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就不能体现中庚小盘成长风格产品的特色。

综上,中庚价值先锋这只产品目前的投资风格尚不十分明确,需要进一步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