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顺公文逻辑的手法

 祈雨馆 2022-07-18 发布于北京

前面讲的公文写作逻辑,更多的是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方法,大家能领悟运用到什么程度,其实心里很没底。这些逻辑告诉你了,想真正发挥作用,还取决于个人的悟性和逻辑思维水平。

当然,“悟性”虽然重要,但用“悟性”这种缥缈虚无的东西糊弄大家可不是的风格,是很重视技术的。那关于理顺公文逻辑这件事,到底有没有我拿来就能上手的技术呢?还是要承认。也还是有一些技术的。

怎样使公文看起来更具逻辑性,更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在前面梳理抽象思维方式基础上,再教大家一些技术层面的手法。

1. 先说结论

在商业社会的应用文写作中,有一种写法特别流行,叫金字塔叙述方式,不少咨询公司,比如麦肯锡、波士顿,对它特别推崇,要求员工都按照金字塔叙述方式来写文书。

啥叫金字塔叙述方式?简单说,就是写作时先说结论,再解释结论的写作方法(见图4-1)。

文章图片1

图4-1 金字塔叙述方式结构示意图

大家都知道,金字塔是下面宽、上面尖的三角形,金字塔叙述方式要求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总是要在文章最开头,也就是金字塔尖尖上的位置,鲜明地提出观点、主旨和结论,然后再层层分解,一层层地去解释上面的结论,直至最后所有的基础要点,也就是塔底的位置,都可以解释得很清楚。

我们拆解金字塔,会发现这是个由总结论到支撑论点,由支撑论点到分论点,最后逐个击破分论点的写作模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协调三个领导的开会时间,其他两个副职时间已经定好,发短信给大领导请示他的时间。非金字塔叙述方式的短信是这样的:

书记您好:

王副书记周三下午要外出调研,只有周三上午有空;我又问了李副书记,他时间都还好;第一会议室有个视频会,没法用,所以我们协调了第二会议室。您看周三上午9点开会行吗?9点大家过来参会比较从容。

你就说吧,仅仅几行字,如果不遵循金字塔叙述方式,是不是已经感觉毫无逻辑,非常混乱了?我们改用金字塔试试:

书记您好:

您看周三上午9点在会二开会行吗?

王副书记周三下午要外出调研,只有周三上午有空;我又问了李副书记,他时间都还好;第一会议室有个视频会,没法用,所以我们协调了第二会议室。9点大家过来参会比较从容。

同样的内容,不过调换了叙述顺序,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说,“您看周三上午9点在会二开会行吗?”一下就清晰多了。这个小例子充分说明了金字塔叙述方式的威力:为了帮助别人抓住要点,正确理解,需要我们把结论放在最开始的位置。

看到这,你或许恍然大悟:哦,原来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要提炼观点”“观点要鲜明”,其实就是让我们遵循金字塔原则啊!

具体到公文写作中,金字塔叙述方式要求:

第一,每一部分的标题应当是这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第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应当是这一段话内容的概括;

第三,总是把主题句放在前面。

这样写,才能显得逻辑清楚。

两种在公文写作中常见的,不遵循金字塔叙述方式及结论优先原则,因此显得逻辑混乱的错误如下所述。

第一,乱分段,一段话讲了两三个意思,却不分开,或者连续两三段都在讲一个意思,却舍不得合到一起。

第二,主题句没有放在前面,甚至没有主题句,一段话全是分散的论述,没有一句话提纲挈领、提炼观点。

公文高手是怎么做的呢?党内大笔杆子胡乔木是毛主席的秘书,也是在写作中贯彻金字塔原则和结论先行做法的典范。读胡乔木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发现胡乔木严格遵循结论优先的原则,把每一段的主旨句写在开头,一本书十几万字竟然没有一段话例外,很是震惊。举两个例子给大家长长见识:

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根本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状况。

抵抗日本的进攻成为全国人民紧急的任务和普遍的要求。工人、农民、学生的抗日运动在全国各地高涨起来。在一九二七年退出革命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政治态度,开始在政治上活跃起来,要求蒋介石政府改变政策。蒋介石政府则坚持他的对日不抵抗、对内加紧“剿共”、加紧法西斯恐怖的政策。但是甚至在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中间,也开始发生了政治上的分化。一九三二年一月国民党的第十九路军在上海人民反日运动的影响下,向进攻上海的日本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一九三三年十一月,这个军队的领导者及其他一些国民党人又在福建成立反蒋联共的人民政府。冯玉祥在一九三三年五月也与共产党人合作在察哈尔的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它使全国人民对于革命前途和抗日救国运动的前途有了希望。它使全中国全世界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相信了为着战胜当时在中国得寸进尺的日本帝国主义,非要依靠中国共产党不可,非要停止反共的内战不可。

以上两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里随便挑的两段话,大家可以看到,每段的第一句是主旨句,概括了全段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其实都在解释、阐述主旨句的观点。这就是典型的金字塔叙述方式。

一篇完美运用金字塔原则叙述的文章,即使只看标题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忽略后面的内容,也能完全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已然达到这种境界,任何阅读它的人,都会为其观点之明确、逻辑之清晰、层次之分明所折服。胡乔木这种写作和构段方式,正是写公文的我们需要学习汲取的。

2. 适当使用逻辑词

逻辑词是逻辑的标志,就像路上竖着的路标一样,朝着读者大喊:这是第一层意思!这是第二层意思!这里是并列!这里是递进!这里是转折!使用逻辑词来标示文章逻辑,是一种简单又效果鲜明的办法。

发现,不少自诩文章写得漂亮的人,对使用逻辑词很不屑。他们觉得逻辑词用多了,文章就少了神韵,还是可意会不可言传显得文字美一点。对搞文学创作来说,或许是这样,文字表达要适当含蓄。但写材料大可不必有这种顾虑,你写的东西是要拿去用的,观点铺陈越敞亮,越便于理解,能使人一眼看清楚,才是最好的。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逻辑词包括:

第一、第二、第三。

首先、其次、再次。

一是、二是、三是。

常见的连词其实也是逻辑词,需要我们加以掌握,包括下面这些:

并列关系连词:和、跟、与、既、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于是、然后、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接着等。

转折关系连词: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关系连词: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关系连词:或、或者、还是、亦、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关系连词:若、如果、若是、假如、只要、除非、假使、倘若、即使、假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关系连词: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关系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递进关系连词:不但、不仅、而且、何况、并且等。

条件关系连词:不管、只要、除非等。

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以免、为了等。

还有:要、要、要;坚持、坚持、坚持;始终、始终、始终。这类重复词,也经常用来区分逻辑层次。

除了逻辑词,逻辑句也有鲜明标示逻辑层次的作用。逻辑句是逻辑词的延伸,逻辑句用得好,不但能有效地区分、标识逻辑层次,还能增加文采。

比如,讲完一方面,接着讲递进的另一方面,可以说用“特别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需要强调的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逻辑句来标示文章逻辑层次的变化。

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逻辑词,正式致辞里的“高八度”,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啥叫“高八度”?在一些正式场合的致辞中,领导念稿子时,时不时总有几个字念出来会“高八度”,如“同志们”“朋友们”“嘉宾们”,等等。

其实,这种“高八度”也是一种逻辑区分方法,“同志们”后面跟的内容,一定是新的逻辑层次,大声念出来是要专门提醒大家注意的。这种逻辑词,我们也要会用。

3. 科学分类

分类是人类大脑的伟大发明,“类”这个东西,在客观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但我们的大脑为了将杂乱无章的事物区分开,进而系统化、条理化,不断创设“类”的概念。当你以分类的方式来思考和表达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骤然变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办公室里的小丁特别爱美,每天穿得漂漂亮亮来上班,她今天穿戴了:衬衣、外套、披肩、裙子、丝袜、项链、耳环、手镯、高跟鞋、发卡。十几样东西,你一下看得清、记得住吗?

我们分个类,马上就不一样。办公室里的小丁特别爱美,每天穿得漂漂亮亮来上班,她今天穿的上装是:衬衣、外套、披肩;下装是:裙子、丝袜、高跟鞋;戴的配饰是:项链、耳环、手镯、发卡。分成三类后,原本模糊混乱的内容马上清晰了,显得井井有条。

写材料也要善于借鉴“类”的思维方式,“类”同样可以让文章显得井井有条。脑子里要时刻绷紧“分类”的弦,也就是说,你在写任何一部分、一段话、一句话的时候,都要很清楚自己写的这一堆到底算是哪个板块的东西。

写某一部分,我要清楚,自己写的是指导思想,是总括性的内容,后面几部分要分着写,写具体措施;写某一段落,要清楚自己写的是举措的第一点,后面几段要接着按工作职能写举措的第二、第三、第四点;写某一句话,要清楚自己写的是重要性,后面几句话要接着论述背景、目标和要求。

总之,材料中每一部分、每一段落、每一句话都能各归其类,文章才能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至于如何给公文写作中的各种内容分类,具体请翻到下一章第一节,有关要素填充法写公文的内容,那里讲的更详细。

4. 乾坤挪移

有些人对自己写的材料总是敝帚自珍,只要初稿出来了,便舍不得再做大的调整,只愿意修修补补。这种思想对理顺文章逻辑危害极大。

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写材料的时候完全按照上面说的种种办法构思、行文,有非常清晰的逻辑结构指引,写出来的东西也并不总是一丝不苟贴合逻辑的。

没办法,人脑的注意力和思维方式时常跳跃,本来想的是A,外边一阵敲锣打鼓,思绪受到干扰,便可能会跳到B上去了;或者写的时候想的是一个逻辑,写成之后结合全文看,却感觉应当换另一个逻辑。

因此,对自己写出来的初稿,千万别太有信心,千万别舍不得动。写完之后,返回去检查,顺着逻辑框架再捋一遍,对摆放位置存在问题的段落、句子,大胆地挪来挪去。这段话是不是放到前面更好?这句话是否该挪到后面呢?只要自己觉着顺,那就大胆地剪切粘贴。

举个例子,前一段给领导写一篇对博士生的讲话稿,围绕“实”字讲了三层意思、三个要求:写文章要实、搞研究要实、做人也要实。

写到最后一段,想找一句名言来升华全文,于是找到教育家吴玉章先生的一句名言,放在最后一段:

吴玉章老校长曾用“实”字来概括自己的个性,他说,“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但回过头改初稿的时候,觉得这句话放到最后一段逻辑不是很顺,更合理的写法应该是按照重要性逻辑,把这句话用在文章开头强调“实”的重要性,于是,大笔一挥,把这句话挪到整篇材料的开头,用于点出“实”的重要性,后面具体阐释“实”的要求。这样一改,明显逻辑上严密多了。

对于不合逻辑的句子、段落乃至篇章,都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放到中间不顺,那就挪到结尾看看顺不顺;还不顺?那就再放到开头看看顺不顺。调着调着,逻辑就会越来越清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