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前为抢生源承诺各种减免,遭遇最简单中考后,差点没直接去世

 成长教育漫谈 2022-07-18 发布于山东

一直以来本地的民办高中(无论新旧)所处的地位基本上大都是“兜底”的存在。

这似乎也反映出了人们对高中阶段公办高中教育的认可、信任。

然而这种理所应当的“信任”却在一次意外中给了某些对此深信不疑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也包括那些民办高中……

今年本地中考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出题较之往年异常简单,于是也出现了所谓的“高分通胀”问题。

由于这边中考是先填报志愿再中考,所以考生都是根据传统的报考参考信息(往年录取分数线和自己的模考成绩)填报的志愿。

然而题目的过于简单(全科都简单)导致的“高分通胀”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导致了很多高分学生一志愿未被录取而由于二志愿录取分数线也被拉高直接滑档到了第三志愿(通常是公办较差或相对优秀一点的民办)。

甚至不仅如此,很多高分学生甚至都还出现了一二三志愿全部滑档的情况。

这是对考生的影响,也是人们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角度,那么从“高中学校”角度去看又有什么影响呢?

公办高中

1、重点高中

按照往年的考试出题原则即从简单到容易基本围绕7:2:1这个大概的比例,那个“1”会起到很强的“区分”作用。

而全科变得都很简单的情况下,对“能力”的区分就变弱了,“仔细”“运气”这些东西反而容易成为“主角”。

所以出题过于简单对重点高中影响最大的是降低了其整体生源的质量。

从学校角度讲,由于重点高中有其自身的各种资源、环境、理念等优势,尽管整体生源质量会下降,但对其不良影响或许也能因其各种优势而最大可能降低,但从学生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复杂一些。

一是高中阶段对能力的要求确实要更高,仔细等固然也是诸多能力之一,但就学习而言理解、思维等能力的影响要更大。

所以部分学生会出现跟不上、学不动的问题,这点是需要注意的,而解决这个问题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暑假做好预习,日常注意各种学习习惯、作息的调整以及不断优化学习策略等一定程度会缓解,但要完全适应,还需要根据遇到的情况作出及时调整才行(无论是学习还是心理)。

所以对重点高中而言,中考题变得太过简单不是多好的事情,因为其“选拔性”确实是被降低了。

2、优质高中

按照往年除了少数高分学生会直接一志愿报考(因为其学校会有所谓的“重点班”)之外,通常会作为高分段学生二志愿选项。

仅从分数来看,今年这届“优质高中”的生源应该是史上最接近“重点高中”的一届。

所以对“优质高中”而言,是好事儿。

3、普通高中

并不是所有的普高都不好,往年这部分高中其实也会被细分的,甚至对一些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会把其中的一部分高中当成第二甚至干脆就是第一志愿填报。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那么几所普高是绝对是用来放在第三志愿确保有个普高上的兜底的存在。

这类学校高考的表现大都不太理想,关于这点我想各地都差不多。

毫无疑问,就今年的情况而言,这类高中会录取到一大批优质生源——主要是一、二志愿滑档的高分学生。

所以对这类高中而言,也是好事儿。

从学校角度去看,中考考题变得太容易之后对公办高中整体是有利的。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坚持认为这样改革会有利于“减负”的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别忘了还有“搅局者”的存在——民办高中。

民办高中

1、优质民办高中

这里所谓的“优质民办高中”其实是民办之间的比较。

按照往年的发展来看,本地有几所民办高中经过师生的努力确实已经证明了其实力已经超过了公办“普通高中”,再考虑到生源问题(往年整体生源质量还是偏低)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几所民办高中是有机会追上甚至是超过公办的“优质高中”。

尽管认可,但谁也没想到这个机会来得这么突然,甚至有高中考前为了抢生源承诺各种不同标准的减免学费,结果分数线一出差点没直接“去世”

由于公办“普通高中”的往年办学水平和少数民办高中这几年不断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的较好口碑,所以不少考生的第三志愿由公办“普通高中”改成了优质民办高中。

今年真的是民办高中大丰收——往年从没听说过分数线一出有哪家民办高中会录满的情况,而今年分数线一出,一下就有3所民办高中直接录满,且录取分数线也同样达到了史上最高!

如果说中考考题变容易按照原本的“剧本”是公办学校最受益,那么对比民办高中学校的的招生情况,说真的,整体感觉公办那点获益已经不值一提了。

2、普通民办高中

对于有特色的普通民办高中而言,例如侧重艺考等那种高中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是直线上升。

毕竟有不少学生还是会选择走艺考等模式参加高考的。

而对于那种还是以文化课高考为主的民办普高来说基本上还是扮演着过去的角色——啥高中都考不上、不想上职业学校(包括“普职融通”这种模式就今年公布的分数线来看一样引不起大家的兴趣)且又不想或者没条件出国读书的无奈之选。

如果说中考考题变简单对谁影响最小,恐怕也就是对这类高中学校来说影响是“最小”的,但这意味着这类高中再不奋起,它们的命运就只能被淘汰。

小结

综上,经过简单的分析,从“学校”看中考考题变容易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口碑、实力比较不错的民办高中。

就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有很多低年级或者孩子明年即将中考的家长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把优质民办高中作为“第二志愿”备选的问题了。

同样作为明年中考孩子的家长,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一志愿公办的重点高中,二志愿直接优质民办高中,三志愿基本上就用不上了。

当然,对此也有人认为无需如此焦虑——公办的“优质高中”短时间内仍然会比优质的民办高中更值得选。

如果这个建议放在今年之前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但结合今年中考的情况来看,如果中考考题继续坚持出题简单的话,那么这种报名组合的“容错率”就太低了。

尽管就当下来看比起“优质民办高中”来说,公办的“优质高中”更值得选择,但包括现在的那些“学霸”及其家长们,面对这样的变化有几人敢保证自己的孩子一定会考出高分或者说有绝对优势的名次?

所以如果中考出题如果还是要坚持这种简单的模式,那么“弃公选民”还是极可能会成为某些个分数段学生的首选。

再结合之前从“学生”角度的分析(作为初中生家长,我非常不想看到中考变简单、没有区分度),我是真的不赞成中考这样重要的考试也搞成了“变相摇号”,“高分通胀”的危害是很大的,既不利于选才更不利于所谓的“减负”。

并且这也会导致很多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毕竟民办高中的学费可不低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