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色财气四首同题诗比较谈 娄炳成

 娄炳成 2022-07-18 发布于甘肃

历来关于酒色财气的诗文有很多,笔者选取宋代佛印法师、大学士大诗人苏东坡、宰相文人王安石和宋神宗赵顼的同题七绝诗歌加以比较,不生发延展对酒色财气具体内容的议论,仅从诗歌创作与作者的关系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佛印法师写道:“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是谁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苏东坡写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王安石写道:“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宋神宗写道:“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钢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

这四首同题诗的作者,分别是人主、人臣和出家人。四首诗的取材和所描写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但由于地位身份不同,三观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立场态度、观点视角、格局认知不同,所以,反映出来的主题思想也就大不相同;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无法判定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哪高哪低。

佛印法师是得道高僧,已经远离世俗红尘,不受人间功利执念的束缚。所以,他认为酒色财气是藩篱,是四围遏堵人身自由的高墙。因而,出于济世渡人的主观愿望,希望世人都能够从这四堵高墙里跳出来,即便不能成为逍遥自在的神仙,起码也可以延年益寿。我们从他直白的诗句里,可以读出他的出世思想,以及其佛门高僧对世人的悲悯情怀。

苏轼一生,其诗名与仕途是成反比的,诗词越写越出神入化,终成一代文豪;而官却愈做愈小,一再被贬。但苏轼毕竟是饱读诗书,有心胸、有气度、有见地的旷达之人。所以他对酒色财气采取中庸之道,是一种折中的思想,主张饮酒不醉、见色不迷、不取不义之财、不与世争、不与人争,表现了受儒家教育熏陶的士大夫应有的品格和风度,注重对酒色财气的“度”的把握。

王安石虽也是文人大家,但他毕竟位极人臣,主持内阁,既要上对皇帝人主,又要下对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所以,他的诗歌另辟蹊径,并不故作高雅,鞭笞酒色财气的不好,而是站在维护朝廷纲常、国家强盛、民众富足的高度,讲述酒的礼仪作用、色的人伦本能、财的富民地位、气的正确疏导;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气理解为一种精神气质,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富有朝气。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二十岁时即位,支持王安石变法,史家对其评价正面大于反面,算是一个守成有为的皇帝。他的诗歌可以说是王安石诗歌的翻版,或者姊妹篇,也可以看作是对王安石诗歌的进一步诠释,没有超出王安石诗歌所反映的主题思想。但作为一代帝王,对酒色财气有此认识,也属于“明君”;同时,从神宗皇帝与王安石两首诗的一致性也可以看出,君臣二人在变法图强主张推行上的一致性。

世人对待酒色财气大都具有很好的态度、很高的认识,否定的多,肯定的少,但骂的人不一定都是真君子,沉溺于、沦丧于、死于其中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四首同题诗,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态度认识的真实反映,主题思想都很积极,不矫揉造作,没有虚情假意,值得后世留读存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