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邱会魁是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中央苏区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开国少将邱会魁 将乐县是邱会魁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张被子弹打得凹塌的银元的照片,照片里面记述了邱会魁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1933年5月,邱会魁所在的兴国模范师全师四千多人加入红军,该师在江西吉安富田进行短暂的集中训练后,很快接到朱总司令和周总政委的命令,全师开赴宁都,到达乐安太湖坪奉命正式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六师,下辖第十六、十七、十八团。邱会魁在六师十六团任连长。 1933年7月,红三军团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8月,该师由黎川奉调加入东方战线,全师开入福建,担负围攻、夺取将乐县城的任务。 由于将乐县城三面环水,西北面有高山屏障,国民党守军事先为防止红军攻城,丧心病狂地把县城周围数十里的房屋全部烧毁,形成无遮挡的开阔地,红军大部队只能驻扎在离县城二十里的光明永吉一带。 驻将乐城敌军五十六师刘和鼎部之桂旅两团人,依靠坚固的城墙、土堡和外壕等工事固守待援,企图和后面的援军形成夹击之势。 1933年8月围攻将乐县城的战斗开始了,指挥部部署红十六团 本文原载《红土地》2019年第1期。 ![]() 在城北,红十七团在城西,红十八团担任掩护。红军在县城东北和西北选择阵地构筑了工事,同时在几个接近点开挖坑道,准备爆破作业。 由于城外没有民房,作战部队日夜都是露营,又是盛夏酷暑,条件非常艰苦,连开水都不容易及时喝到。但战士们不怕天旱地热,也不愁没有经验,夜以继日地轮流挖掘。还要准备随时反击城内敌人对我坑道的偷袭和破坏。 连续多天的高温坑道作业和战斗使红军减员很大,时任红三军团六师十六团连长的邱会魁奉命率部增援。接到命令后,邱会魁恨不得一步跨到前沿阵地参加战斗,但光明永吉到县城有二十多里路程,他命令部队急行军前进,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到目的地投入战斗。 当部队行至离县城约五华里的张公村时,听到附近有妇女的啼哭声,邱会魁命令部队继续前进,自己带着警卫员穿过竹林前往察看。 原来是村里一位张姓大娘因儿子病重没钱抓药,便把家中唯一的老母鸡拿到集市去卖,不料被几个国民党兵用假银元强“买”了去。儿子的救命钱没有了,张大娘悲痛欲绝,周围的群众也义愤填膺,纷纷要求红军消灭敌人报仇雪恨。 邱会魁听后怒火中烧,他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一枚银元递给张大娘,并要过了那枚假银元随手放进上衣口袋,安慰一番张大娘后,便立即带着警卫员去追赶队伍。临行前张大娘拉着邱会魁的手说“愿老天保佑好人,愿老天保佑红军。” 邱会魁带领全连战士赶到县城后立即进入阵地,当天晚上一百多名敌人从北门出来,妄图偷袭和破坏我们的坑道作业。邱会魁指挥战士沉着应战,把敌人打得龟缩回城。 第二天天刚放亮,两营敌人又从北门闯出,城墙上的敌人以猛烈的火力掩护他们,战斗非常激烈。我前哨阵地的两名战士在副班长的带领下坚守在阵地上,经敌人几次冲击,仍坚守不退,直至壮烈牺牲。有一个战士坚守到最后和敌人打拳头。 邱会魁见状,带着十几个枪法准的战士,瞄准垛口射击,这才打得城墙上的敌人不敢露头。关键时刻邱会魁挺身而出,领导全连战士英勇反冲锋,敌人见状,向邱会魁猛烈射击,一颗子弹击中邱会魁的左胸,邱会魁当场被击倒在地。 当同志们惊呼的时候,邱会魁猛然从地上一跃而起,像个没事人似的,指挥部队继续战斗,打死、打伤敌人百余名,将敌人压回城里,我军恢复了原有阵地。 战斗结束后,警卫员带着卫生兵找到邱会魁查看伤势,却发现邱会魁没有受伤,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 这时警卫员从邱会魁的左胸口袋里掏出一枚被子弹打得凹塌的假银元,邱会魁见了,似乎明白了什么,哈哈大笑起来:“这子弹还真长眼。” 为此,连里的“小诸葛”还把这件发生在邱会魁身上的传奇故事,编成《军民情深》的快板四处传唱。 来源:陈银山 编辑:罗彩兰 审核:董观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