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这扇暗门,看抗战奇观......

 wxsjbcf 2022-07-1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 尺寸:长54.5厘米,宽37厘米 材质:木、砖 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清苑冉庄人民为保护自己、抗御外侮,挖掘并利用地道与日伪军进行斗争,形成一道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中所示地道暗门,由砖附在木板上制成,一面为木质门板,另一面是交错排列的青砖,看上去与普通墙壁无异。使用时木板面向地道,砖面向外,起到隐蔽地道、迷惑敌人的作用。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提到《地道战》,相信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哼唱出这段旋律。河北冉庄就是这部电影中“高家庄”的原型。

1941至1945年,八路军及其领导下的民兵坚持在冀中平原上开展地道战,挖掘的地下通道密如织网。但与先前强调“隐蔽+防御”功能的传统地道不同,冀中地道更兼具“生活+攻击”作用。

1939年初,日军侵占了保定蠡县后,经常包围村镇,制造了一次又一次血案。为躲避敌人的突然袭击,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启发,当时蠡县的县委书记王夫指示,选基础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条秘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连,敌人来时便于躲避。

图片

△ 土地道

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冀中根据地的抗战形势空前严峻,地道战便在各个抗日村镇广泛展开。冉庄的地道战,就是在这一时期打出了名。
冉庄地道总长达16公里。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

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还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

从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但是,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游击队集思广益不断改进地道战。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牲口槽、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

图片

△ 地平面地道口

图片

△ 夹壁墙地道口

图片

△ 锅台地道口

图片

△ 马槽地道口

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

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图片

△ 碾子工事

图片

△ 高房工事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周明慧讲述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据:抗战期间,冉庄民兵利用地道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人,其中较大的战役有5次。作战中,冉庄民兵创下了“零死亡,1人轻伤”的记录。

这些地道,犹如一道道地下长城,把无险可守的平原变成了不可攻克的要塞,给敌人造成沉重打击堪称抗战史中的一大奇观。

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它见证了人民战争伟大的力量,展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青年报


责编:姚润萍

编审:陈卫平 陈竞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