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河北《冉庄》抗日地道,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广3游记 2020-12-15

在河北省的清苑县,有一个名为《冉庄》的村庄,村里有一棵老槐树,树上吊着一口大钟。这棵老槐树早已死亡,但每天都会有无数游人专门来到树下,只为了看看树、敲敲钟。在我们非常熟悉的经典老电影《地道战》中,男主角高传宝的父亲高老忠,正是在这棵树下,被日军司令山田和日伪军头目汤司令发现的。在牺牲之前,高老忠用尽全身力气,敲响了老槐树上的大钟,让整个村里的百姓在第一时间,躲进了家中的地道,敌人想要夜袭高家庄的阴谋,也就此失败。

事实上,在冉庄能唤起无数游人记忆的,不只是老槐树,还有那一个个农家小院、高防工事、地堡和保留着抗日标语的土墙。因为,这里正是电影《地道战》的拍摄地。而作为真实的高家庄,冉庄里那些四通八达的地道,和设计巧妙的地道口。在经历了多年残酷的战争与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保存完好,这就是著名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冉庄地道战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一处抗日战争的重要遗址。遗址保护区里不但较为完整的保存了3000多米的地道,和32个设计巧妙的地道口,更保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

1959年,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在遗址的基础上建立,管理收藏着众多的文物。其中,既有挖掘地道的各种工具,又有当地民兵和百姓使用过的武器,它们共同见证了七十多年前,冉庄人民利用地道战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悲壮历史。那么,在抗日战争中,地道战这种战斗形式究竟是如何兴起的?

1938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写下了《论持久战》一文,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在毛主席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各根据地人民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抗日游击战争,像冀中地区开展的就是地道战。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冀中、华北平原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1942年根据地人民在八路军总部的指挥之下,开展了反扫荡,在反扫荡过程当中,这个地道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当时这个地道修好了以后,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在战争当中既能够隐蔽我们的人民群众、掩护部队,又能灵活机动地消灭敌人,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一个坚固的地下堡垒。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道,总长超过了1.2万公里。

那么,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冉庄的百姓们是如何挖出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的呢?又是谁带领他们利用地道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呢?

冉庄的地道一般宽0.7到0.8米,高约1到1.5米,四条主干道和二十多条支线,共同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地道网。在挖掘地道之前,村民们一般先会挖两口竖井,然后在井底对着挖,挖通之后就形成了一条简单的地道。地道口也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通常隐藏在马槽里、井口下、灶台下、以及炕面上等等。如果没有人指示,这些地道口很难被敌人发现,即使被发现,地道里还有很多地方设有陷阱,让敌人有来无回。

在抗日战争中,冉庄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多次对敌作战,歼敌无数,因此荣获了“地道战模范村”的称号。在冉庄百姓心中,第一个带领他们挖地道的人是一个名叫张森林的人。张森林是冉庄第一个共产党员,为了组织抗日活动,他在自己家的地窖里挖了一个洞,他经常在洞里工作,研究如何打击敌人,这就是冉庄地道的锥形。

随后,冉庄里的人民群众纷纷开始挖地洞。1942年张森林的身份暴露,家里的地洞也被敌人发现。然而,他却不顾生命危险,坚持留在冉庄继续抗日。由于不能露面,张森林一直躲藏在乡亲们的地洞中。在乡亲们的掩护下,他屡次躲过日本侵略军的搜查。可是由于汉奸的告密,张森林最终还是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34岁。在牺牲之前,他写了一首《就义辞》,来表达自己坚持抗日,宁死不屈的革命信念。

“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如今,这首《就义辞》和张森林书写的另一首诗《从戎赋》,已经成为一级文物,被收藏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中。地道战是冀中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冀中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地下长城,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了人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