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忙碌生活中的间歇期,是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虽然现在的阅读渠道和方式很多,但对纸质书籍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立志打造一个反图书馆。
 教育改变了塔拉,带她摆脱了伤痛,这一切要归功于塔拉的教育启蒙——哥哥泰勒。 泰勒喜欢听音乐。他有一个音箱和一大堆CD。有一天,泰勒撞上了正在翻看他CD的塔拉,原本塔拉以为她会因随意进哥哥房间而被揍一顿,但泰勒没有,不仅如此,他还问塔拉最喜欢哪一张。塔拉指了一张黑色的CD,泰勒告诉她,那是唱诗班音乐。于是泰勒放了那张CD。 塔拉这样写道:音乐响起,一阵琴弦的拨动,接着浅吟低唱,如丝绸般轻柔,却不知何故穿透心灵。我熟悉这首赞美诗——我们在教堂唱过,混乱的声音带着虔诚汇聚成大合唱——但这个不同。同样充满虔诚,但里面也有别的东西,与学习、纪律和协作有关。一些我还不懂的东西。 我想,多年之后,当塔拉踏进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时,她一定也会惊讶并感激这一天。正是泰勒给她放的CD,让她爱上了音乐,而她追寻音乐的路,指引着她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冲出了大山,最后拿到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自此之后,音乐成了塔拉和泰勒的共同语言。因为口吃,泰勒总是沉默不语,舌头也越发笨重。所以,塔拉和泰勒几乎从没说过话,她也根本不了解这个哥哥。但因为音乐,塔拉主动接近泰勒,每天晚上塔拉都会等他。 塔拉是这样描述泰勒的:泰勒喜静,爱看书,喜欢分类、标记、整理。一次,母亲在他的衣橱里发现了整整一架子按照年份堆放的火柴盒。泰勒说里面装着他过去五年攒下的铅笔屑,是他收集来为我们的“上山应急包”作火引用的。家里的其他地方乱作一团,但在杂乱的中心,泰勒拥有积攒了五年、按年份分类的铅笔屑。 不仅如此,塔拉在写泰勒无声地与父亲抗争时,还有这么一段:“有顿午饭尤其使我记忆深刻。泰勒正在用母亲摆出来的配菜组装玉米卷:他把玉米饼皮三个一排,整整齐齐码在盘子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加入碎牛肉、生菜和番茄,再完美地分配酸奶油。 爸爸又在滔滔不绝。就在爸爸即将讲完,换口气准备重新开始时,泰勒把三个完美的玉米卷放进母亲用来做药剂的榨汁机里,打开了按钮。 机器的轰鸣声响彻厨房,强行施加了一种寂静。轰鸣停止,爸爸又开始了。 泰勒把橙色的液体倒进杯子里,小心翼翼地开始喝,因为他的门牙很松,仍试图从他的嘴中蹦出。 塔拉写这段时,着墨于泰勒的淡定和父亲的急躁,让我们在泰勒和父亲两人一静一动的反差中感受到泰勒倔强生长的力量。 在父亲禁止任何一个孩子踏进学校时 ,泰勒并没有中断学习。他用全部积蓄买了数学课本,继续自学,他甚至自学微积分,这在老师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泰勒做到了。 后来,泰勒如愿离开了大山,正是因为泰勒的离开,让塔拉开始思考,也许学校并没有父亲所讲的那么邪恶。她对学校的兴趣随着日复一日重复苦闷的废料场工作愈发变得强烈,直到有一天,有个念头在脑中闪过:我应该去上学。上学的念头第一次在塔拉脑中生根发芽。 也许是天意,自从泰勒去求学,还未回过家。在一次被哥哥肖恩伤害的夜晚,泰勒回家了,他撞到了塔拉被欺负的场景。因为泰勒的回来,肖恩的暴力没能实施,塔拉得救。但泰勒的回家带给塔拉的,更多的是精神的救赎,让塔拉意识到,离开的紧迫和自由的重要性。 他对塔拉说:“是时候离开了,塔拉,你待的越久,离开的可能性就越小。对你来说,这儿是最糟糕的地方。”他还告诉塔拉: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 泰勒的话,不仅给了她信心,也给了她日后一次次试图挣脱原生家庭的勇气。 泰勒会时不时给她打电话,问她大学的入学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当塔拉说她数学一窍不通时,泰勒冷静地告诉她:去买书自学。当塔拉由于父亲的原因想放弃时,泰勒也耐心鼓励。知道塔拉喜欢唱歌,就用唱诗班的指挥西尔斯修女的经历激励她。泰勒跟她说:“你也可以去拿个音乐学位。有了音乐学位,你就可以教课,可以指挥教堂唱诗班。即使是爸爸对此也不会有很大意见,不会说什么。” 于是,在泰勒的鼓励下,塔拉断断续续地努力着。泰勒的存在像给塔拉吃了个定心丸,让塔拉有一种“只要你在,就好”的抚慰的力量。 尤其在塔拉与家庭决裂的时候,尽管中间有点插曲,但最后站在塔拉身边支持她的是泰勒一家。他像座灯塔,给塔拉以勇气和希望。他照亮前方的路,也让你在迷路时能寻回方向。
点击蓝字阅读其他感兴趣的文章▼ 从今天开始为自己制作一份时光之礼! 睡前翻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 睡前翻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二)
睡前翻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三)
谢谢您赞和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