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变经历为经验值,这个孩子怕老师的案例告诉你

 长沙7喜 2022-07-18 发布于湖南

前天晚上,女儿说这一次数学没有考好,想找数学老师分析一下试卷。可是又怕数学老师,不敢去找老师。

图片

为什么怕数学老师

图片

因为数学老师有时候会“骂人”,之前见过他骂一个男生。而且怕老师不耐烦。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你知道他为什么骂那个男生吗?有没有见他骂过其他人?

图片

没有。

图片
图片
图片

既然没有,很可能是男生做了让老师特别生气的事情,老师“骂”他可能只是一个意外,或者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有没有其他人去问老师呢?

图片

有啊,隔壁班一个女生经常去问老师,老师还在我们班说过,她以前只能考60多,现在可以考100出头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是不是说明老师没有不耐烦。

图片

是的,可是我还是不敢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什么样的情况你才敢去问老师呢?

图片

如果有人陪,我才敢去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你想想谁可以陪你去问老师问题呢?

图片

好像没有,我身边很多女同学他们都怕数学老师,之前找老师,李同学陪我去,结果到办公室她只在门外等我。而且他们有的人都不太爱学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你可以找隔壁女生一起问吗?

图片

不可以,因为我跟她不熟。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还有什么办法让你明天可以主动问张老师问题呢?

图片

妈妈,你可以跟张老师说一声吗?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可以啊,我们聊完就说。那除了问张老师之外,你觉得还有什么人可以帮助你学习数学吗?

图片

我想找我们班封同学问,她特别优秀,可是我跟她也不熟。我怕直接问她会被拒绝,会很尴尬。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问过她吗?

图片

问过,上次问过一次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当时什么情况?

图片

她没有任何意外,虽然我们第一次说话,但是她好像一点不惊讶,很认真地给我讲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你觉得第二次问她还会惊讶吗?

图片

不会,可是我主要是想周末请教她,我又不知道她有没有空,而且也不知道去哪里方便?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没有空是不是只有问了才知道,我们旁边的图书馆是不是就可以,说不定她不知道那个小图书馆的存在呢。

图片

好像也是,可是我跟她不熟?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怎么才能熟悉起来呢?在我们刚刚聊天的过程中,每次想出一个方法的时候,你都会用“可是”反驳,你有没有发现,在事情没有做之前,就自己人为的设置了障碍?如果想解决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害怕找老师,怎么做才敢去找老师,你刚刚想到让妈妈帮忙是不是就挺好的一个办法?不熟,那么就去想,如何变得熟悉。遇到问题,多去想我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那明天我试试,妈妈你别忘记跟张老师说。

图片
图片

第二天放学回来,她立刻汇报了战绩。



今天我去找数学老师了,老师很亲切而且很有耐心,他告诉我我的问题在哪里,还让我明天继续找他。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害怕吗?

图片

不害怕了,而且李同学说也要跟我一起找张老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还有人陪了,太好了。

图片

而且我今天还把封同学喊出教室跟她说,我想在周末的时候,向她请教数学问题,她答应了。我们还约定,如果我要找她,周五就提前说好,约好时间去图书馆。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别棒,今天你有两个突破,一是敢找数学老师了,二是主动去找封同学了。整个事情现在回想一下,有没有你想得那么难?

图片

没有。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些困难都是哪来的?

图片

都是我想出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没错,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难,很多困难都是我们想出来的。事情没有做之前就想那么多困难,就会吓到自己,你看是不是。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事情怎么做?

图片

遇到问题想方法,只管去做,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非常棒,这个可以作为一条做事的准则,终身受用。

图片

(第三天回来告诉我,又有其他同学要跟她一起去问老师。而且还发现封同学真是个宝藏女孩,后悔没有在初一的时候就“认识”她)

这件事情,于孩子而言,除了敢问老师,跟宝藏同学更熟悉之外,她还收获了两条宝贵的人生经验:

事情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难,很多困难是我们自己想出来。

遇到问题,先去想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有多少困难。

这两条人生经验如果她能够牢记,可以受益终身。

于我而言,反思我们交流的过程,我也有几点收获。

当孩子说怕的时候,我先问了为什么,了解她的卡点在哪里。

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她一步步找到解决卡点的方法。具体包括:

1.明确谈话目标:让孩子主动找老师请教

2.用“如何”句式提问,引导孩子找答案。

在这一部分,根据她的回答情况,不断引导她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3.找到孩子认可的答案,并且让她自己主动说出答案。

当她自己主动说出解决方法时,她就会为这个方法负责;如果我直接告诉她答案,比如我说“那妈妈先跟你张老师说一下”,她第一反应要么是拒绝,要么是怀疑,还会找出理由反驳。

通过这件事情,我总结出当别人有问题咨询时回答的四个步骤

1.了解问题的症结。

2.明确谈话目标

3.通过提问引导对方探求解决方法

最好用“如何”句式提问。过程中根据对方回答,不断用“有没有成功的经验借鉴”“还有 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如果让你去用,你最愿意选择哪一个”“你最想先试试哪一个方法”“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做”等问题,先发散再聚焦进行引导

4.明确对方认可的答案,让对方说出答案。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拆事”,这就是我拆事的一个案例,过程分享给你了,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启发。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私信我。

这四步问话法,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而且当别人有问题咨询的时候,同样适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