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ABA没有用?被质疑的ABA究竟错在哪里?

 昵称3cnM8 2022-07-18 发布于河南

提起ABA,很多孤独症圈内的家长和老师都再熟悉不过,一方面是绝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需要ABA方法;另一方面,从美国传入,从我国香港台湾到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为主,极力推崇和大面积应用教学。

在许多家长甚至教育界口耳相传ABA的正确性和实证性之外,还有不少关于ABA的误解,例如:

ABA会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

ABA只做一对一个别教学;

ABA只适合应用于重症儿童;

ABA只用食物来奖励孩子;

ABA造成孩子过度依赖增强物,无法戒除......

也有很多行业人士和家长整理了关于ABA的大讨论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2020年对ABA的研究和综述表明,没有证据表明ABA是有益的。

2、在ABA研究中,广泛存在利益冲突和派系斗争,70%以上的所谓有效研究成果都是有经济利益的人完成的。

3、ABA研究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如样本量小、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检测有偏、缺乏风险或不利影响评估等。

4、ABA有许多负面影响,这是最近发现和研究的。

ABA应用成为分析法在国内康复机构、专科医院已经应用了很多年了,可是还是会有很多的家长和特教老师,常常提出以上疑问甚至是质疑。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误解?接受这些观念的家长甚或特教老师,对ABA的了解有多少?究竟是ABA真的没有用,还是正如对待孤独症一样,对它的偏见太深?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是一门改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行为的科学。通过研究环境与行为的关系来制定相关策略。其前身为“行为改良法”,而行为改良法仅仅改变行为本身,应用行为分析则首先评估目标行为与环境的功能关系,在此基础上为有相同功能的问题行为培养替代行为。

通过行为分析师认证管理委员会正式认证的行为分析师被称为注册行为分析师(BCBA)或注册助理行为分析师(BCaBA)。

应用行为分析的方法运用广泛,包括自闭症、严重心理疾病、药物滥用、犯罪行为学、教育学、HIV预防、自然资源保护、老龄人口研究、健康与运动、组织行为学等。

ABA的发展缘起可以追溯到美国,20世纪初,约翰·华生提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状态或思想过程,而是可被测量的行为,对于行为的客观研究是一门自然科学,观察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的反应。华生的行为学被称作“刺激-反应心理学”。虽然华生由于“一打婴儿”的大胆言论饱受争议,以至于整个行为学受到质疑,但他对于该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

1938年,实验行为分析诞生,代表人物为B.F.斯金纳。他抛弃了所有在试验中无法操作的假设性的概念,专注于在寻找在环境中影响行为的因素。通过系统地控制行为发生前后的环境刺激,斯金纳和同事们发现了许多基本的行为原理,为今天的行为分析学奠定了实证基础。后来,斯金纳提出了激进行为主义的概念,他将想法与感受称为“内在事件(private event)”,也属于行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ABA应用行为中最有名的是DTT(Discrete Trial Teaching),回合式教学法;

PRT(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关键反应疗法是以游戏为基础、以儿童为主导的一种行为疗法;

PECS(Pit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图片交流系统是一个由图片组成的功能性交流系统,使用者能通过选择图片提出要求、进行评论和沟通。

基于此发展出了ESDM (Early Start Denver Model)早期丹佛模式,地板时光(DIR),图片交换系统,等等。

以上对于ABA的误解本质上在于,将孤独症儿童一对一变相隔离在一个狭窄的桌面空间,然后通过回合式教学,运用以零食为主的各种强化物,孩子做对了做好了,奖励一次,做错了做不出来了,就重新快速矫正或者辅助,从而在长期机械的锻炼中,让孤独症孩子学会认知、语言和沟通。

然而,这样的ABA真的能够将一个孤独症儿童训练成逐步接近正常,学会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健全人”吗?

答案会随着教的人而变成两极分化。

好的教师真的会通过ABA的训练方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差的教师却在通过ABA教授的过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刻板,离开桌面就什么也不会泛化,教师最终也变得越来越刻板和在家长的质疑中焦灼不自信,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特教老师离职。

这种矛盾似乎无解,却也将ABA教学方法推上了众人审判的高台。

似乎ABA本身没有错,只是出现了越来越多学艺不精的刻板老师,教出了刻板的孤独症儿童。

例如,很多孤独症儿童在ABA训练的时候,是用隔间把儿童隔开来,换做是你自己,你愿意和能够长时间被隔离吗?

这也是很不人性化的。

综合各种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其实所做的任何干预训练都是希望儿童能够融合到真正的自然情境里,希望他们回归学校和社区。如果二胎缺乏社交技巧,对其他孩子没有兴趣,你还要把他单独隔出来,这是不自然的。 

有BCBA专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康复机构ABA教学指出,孩子们在敞开的空间里上课,比如今天这个孩子看到老师拿着其他孩子的车,他感兴趣,走了过去,老师就可以借机发展他和另外一个孩子的互动,学习“分享”,“分享”之后再学“轮流”,可以通过这种自然情景让孩子学习几个不一样的能力,如果在隔间里,孩子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还有一种理论指出,ABA训练方法是“训练动物”的概念,所提供的增强物就是吃,而不知道或者不去发现孩子更喜欢的事物或者某种行为作为更适合的强化物,这种局限也让“训练动物”一说成为很多家长抗拒ABA的原因之一。

参照我国特需儿童发展和教学比较完善的港台地区,由于大陆之前较缺乏ABA工作者完整且专业的训练管道,有些工作人员只参加过类似的演讲或研习,就误以为已了解ABA理论并投入行为康复工作,导致成果不如预期,甚至带来不好的影响,因而造成家长对ABA的误解,经过口耳相传的结果,许多家长接收到的ABA讯息既不完整也不够专业。 

而事实上,对于舶来品的ABA,国内大部分机构和老师是不专业的,也就导致无法真正切切地应用到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效果就特别慢,特别刻板,ABA就变成了“众矢之的”遭遇很多反对者的口诛笔伐。

ABA就变成了没有用的康复训练方法,被误解的ABA错就错在上面几个争议中。

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如“孤独症大面积爆发背后的真相”一样,ABA的广泛应用背后,依然有一个精心构建的强大的利益游说团体。他们一边大量“制造”孤独症患儿,一边又大量推行ABA方法,不断将前者推上砧板成为鱼肉,赚取暴力。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利益链趋势中的闭环阴谋。

2019年的相关报道《怎样算是矫枉过正:长期ABA治疗是一种虐待吗?》文章回顾了研究文献,指出“ABA治疗带来许多有害后果,如线索依赖、心理虐待和盲目服从,这些往往使成年ABA受训者付出高昂的代价。”作者将“长期强化的条件反射训练”定义为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内在动机低下,缺乏独立功能。

还是回归到特教老师或者说教ABA治疗师和其他人,显然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心理学或儿童发展培训的非专业人士正在实施这种虐待,这与任何正规教育或当前研究和解决SIB(自我伤害行为)的知识都不相容。治疗师有义务不造成伤害,但正是通过这些行为,他们正在造成更多的伤害。

那些说“ABA本身没有错,只有不会教和错误教法的特教老师和治疗师。”我也非常认同,可是在接触过越来越多的特教老师教授ABA以及接受过ABA训练的孤独症孩子后,我开始有了一些怀疑,更多的是对ABA本身是否适合国内孤独症儿童和其复杂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理念,还有就是那些研究国内本土化ABA的专家团队,他们真的做到本土化了吗?为什么他们能研究和考取BCBA或BCaBA,能培训老师,却极少有这些持证人士真正一对一,面对面教育孤独症儿童并使其有很大进步?

这种怀疑至今也困扰着我,不得不去重新审视ABA和那些培训专家以及教授ABA的特教老师们。

虽然我不惮以阴谋揣测热爱和从事的孤独症康复训练工作,可是,当大量的质疑开始出现的时候,那些推崇着却依然乐此不疲却又无法教好孤独症儿童的时候,我真的替那些深陷其中的家长感动无助和心惊。

关于ABA是否有用,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就像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者是否真如报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至今没有官方和行业专家给出确切的定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挟ABA以令孤独症患儿终生康复却成了一种越来越变形的生意,却是不争的事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