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研究】前后向关节松动术在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应用

 魔法寿司 2022-07-18 发布于广东

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特点

是由于退行性改变导致

下椎体前侧移位

椎体环缺失

01

表现症状

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症状包括偶发性和复发性下腰痛(LBP)和潜在的牵涉性或神经根性下肢疼痛。

02

推荐治疗

DLS治疗指南定义不完整。

推荐的治疗包括抗炎药物、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和物理治疗。目前关于 DLS物理治疗的文献主要是病例报告,建议使用外部支撑(比如腰脱)、基于屈曲的运动、腹部强化和心血管运动。

图片

<图一>

脊柱关节松动术是一种可行的的非手术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DLS患者的疼痛并提高其活动性。腰椎后前向关节松动在DLS的患者中是非常常用的,最初被Maitland描述为“对脊椎滑脱患者有特殊价值”腰椎前后向关节松动术(LAPM),在DLS治疗中也可能有帮助。

据作者所知,目前的证据尚未调查LAPM对DLS患者的影响。

以下病例详细介绍了通过LAPM对一名53岁DLS患者的治疗,探索LAPM治疗DLS的有效性。

图片

患者情况

疾病诊断

一名53岁男子被他的医生介绍到物理治疗,诊断为右侧腰椎神经根病。

病史

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偶发性下腰痛、高血压、焦虑症。

手术史

心脏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C5-6和C6-7关节融合术史。

用药情况

布洛芬(200 mg)赖诺普利(10 mg)每日一次 。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显示存在DLS,由于椎间盘突出和小关节肥大,L4-5处出现1级前突和双侧椎间孔狭窄。

主诉

持续10周的隐匿性下腰痛和持续6周的进行性右下肢疼痛。疼痛部位如图1所示。

图片

<图二:身体图表>

现病史

▸无明显诱发性因素出现2-3分右侧深层的腰部钝痛,呈进行性加重。久坐时间大于20min,开车、步行时间超过15min都会加重,但是如果将腰椎放在轻度屈曲的状态、或者平躺仰卧、或者疼痛局部热敷都会缓解。

▸无明显诱因下出现5-9分右侧尖锐的、放射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久坐时间大于20min,开车、步行时间超过15min、上下楼梯时都会加重。仰卧位hook-lying位置或者是腰椎轻度屈曲的位置都会缓解

康复目标

▸避免手术。

▸可以开始锻炼计划来管理他的心肺健康。

客观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腱反射(++)

▸脊髓炎测试(-)

▸肌节测试(-)

▸皮节测试(-)

▸坐位Slump测试:重现腰痛和右侧下肢疼痛,但头部运动无变化

▸直腿抬高测试:可以复现右侧下肢疼痛

▸臀部征:(-)

髋关节的检查

▸步态分析:非共济失调步态、右侧下肢支撑相缩短

▸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正常

▸骶髂关节测试(-)

▸FABOR测试(-)

▸FADIOR测试(-)

▸肌力测试:右侧髋关节所有方向的肌力在三级左右,无疼痛

▸臀部和大转子区域均无明显压痛

腰椎检查

▸腰椎屈曲或者向右侧旋转时,均出现活动度下降,重现右侧下肢疼痛

▸腰椎伸展或者向右侧侧屈时,均出现活动度下降,重现右侧腰部疼痛

▸在L4-5做PA(后前向)时,重现腰痛和右侧髋关节疼痛

▸由于患者下肢疼痛,所以未能进行坐立转移和单腿站立测试

功能诊断

急性腰痛伴调障碍

治疗方案

第1-5次就诊

 手法治疗 

1-2级腰椎PA关节松动术,作用于L4-5,3次,每次持续30s

 运动治疗:强调腹部和髋关节的力量 

腹肌力量性训练配合腰椎屈曲

▸骨盆后倾

▸仰卧抬腿

▸改良平板支撑

站立位髋关节外展

治疗后疗效不佳,因此在后面的治疗中将腰椎PA关节松动术换成AP关节松动术。

第6-8次就诊

 手法治疗 

2-3级AP松动,作用于L4-5,3次,每次持续30s

运动疗法:针对主动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运动

▸站立位重复运动以提高右侧旋转和侧屈

▸蹲

第9-13次就诊

 手法治疗 

3级腰椎AP

 运动疗法 

▸蹲

▸上下台阶

▸前弓步、反向弓步

▸罗马尼亚硬拉

▸侧向弹力带行走

出院时,患者症状

▸腰痛和右侧下肢疼痛0分

▸除了腰椎伸展外,所有平面的腰椎全范围主动活动度均正常且无疼痛

治疗后2个月联系,仍无症状

结论

▸前后向关节松动术可能有助于局部镇痛,肌肉活动和无痛运动

▸当后前向关节松动术无效或者有害时,这种技术可能特别有用。因此可将前后向关节松动术加入针对DLS患者的物理治疗方案中。

具体测试操作

图片

<图三:测试>

诊断逻辑推理

图片

<图四:诊断分析>

由图四可知,美国物理治疗师指南将腰痛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腰痛伴活动度不足,腰痛伴协调障碍,腰痛伴放射性疼痛、腰痛伴牵涉性疼痛。

 腰痛伴活动度不足 

主要指的关节囊、关节软骨的损伤引起的腰痛问题。

 腰痛伴协调障碍 

主要指的是腰椎的动态稳定结构(肌肉)或者是腰椎的被动稳定结构(韧带)出现损伤诱发的腰痛。

 腰痛伴牵涉性疼痛 

主要指的是椎间盘损伤引起的牵涉性疼痛。

 腰痛伴放射性疼痛 

主要指的是神经根的损伤引起的下肢出现线性放射性疼痛。

首先,该患者所有髋关节运动都不能诱发出患者熟悉的疼痛,以及骶髂关节的检查都提示阴性,所以初步判断该患者的疼痛原因来源于腰部。

其次,根据患者神经方面的检查都显示阴性,所以排除患者腰痛伴放射性疼痛的可能性。同时在腰椎所有方向活动度的检查中,患者的疼痛不是在腰椎活动末端产生的,而是在腰椎活动过程中就已经出现,因此初步排除腰痛伴活动度不足这个诊断。

还有,患者主诉中的疼痛并不会在晨起加重,同时疼痛部位明确在于右侧,因此初步排除腰痛伴牵涉性疼痛的可能性。

最后,通过排除法再结合影像学,初步诊断该患者是腰痛伴协调障碍。

图片

——LAPM手法具体操作 ——

参考文献:

Clinical utility of lumbar anteroposterior mobilizations in a patient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A case report.(2021).JOSPTCases,1(1). https:///10.2519/josptcases.2021.9798 

本文作者为脊近完美

长阳店高级治疗师高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