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稿21.3(上)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7-18 发布于甘肃

越鞠丸:

我们再把刚才那个越鞠丸再稍微补充一下,你看这个越鞠丸这个药最大特点什么?全是这些比较重的药,走里的药,他没大有走表的药,所以越鞠丸就治疗是个郁,是郁到内里的病。如果你看比如说太阳病表不解你可不可以用越鞠丸?那就不行了,他这个表啊或者阳明病那么火气大可不可以?也不行,他就只要那种郁是特别好的,所以这个朱丹溪说越鞠丸能治疗各种郁,只要是郁,只要你给我表现病机是郁,越鞠丸就能治,同样道理也就是说只要你表现出那种象来,他就敢用这个方,但剩下的拿捏就需要你静下心来用临床功夫的考验。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咱们静下心来看这后世的大家都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之处,然后也都能够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从大家中获取我们看病的经验,如果我们说关上一扇门,我们就说只有张仲景好,后世都是没有一个好的,那就说明你人太自负了,而且也说明你在临床中一定不会从,你如果只取一个营养的话,你一定是营养不良的,你这个开方一定是偏的,一定是特别浮躁的,人也会特别偏激,所以一定要平和起来,以恬淡虚无的心去学习。

举痛论:

我们下来再来学这个《举痛论》,我们学这个《举痛论》就是《素问》的《举痛论》,第39啊,有《素问》就可以翻到《素问》的《举痛论》这一篇,没《素问》就不用翻了!

我们来说一下这个《举痛论》,《举痛论》关键是问一个问题,就《举痛论》的说一个啥事呢?说以疼为例,因为这个人来看病,多数有的病人来看失眠,有的病人来看消化不良,有的人看月经不调,其实来看的比较多的一个症,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的证就是痛症。这时候呢我们要来看这个内经做的这种思维方式,以痛症为例的一个思维方式叫《举痛论》,《举痛论》你把它弄明白就知道这痛了。

我们来看,痛症,我们说我们为什么学习中医?我一直强调这个观点,我们要保持最冷静的心,头脑很冷静,我们来看一个痛症是中医看病得对,还是西医看的对,如果这时候我们说冷静下来,我们发现中医是对的,我们就坚持中医,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我们发现噢人家西医治疗痛症是对的。人家西医对痛的论述是对的,那我们就要放弃中医,学习西医。

腰疼:

那么我们来静下心来看,咱们先先不聊这条,我们先来举一个最常见的痛症为例,以腰疼为例,我们来看西医是怎么认为腰疼?比如说这个病人来看腰疼,我们一定要头脑冷静下来分析他,来找到它逻辑上是否完美?如果他逻辑是对的,或者是最基本的逻辑是对的,我们就可以接受,如果他逻辑有问题我们就不接受。我们说一个人来看腰疼,什么病?病人说腰疼,先拍个片子,一拍片子。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坐骨神经,压迫那腰部那个神经,所以引起疼痛。看得见。摸得着,所以你这个腰疼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腰部的突出,所以它会引起腰疼,第二个问题。这时候呢他们会对这个腰突进行治疗,把它腰突用手术咔嚓咔嚓给剪掉,或者是弄完之后用两个订书机把两个腰椎间盘给订上,或者是用各种各样方法,反正最后腰间盘,现在的这个手术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了,不需要那么大手术了,现在已经可以在这个关节腔镜这个微创下把它给取出来,或者用各种各样高科技术把它取出来,取出来之后你一看唉我们要公正的说,有一部分病人病就好了。当然还有一部分病人加重了,还有部分病人没好没轻没重。但是好的这部分病人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从此不能干重活了,那么这时候得出的结论,西医说腰疼的病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我们如果以此逻辑来看的话,你们就发现如果你真的是腰间盘突出引起腰疼的话,你就应该治一个好一个,治一个好一个,你就不应该治一个,有一部分是不好的,对吧?这是逻辑上就有问题。

第二个我们再来看人,人有没有可能不腰凸?这是第二个问题,就像我们说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肯定不腰突,对吧?那么是不是我们把我们所有人都做过检查,谁突出的更厉害,谁疼的最厉害呢?其实不是,我们所有人都去做检查,发现很多人突着但是不疼,这方面他逻辑有问题,他并不是突着引起来疼,因为有很多人突着他不疼,那你怎么解释呢?而且尤其有很多人年轻时候腰板很直,随着岁数大慢慢腰弯了,到最后时候弯着腰走,从他这个从直的腰到弯着腰的过程中,他的腰椎间盘是逐渐的越来越突,越来越突,越来越突,对吧?到很多老人大家都看都平躺躺不下了,因为他弯得厉害,平躺他像一个拱形她躺不下,平躺难受还得侧卧或者半倚着卧,有很多老人是这样的哈,唉他也不腰疼。有吧?也就是说它的突出如此严重,重重重重到最后拄着拐,因为他站不住,它这个形成一个倾斜角的时候拄着拐走才行,唉她腰还不疼。那么我们冷静的分析的话就说明这个腰突啊并不是引起这个病的主要原因

那么另一个,当然我们还要冷静下来分析,我们偏左不对,我们偏右是不是对?我们说这个腰突就跟腰没关系,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腰突就是一个中医上讲就是气病啊,就是一个什么神经,就是乱七八糟的,反正是心里病,或者是一个什么乱七八糟跟那个突出没关系,那我们说冷静的看也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因为有很多病人你把那腰椎盘突出摘下来之后,他病好了,这种人这个病跟他有一定关系,否则他不能把它摘下来之后就好了。对吧?

那么这时候在古人审慎的思考的话,就发现噢,其实古人即使是不知道你有腰突的话,古人也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就随着这个人从这个直立到慢慢的弯下来过程中有人就疼了,有人就不疼,他会发现不疼和疼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病人弯得厉害点,你让他好这几天你别弯了,平躺着每天都平躺着,每天平躺,每天平躺,躺一段时间之后起来,唉,腰好了,他很高兴,别人觉得噢,也就是说有一部分病人我把她的形体改变给它改变回来,他就会变得不疼。所以这时候古人会审慎的认为,那么形体它会引起疼痛,但是形体要想引起疼痛,它一定有个因素在。如果另一个因素不在的话,形体是不疼痛的,也就是说你看形体逐渐的弯他疼了,形体在逐渐的弯的过程中,她发现疼痛有不发生,一定是有一部分形体的改变不引起疼痛,有一部分形体的改变引起疼痛,那么这时候古人叫审慎的思考,是哪一部分的形体的改变引起病人疼痛呢?很简单,就是因为当它形体的改变的时候古人发现它影响了气脉的运行,气在运行的时候受到了影响,所以它就会疼痛,如果这个气脉运行没受到影响的话,他就不疼痛。所以古人说了一句话叫不通则痛。当然了我都不愿意写这几个字,因为这几个字在广告上到处都有啊,中医理论说不通则痛,所以贴个膏药就好了。

其实你要审慎的思考有冷静的头脑来审慎地思考这疼痛的话,你会发现如果不通则痛的话,那么好,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分析如何的不通才能引起他疼?这就是我们要审慎思考,并不是说好不通则痛,我们就通上就行了,你如果不明白他如何不通引起的疼痛的话,你就不能够让它好起来,对吧?所以你要知道,也就是说任何的疼痛,或者有形体病变,有的病人有形(体病变),有的病人腰已经弯,有的病人腰没弯很正很直,他也腰疼,或者有形体病变或者没有形体病变,不管有没有形体病变,只要人的气运行当中不通了,运行当中受到阻滞的它就会产生疼痛。

那么这时候如果说我们在谨慎的思考的话,我们就发现这个对,那么我们再问病人描述症状,你怎么疼?那么病人的所有疼痛都给人感觉就是不通啊,腰疼,怎么舒服?哗啦哗啦揉拨揉拨通一通就好一些,说明所有的症状头疼都是描述的不通,都表现出这个病人不通,但是如果我们学中医就只知道不通的话,这个就是不够的,不通是笼统概念。我们要知道怎么不通能引起这个病?然后这就是《举痛论》说的内容。那你看所以我们说古代的中医学啊,中医学是几千年的,他对一个疾病的思考,他已经深深到很深的地步了,他不是说是很肤浅的思考,很肤浅的腰突了,这个太肤浅。

所以我们说中医学的好在哪呢?是因为中医学可能说从中国的商代或者在夏代就有很多人在静下心来思考疾病,他们审慎的思考,他们很深,他们发现第一个要想审慎思考怎么思考?我得选择一种思考方式,我用那个西方的头脑思考思考不明白,发现唉那么思考方式很重要,也就是说古代人第一步做的是先对思维方式进行一个提升,提升了思维方式之后来思维疾病,然后在提升了古人的思维方式之后,来看这个病它就得出这个病的结论,所以说古代这个中医学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真的是我甚至觉得我们说上纲上线来说是全人类的财富,这真是很宝贵,她审慎的思考,你看这个疼痛是不是这么回事?他就这么回事,他经过思考他就这么回事,他不会说是西医那个,西方的思考你再思考都是猜测,因为你连思维方式都没有提升,连第一步都没有做到。那么你第二步结果根本不可能找到疾病的根源。那么中国人他先提升了思维方式之后,他又找到了疾病的根源,那么疾病根源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到底什么呢?你看古人那种思维方式。

第一个《举痛论》,“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就是我们在聊外部的事情的时候,我必须得用人来验证它,我们说来聊天的时候是天人合一,“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我们说古代的时候,我们说你会研究古代的时候你是研究的规律,研究的东西时候你必然要用现在东西来验证它!“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你说人你说你怎么怎么不好,你必须你自己能感受到,你自己感受不到你没办法说人,对吧?你如果心感受不到你不知道他到底什么状态,所以你“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我自己能够感受,比如说唉呀我觉得吧你这就是累的,为什么?你看我想想我累的慌也这么回事,你就是累的慌,你就是脾虚啊,你这你受寒了,你看你的描述症状我感觉一下,嗯受寒象,善言人的必有厌于己,我自己必须能验证出来,“善言天者必有言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这是思维方式的一个提升,如果你没有这个思维方式提升的话,你是没办法学好中医的

然后“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如此则道就不会被迷惑了,数,我们下节课得谈这个数啊,下周帮我提醒,我现在脑子记上,要不然就忘了,一会就忘。要数极,就是关于这个数的时候就到了,你就能把这个数学东西发展到极致,要不然你就不会用药,你的数不会达到极致。然后“所谓明也”,就是你这看病你是很明白的,因为你思维方式提升了,所以你一看这病你就明白,“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我今天来问夫子,不问别的,就让病人说“令言而可知”,你言我能够知道,我能够看见我能够摸到,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让我发蒙解惑,让我一下哦明白了,发蒙昧,我原先看病的时候我思维没提升的时候,我是蒙蒙昧昧,我是昏沉的,我是不知道的,你告诉我如何蒙昧,如何明白?如何通达?你看,明是很关键的,如何明白了?下周主要讲两个事,一个是数,一个是明,这俩事我就记脑子里。

“可得而闻乎”,可以闻吗?就是整个过程中“岐伯再拜稽首曰:何道之问也?”,你问的是个最关键的关键,这然后这个岐伯就说唉呀你问的太大太笼统,你把落实到实处,我来跟你讲,你这个“何道之问也”,你到底问哪方面?你问题太大,你要一问我就只能说不说话,不说话,以默,你要太大的时候,古代人都是以默,言者不如默者,这事,但是你要是默他不好,那你拿出一个点,我们来找一个点来,你来分析一下,那么哪个点呢?“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这个人忽然间疼,你赶紧感觉感觉这个气咋回事?怎么不通啊?怎么回事?这个思维方式咋回事?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大家想想是不是这回事?你怎么会忽然疼了?不管一个什么原因导致某个地方的气不通畅被闭住了,寒气入于经而稽迟,这个气入于经之后,这个经气流行就受到阻滞就不这么通畅,他就不能够很顺利的走,他走的时候就怼他,老走不过去,这“稽迟。泣而不行”,就像那种就是气都出不去,怎么着也行不出去过不去,都堵这去了,“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以他就忽然间疼。

然后“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怎么回事?你看这就说明,你看咱们说西方医学说腰疼,没有审慎了,那么我们是深入是这人腰疼一会疼,一会不疼,咋回事?疼了之后你一上热敷就好了,咋回事?这个疼完之后呢你这个一干活就疼咋回事?一躺一歇下就疼咋回事?被人踹脚疼咋回事?被人踹脚好了咋回事?你看这就说明古代对疼证是一个审慎的思考,这种思考程度非常深的,他绝对比西医要深很多。所以很多人说中医真的是一个前科学,它是一个非常高深的科学,它不是一个这个科学的雏形,它要比科学走的深很多,他反复深,这是怎么回事?

咱接着聊,“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就大家知道,大家看描述这个象啊,我其实我不需要解释,大家静下心来就能感受到,你看寒气客于脉外,从外边来一点寒气之后,就一唉呦整个就很紧对吧?你看“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客于脉外这一冷一冷一缩一缩就疼,所以“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炅气就是你给他上点热敷它就好,或者热起来就止,为什么?你热起来它就不蜷了嘛,一冷你看蜷,这过程中大家不需要用思维来思维,来体会一下是不是这回事?你看寒气从外面来了,这个脉就很,脉弄完之后这个脉就这种感觉,然后所以疼,对吧?然后就是这个地方,而且是一个点它会牵引一排周围的小络都受到拘谨,而且就疼,所以疼呢。得炅气则痛立止,你得了热气之后,痛就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就是“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炅就是一种热,一种舒服的感觉得痛止,“因重中于寒”,如果寒特别重,总是这样,它就疼,很长时间的疼。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就是什么时候疼的时候很厉害呢?这时候一定是寒气一来之后,热气,炅气就是一种正气,热气起来了跟他抗争非常剧烈的抗争,就是我们说第一个,得寒,得寒就是太阳,就像太阳病一样它寒就冷,然后慢慢的阳气起来了,出来阳明状态,火气起来了,火气来跟他抗争了,这时候病人就会“与炅气相薄”,他两个相博,“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就是邪气在那堵着了,你一按血气散开了,所以就好,整个过程中我体会一下,就觉得这个说这么个事!

而且我们现在一定说啊,我们把这个都学完,“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就是你按按不好用,“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上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我们就不都弄完了,我们就把这一段整个在说个啥事?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体会,他就来描述了整个寒气入侵到人体之后,人体的各种各样反应,它都是在审慎的思考。比如说寒气一来的时候,我们上半年、上一节课、就要上上节课、也聊寒气来的时候,人会紧,紧完之后人热起来之后,会表现阳明,阳明完之后,他又会表现出一系列,它就会深入了,深入之后有的病人你一按这个气就散开了,然后有的时候你一按他疼得很厉害,这一系列的反应都会在古人审慎的思考之后,他就得出这个结论,大家如果静下心来体会的话,我觉得这个如果静下心来咱们一条条体会,大家可能会体会体会就会觉得困得慌,枯燥得慌,大家回去之后自己体会,觉得这个说的就这么回事。

那么现在就是说我们需要再把剩下的问题这个明白。就是“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五脏六腑,就是咱们刚才说当你体会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来描述出病人到底是寒啊还是热呀?就到底我们说这个病人一个疼痛,我们就能知道这个病人是个以寒为主的还是以热为主的,我们这时候治疗是以散寒为主的,还是以清热为主的,还是一个痛的入里之后表现出一个急症,那种急就少阳病那种急那种像到底是什么?就是络阴器那种急,肝脉急那种象,拘急那种象,到底这三种像以疼痛为例,我们要选哪一个?要怎么治疗?这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问诊来问出来,病人描述唉呀咋疼啊疼得紧啊疼着热疼得各种各样,你一体会噢你这病人就什么状态?我们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你通过这种话描述完之后,我们还可以说你体会不出来,你其实不用病人说,你可以一下看见嘛,或者你可以一下摸到嘛,哪怎么能看到?怎么能摸到呢?

你看这病人“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就是如果说整体面色以白为主就是寒,因为大家体会到白,寒气一来,气一凝,凝住气,整个面色就白啊,如果是整个正气起来了,火气起来了,病人就会热,如果说火气起来跟这个脉气长时间胶着,这病人就红,红当中还会透出黄来,所以红黄就是这个热气起来了,刚开始会红,红久了之后,他就会红兼黄,所以黄赤为热,白为寒。如果这个气郁到里头了没有解开,长时间郁到里头,就当我们再来说的是整个人体是这样的话,如果这个人郁到里头了,那这个病人就是青黑为痛,就是疼,郁到里头就是少阳。如果说我们整个面色是这么看?如果应到五脏六腑某个部位,比如说这个部位白,或者这个部位黄,或者这个部位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你这地方有热或这地方有寒,这地方都是非常准的,而且有很多时候比如病人整体非常白,某个地方特别白,你就知道这地方疼得最厉害,所以有时候望诊也会很有用的。“所谓视而可见者,扪而可得”什么?“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就找到她那个病的脉,用三部九候方法都能摸到。但是三部九侯我们临床上很少操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