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管理上,有 deadline(截止日期) 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设定截止日期,增加紧张感,能提高效率。deadline 这个词源自出版业,最初是指印刷机上的一条线,这条线叫「截止线」,或者叫死线,一旦超过这条线,字就印不上。deadline 最早是空间概念,后来借用表示时间。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非常不准确的,有生物钟,有心流时间,还有为什么年龄越大时间过得越快的疑惑。对时间的感知不准确,就有了规划谬误——我们更倾向于低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金钱和努力。比如一件事实际需要20小时才能完成,但在计划的时候,觉得15小时就够了,这就是规划谬误,此谬误男性尤其明显。时间是动态的,抽象的连续概念,空间由一个个零散物件构成,桌上的物品,手机上的图标,软件界面,都是空间。从空间上来说,巧用 deadline,就是减少选择,减少自由度,移除与当下任务无关的资源,只保留有用的资源。比如你一直想看的书都看不完,那是因为有很多本书可看。假如你只有这一本书,你可能早就看完了。如果要管理时间,也要将时间视化。比如我很喜欢这个番茄钟,将时空连接起来,伴随着滴答声,时间流逝,红色面积逐渐变小,给人一种即将到达死线的紧张感。通过时空转换,将一个本来抽象,无解的时间问题,转换为空间问题,可能就会容易操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