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金色年华554 2022-07-19 发布于江西

上接前文——

三年后,已年过五旬的高欢自知时日无多,决定在有生之年,彻底解决西魏这个大麻烦,遂引兵十万攻打西魏要冲玉壁(今山西稷县)。而高欢这次对上的不再是宇文泰,而是西魏名将韦孝宽。

韦孝宽原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因不喜欢自己的名,自小便以字作名。韦孝宽从宇文泰于微时,并随其征战多年,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都有韦孝宽的身影,且屡立战功。时年,因功晋封为侯爵,任荆州刺史,镇守玉壁。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适逢高欢引兵来犯,韦孝宽丝毫不惧,自领兵据之。而高欢战心决绝,誓要毕其功于一役,十万大军昼伐夜战,韦孝宽亦目不交睫,亲自坐镇前线指挥战斗,小城玉璧一时斧钺刀光,竟无片刻消停。而此时的宇文泰因凉州叛乱,亲自领兵平叛,无法及时对玉壁进行增援。可以说,此战是韦孝宽凭一隅之地,对抗高欢倾国之兵!

高欢自然也知道西魏的现状,准备迅速拿下玉壁,尽快进军关中,好叫宇文泰首尾难顾。高欢战前准备得相当充分,他早已探知玉壁城之水皆取自汾水,遂命兵卒在一夕之间决口汾水,令其改道,韦孝宽见状,便命人在城内掘井应对。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高欢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命人在玉壁城外以土堆修筑高墙,意图居高临下冲击玉壁,结果被韦孝宽投掷的石块、火炬所阻,依然未能建功。之后,高欢又用掘地道、火攻等一系列手段攻城,皆为韦孝宽一一破解,双方鏖战五十余日,尽皆精疲力尽。正逢此时,瘟疫爆发,西魏一方损失士卒逾万,但高欢破敌之心坚定,仍死战不退!

忽有一日,流星坠落,高欢心有所触,心知不妙,遂下令撤军,玉璧之战,高欢一无所获,以东西魏双方握手言和结束。名将韦孝宽一战成名,而高欢,则为自己的军事生涯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虽然下令撤军,但高欢依然心有不甘,内心之气郁结,加之连日大战屡攻不下,导致心力交瘁,遂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东魏兵士一连数日见不到高欢,人心浮动之下便开始谣传高欢已死,军心为之动荡。高欢闻讯,遂拖着病体现身,与众将士露天扎营,杀牛宰羊大摆宴席。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酒到酣处、兴之所至,高欢不禁引吭高歌北朝民谣敕勒歌》(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个),一时群情激荡,歌谣从独唱逐渐变为全军大合唱,歌传万里声震九霄,往事种种袭上心头,恍惚间,高欢似乎又变成那个少年,回到在六镇牧马的时候,一时感慨万千,不禁泪洒当场……

次年正月,忽现日蚀,卧病在床的高欢自知时日无多,心中万念俱灰,只恨天不假年,忍不住对天高呼:“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不日病逝于晋阳家中,时年52岁,一代枭雄高欢谢幕。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高欢一生大起大落,他开局顺利,彼时的高欢在整个华北无人能敌,可谓意气风发!但在其计杀最强对手贺拔岳之后,便开始骄纵轻敌、屡战不利,以至于被宇文泰扭转乾坤。东西魏五次大战,从占绝对优势到双方分庭抗礼,高欢在军事和关键时刻的表现都远逊宇文泰。

而在其他方面,高欢只有统合各方势力方面,跟宇文泰有得一拼,其他诸如治国理政、选拔人才、开拓创新等方面,相较宇文泰,差距更是不能以道理计!以此观之,足见高欢并非英主,只是适逢其会,至多算是一时之雄!

而与其同时代的宇文泰则完全不同,其发迹于危时,崛起于逆境,屡次以弱势兵力,硬憾数倍于己的高欢所部,在关键时刻总能上演绝处逢生的奇迹,堪称当代最杰出的军事天才!更兼此人因地制宜改革军制,并创造性地发明了府兵制,如此大才,可谓之文武双全,堪称一代雄主!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说到府兵制,就不得不聊一聊中国古代军制的发展史了。其实,府兵制算是古代四大军制中,最后一个被发明出来的——先秦时期,华夏一直施行义务兵制,这也很好理解,就是全民皆兵,打仗的时候,只要是适龄男丁,就是兵源!这就能解释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动辄出现几十万人的大战役!

但在汉武帝时期,因为征战匈奴的需要,义务兵制满足不了大量专业骑兵的要求,所以在那段时间,短暂地施行一段时间的募兵制,可随着汉武帝一朝经济的衰败,募兵制又很快的销声匿迹,这只是一段插曲,不算真正的募兵制。

而义务兵制从先秦一直施行到两汉,终于在东汉末年走向灭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东汉中后期权力迭代频繁,贪腐之风盛行,导致国库空虚,国家不但养不起军队,连官员都养不起,更别说兵制,世兵制便随之崩塌。适逢黄巾起义,汉灵帝只能令各州牧自行募兵平叛,遂诞生了募兵制。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但新生的募兵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就是军队不归中央统御,容易使地方势力做大,日久必生乱(三国群雄就是靠着募兵发家的),所以并未存在太久。募兵制在三国鼎立时期便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世兵制,顾名思义就是世代为兵的意思。

但三国时期征战频繁,统治者为了拥有固定的兵源,便收拢流民、战俘等,使之世代为兵,称之为军户,此便是世兵制,相较于之前的义务兵制,算是进了一小步。经过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战乱洗礼,时人厌战之风日盛,逃兵屡禁不止。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99)一代枭雄高欢谢幕,以及古代军制演变

世兵制因此逐渐崩坏,是以,在东晋末年,募兵制又开始盛行起来,著名的北府兵,就凭借是招募京口乡勇而建立的,此后战无不胜,足见募兵制的优势有多大!但悲催的是,募兵制的发起人,依然是地方势力,而非国家,所以在刘裕建立刘宋之后,便废止了募兵之举,重新启用世兵制,但世兵制已然过时,废止乃大势所趋。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