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红卫专栏:贯彻GAP中药材产地加工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mandy53wiuq5i6 2022-07-19 发布于北京
新版GAP第八章采收与产地初加工,第八十四条(范围)企业应当制定种植、养殖或者野生抚育中药材的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 采收期要求:采收年限、采收时间等;(二) 采收方法要求:采收器具、具体采收方法等;(三) 采收后中药材临时保存方法要求;(四) 产地初加工流程和方法要求:拣选、清洗、剪切、干燥或保鲜,以及其它特殊加工的流程和方法。
图片

图1.  笔者在甘肃产地考察黄芪产地加工

通过认真学习了新版GAP具体条款,我充分理解了国家发布新版GAP的良苦用心,新版GAP贯彻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有了新法规,对中药材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体现了国家从源头开始管控中药材质量的决心。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想法与建议。
图片

一、必须抓住我国年用量大的中药材品种

我国中药材1200多种,常用的有五六百种,其中年用量超过千吨的有238种,而超5000吨的仅有100个左右,这些大宗品种现在基本上全部实现了人工种植,其道地产地和主产地已经全部形成。所以中药材产地加工业要想快速发展与高品质提升,我们首先必须要抓住这些道地产地和主产地已经形成的大宗品种,围绕大宗品种攻坚克难,以点带面实现技术突破,引领中药材产地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快速提升。
图片

二、一定要在道地药材品质提升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国多个中药材主产地,都把中医药列重点产业、把发展中药材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截止6月10日,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评选出了自己的道地药材品种和优势重点培育品种,详细内容请查询跑合网2022年6月17日刘红卫专栏:省/市/自治区趁鲜切制中药材与道地药材主产品种有些药材品种种植规模已经形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有些品种产业规模并没有形成,是该省提出来的优势重点培育品种,为此有些省份还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为此我建议:
1、在道地药材种植规模大的品种上做文章。各省市自治区把本区域选出的道地药材作为该省的重点优势品种来培育,首先在种植规模大的品种上做文章,以中药材产地加工为关键节点,把当地大型规范的产地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政策资金支持这些产地加工企业,使其成为高品质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示范企业,并形成龙头带动,上可推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真正实现中药材高品质、无农残、可溯源,下可为中药饮片厂、制药厂提供品质优良、货源稳定、价格合理的中药材,使中药材产业链条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2、国家成立专家团队规范产地加工工艺与质量标准。现代中药材产地加工设备的发展和使用,已经使中药材产地加工业由传统手工操作转向“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电脑控制化、工艺数据化、质量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仍需不断改进现有设备及研制新型设备,才能在中药材产地加工领域不断提高产能和附加值。
提升中药材产地加工能力,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为中药材品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三、在各省逐步放开的趁鲜加工上找突破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生产环节中,质量保证与提升的关键的环节,也是历史长河中,进步最快变化最大的环节。
2020版《中国药典》收载了68个可以趁鲜加工的中药材品种目录,据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调查,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切片的品种是很多的,比如甘草、黄芪、党参、当归、山药、地黄、板蓝根、丹参、黄芩、桔梗、白芷、白术、白芍、川芎等,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颁布的《中国药典》收载规定的品种目录限制范围。
2017年以来,中药材种植加工成为产业化扶贫的重要举措。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推动下,全国592个贫困县全部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然而鲜药材不及时加工就容易霉变和腐烂,只有加工成干药材或切成片后才方便销售与存放,而趁鲜加工成片,生产加工环节少、有效成分流失少,片型好、颜色正、成本低、质量优,能为农民增加收益,所以产地政府是支持放开趁鲜加工、扩大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切片的品种,所以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切片近几年发展很快,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为了顺应行业变化与市场需求,近年来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公布了中药材趁鲜加工品种目录,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详细内容请查询跑合网2022年6月17日刘红卫专栏:省/市/自治区趁鲜切制中药材与道地药材主产品种截至2022年6月10日,全国共有12个省份发布中药材趁鲜加工目录,共206个品种,加上药典规定的68个,共涉及274个品种(重复品种叠加计算数)。
对中药材趁鲜加工是管严还是放开,社会与行业一直都有争议,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的大多数专家赞成全部放开,国家不再管控。因为现在的中药材产地加工业,已经由农村简单加工大多转变为了规模化的集中加工,已经由散乱小的零碎加工正在转向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演变,并在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迈进。从现实来看,2015年,工信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
例如黄芩的产地加工,原来是不允许趁鲜加工的,黄芩采挖后必须摊开晾晒,冬天到来后温度下降,农民就将其上架或者聚堆,但10天8天还要再次摊开晾晒,以防止鲜黄芩发热变质,一般从秋天采挖到次年春天晒干,需要反反复复多次操作,黄芩才能彻底完全干透。而在作业过程中,黄芩难免会出现破皮折断、须根脱落等现象,在鲜黄芩的破损处则因空气氧化而发绿变质,从而造成黄芩品质与含量下降。现代的黄芩集中趁鲜加工,是将鲜黄芩晾至半干,便开始用蒸汽打透杀酶保苷,杀青后的黄芩直接切片,杀青切片后的黄芩非常容易晒干,通过汽蒸趁鲜加工的黄芩,黄芩苷的含量不降反升,质量明显优于鲜黄芩完全晒干后,再次浸泡焖润后切片加工的方式方法。可以预测,随着各个省份趁鲜加工的品种范围将逐步扩大,中药材趁鲜加工彻底放开,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片

四、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道地主产地

实施GAP的意义:是中药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需求,也是符合当前人民崇尚健康生活的需要。GAP是国家实施GMP、GSP、GLP、GCP的基础。解决了中药材种质、种养、加工、重金属、农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有了新法规,对中药材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法律依据,体现了国家从源头开始管控中药材质量的决心。从2020药典到现在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对中药材的生产管理越来越规范了,越来越结合实际了,也更便于操作执行了!
新版中药材GAP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成药上市许可持有人等中药生产企业在中药材产地自建、共建符合本规范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及生产基地,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产地。鼓励中药生产企业优先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中药材。新版中药材GAP要求各省相关管理部门依职责对本规范的实施和推进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从采收采挖、产地加工环节,均应有质量管控标准和操作规程,应有适宜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标准,并开发出了适宜的专用加工设备和实用的加工工艺与作业流程,并标准化规范化。顺应“三农”政策,“企业 合作社 基地”模式,向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种植方向发展,合理开发、提高附加值的前提条件,同时实现了产业调整,土地流转。创建品牌效应,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知名度和地位。
图片

五、产地加工与饮片加工一体化优势明显

近几年,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已成为行业共识,无论在国家中医药产业规划,还是在《2020版药典》标准制定中都已得到体现。把饮片厂前移到道地药材主产地,并明确只加工1种或3-5种本地的道地药材,实施一体化加工其优势明显,更有利于中药材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发展。
A、只加工一种道地药材,机械加工与质量检验设备投资少,对照品和检验人员减少,这样投入少风险小、回报高便于投产和做精做专、做大做强;
B、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在工艺上是相互交叉、没有界限区分的,一体化可减少多次水润浸泡与重复干燥加工,避免成分与含量的无谓流失;
C、一体化环节减少,药材损耗下降、能源不浪费,还可大幅降低劳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D、一体化可将本地的鲜药材,实现统一集中加工,保证药材来源清晰质量稳定,有利于溯源追踪和分级流通,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E、一体化可以将产地中药材是农副产品的商品属性,归纳提升进入到中药饮片的药品属性范畴中,更方便国家的监管与检查。
F、一体化可将中药材生产种植规范与饮片生产规范相结合,有利于质量均一可控与品质的形成,从而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与临床疗效,提升中药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图片

六、中药材饮片加工向产地转移成为趋势

在道地药材主产地建设一批单品种饮片厂和区域饮片厂,通过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来集中与分流,实现互联网+全国统一配送与一站直达,将改变中药材流通模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单品种饮片厂:就是只生产一种或者几个品种的饮片厂。比如在甘肃建设只生产单一品种的'党参饮片厂’、'当归饮片厂’,四川'川芎饮片厂’、'泽泻饮片厂’,亳州'白芍饮片厂’,吉林'人参饮片厂’等等。
区域饮片厂:就是只生产本地区的道地药材。比如怀药饮片厂,只生产四大怀药饮片,还有磐五味、建六味、湘九味等等,每个工厂只生产本地的几种道地药材的饮片。
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即可从源头保证药材质量,又可解决当前中药材加工的尴尬处境,即方便溯源又方便国家监管,符合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提升药材质量的好方法。在道地药材主产地建设一批单品种饮片厂和区域饮片厂,通过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来集中与分流,实现互联网+全国统一配送与一站直达。
图片

图2. 博世康药业黄精一体化加工设备

图片

七、一体化符合国情但不能一蹴而就

在产地实现一体化,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医文化精髓与特征、符合改革开放国策与中医药供给侧改革,对中药材行业发展非常有利、势在必行。
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但是一体化进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稳步有序地进行;一体化还需根据药材的来源和属性区别对待,不能盲目扩大品种范围;一体化必须认真研究每种药材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工艺流程,一定要在减少有效成份流失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减少加工环节,提升饮片质量,既降低了饮片生产成本,又有利于产品溯源,质量保证信息清晰;一体化也不是产地加工和炮制环节的简单对接,需要合理地进行中药材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的一体化研究,保障一体化进程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图片

图3. 博世康药业黄精终端产品很多:有即食片、黄精茶、颗粒冲剂、黄精枸杞原浆等等、大小包装多种规格、随身携带打开即食、非常方便。

具体建议如下:

1. 国家应该成立中药材产地加工专家团队,帮助企业研究每种药材的产地加工工艺,并研究开发与之配套的机械加工设备。全国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会,可以成立中药材产地加工专业的专家团队来承担此重任。
2.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为专家团队提供科研经费,专家团队潜心研究当前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难点痛点,围绕大宗品种攻坚克难,以点带面实现技术突破,引领中药材产地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快速提升。
3. 专家团队已经深入各省市自治区实地考察调研,优选出应该帮扶与重点支持的道地药材品种,寻找出制约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围绕其难点痛点有的放矢攻坚克难。
4. 全国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与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会,近年来评选了很多《优质中药材“三无一全”药材基地》《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等,评选出优秀种植与加工基地百余个,涉及中药材品种百余个,这些企业在当地都有较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厂,可以成为中药材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地中药材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
5. 以当前道地产地大型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为抓手,专家调研提出方案,国家政策重点扶持与配套资金支持,在产品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使其尽快成为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的龙头企业。
6. 在药食两用品种加工成产品上动脑筋做文章,例如可食用药材精粉、食材与食品开发、日用品、化妆品的开发,药用部位之外的头尾须根可以加工成兽用粗提物、粗粉干燥物等,非药用部位(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加工,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7. 在中药材综合利用上下功夫:一是用药部位之外的利用,例如中药材地上部分的再利用,二是初加工、深加工的废弃物的再利用等。

作者:刘红卫

2022年7月4日

作者介绍

图片
刘红卫现年68岁,中共党员退休干部。中药材信息的先驱者、中药材天地网核心创始人,中药材资源信息、加工仓储资深专家。
曾任河南省三门峡药材站经理、书记,成都天地网党支部书记、专家委员会主任,首届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从事中药材工作44年,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考察过200余种药材道地产地。几十年来先后在全国中医药杂志、报刊、网刊、网络上发表过300多万字的专业文稿。

现社会兼职: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员会资深专家、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规范化生产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药材》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特邀讲师,

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中药资源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标准化协会中医药畜牧业分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跑合网公益分享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