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晓侠: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河畔文苑漫步 2022-07-19 发布于陕西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文/苏晓侠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缘于个人的爱好,迫于职业的需求。我时常通过读书来给自身充电,通过阅读教育专著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逢教育“13530”工程的契机,今天我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书的体会。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感受颇多。作者严谨的学风,睿智的思考,优美的文笔,让我有如沐春风般的温暖感受。教育的意蕴,文字的韵味,让我忍不住读了再读,直至沉浸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确教书育人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举拳大呼,摇旗呐喊,而是肩上有责任,胸中有大爱,涓涓细流润心田。

我悟出好老师,首先要做学生的朋友,爱学生,细心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压力和行为变化。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渲泄的通道,就会对人产生精神上的伤害,对于成长期的孩子伤害更大。因此,老师一旦发现,就要及时与学生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渲泄一下烦恼。

其次,多鼓励,多表扬他的优点。用赏识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个性特点。其实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他人的赞赏,人一旦得到他人赞赏,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干起事来会更认真,会努力干得更好。

最后,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去影响学生,老师要做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班学生,老师的一次模范作用,胜过千百次说教。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像书中所阐述的那样,将爱、智慧与真情倾注于教育的每个细节,弥补自己以前的不足。我会博采众长,吐故纳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种优秀的习惯,是一份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每一个翻开书页的人,都会在优美的文字中与他人的世界共鸣。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成为一个作家,但我们有机会成为一名读者,在书籍的海洋中去遨游,去感受四季不同之美景;去仰望英雄的伟岸身躯;去感受生活的岁月静好。

最后,让我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来表达我对读书的认识: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作者简介:苏晓侠,武功县北营中学教师,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