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帷幕》

 徐小豚 2022-07-19 发布于湖南

读《帷幕》

看了很多阿婆的书,可有认真写读后感的真没几篇。

尔今,还是翻了电子版的在读,几乎整个系列也快读完了。

可我在推理方面的思绪,依旧是走马观花式的毫无思考细胞。



这本帷幕,阿婆借了黑斯廷斯的手来叙写,真可谓压轴之作。

没有想到的是,波洛居然就此告别了他的侦探生涯,可真是极其不舍。

相伴着破了那么多有意思的案子,依旧还是喜欢他那目中无人般的存在。

当然,这不是向衰老的屈服,而是给自我下的一个审判,可谓直击心灵的拷问。



明知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颗社会毒瘤,你到底有没有权利去擅自行使制裁权?

在此,阿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她的确如此做了,不过对自我的牺牲也够大。

要我说,拿波洛的命去取缔这样一个害人无数的凶手,不免觉得惋惜,却也彰显了正义。

聪慧的人,总是能更早的看到潜在的危险,而'舍几灭灾的勇气,并不是谁都有的。



《奥赛罗》里的伊阿古,很好的调动了人类的嫉妒心理,好似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脑筋。

而这间接的杀人凶手,也不过是深谙心理术,懂得潜移默化的语言诱导,直至你失去理智。

人类对自我的了解,永远都不可能是很全面的,尤其在对弱点缺陷上,我们少了直视的胆量。

大多时候的我们,不过是像黑斯廷斯一样太过意气用事,甚而将毁了自己都不自知。



阿婆对人类心理的拿捏是恰到好处的,尤为意外的是,竟然塑造了一个无从定罪的杀人狂。

每个人内心的心理阴暗面积,真的是无从由表面来判定的,谁都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演员。

不过,相比之下,做原本自己的人总是最快乐的,他们不需要伪装,也能感知到幸福。

会有一些人,挺招人讨厌的,可生活的实质症结,终归还得从自己身上找原由。



N多的反转,都是我未曾料到的,甚至连边儿都没想到。

能自己设计迷宫的人,总是拥有出色脑回路的,这一点,仍是很佩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

人活一辈子,有一个能自我取悦的游戏,也是足以让旁人羡慕不已的。

她写活了波洛,会跟着一起为其离世而忧伤,但更精彩的在于,远不缺后来者随他再度探案。

End

微笑813

这里是徐小豚的后花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