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夜里仰望天空既久,就产生了观星的学问。不分中外,伟大且驰名的文明总是在观星上有很大的成就。而且古人的视力之强,更不是我们能比的,5.0的视力真不好意思和古人相比。毕竟人类越是靠近远古,狩猎的基因就越强大,而视力是狩猎和躲避敌人的重要预警手段。 古人没有线上冲浪,夜晚除了周公之礼多无事可做,也就以前睡得早,睡得早自然梦也多。梦里的故事一般的情节显然是能极大激发古人的倾诉欲的,于是就有了说梦给别人听的习惯。 其实算起来,梦才是电影的源头,生活的狗血是近现代新闻兴起后的产物,八分负面二分假,说得纵然有些武断,但基本上是有些道理的。而最早的狗血,无疑就是做梦了。梦里人可以做很多事,遇到很多人,各种情景几乎每天不同,这样好玩的东西,憋在心里实在是暴殄天物。 梦既和现实生活类似,且有狗血之处,自然就有解释的必要了。有梦,于是就有了占梦的人,于是乎几千年下来占梦高手代不乏人。最早的高手我们一般认为是周公。至于是不是那个辅佐自己侄子毫无二心的叔叔呢?我看够呛,因为政治家很少有做这样的事情的,因为政治这件事情,如果要干好,绝对不能太多发现兴趣爱好,比如爱听戏的李隆基,比如写词的李煜,比如爱花石异兽的宋徽宗,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当然,徽宗的血是流的自己身边女人的血和开封城内女子的血,他的血,完整而无缺,甚至坐井观天都是《岳飞传》里的一个臆想式的谣言。 徽宗的不肯死是与儿子钦宗在一起的,很难说是谁激励了谁或者是谁鼓励了谁,总之是开了好死不如苟活的先河。老赵家人自己都降而不死,也就没什么脸去指南宋灭亡时大臣们的鸟兽散了,这种鸟兽散崇祯也碰到过,真是很难去估测其内心的阴影面积。 降而不死的帝王典范,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明英宗。这也是个神奇人物,居然有脸降而不死,更有脸的是居然还能苟一段儿后又君临天下起来。 说回梦,占星发展成了观星学,天文学;而占梦目前还是和封建迷信尚未分开。或许是因为天空之上群星的直观和梦境的虚幻。不过越是这种琢磨不定的东西越有致命的吸引力。不信你看,哪个书摊上没有那本粗制滥造的《周公解梦》?孔子老年时好久没梦到周公了,于是内心空落落的。而我们去见周公只是睡眠而已。姓姬的那位很忙的,未必肯见。 即使见不到他,可是我们还是爱睡眠,不仅仅是因为睡中有梦,也是因为我们得以睡眠去恢复疲劳。 每一次转发,都是一次花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