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高温频频,在古代夏天酷热的时候多吗?

 阿族 2022-07-19 发布于浙江

    

最近气象表示我国正在经历一轮大范围的高温天气,甚至在西北、西南等地方的气温会在35℃以上。未来,高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局地气温可能超过40℃。今年的夏天确实格外的炎热,并且还表示三伏天的时间长达40天,那么古代夏天有现在这么热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在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应该是出现在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那么这个时候有多热呢?因为当时是没有温度计测量的,所以我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中看出来,例如当时有讲到,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也就是说当时天气炎热到路上会有被热死的情况,由此可见在乾隆八年的夏天的天气有多炎热了。其实古人对于夏季气温的描述是比较少的,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丰富起来,不过在古人的一些文字描述中,我们也能简单的看出古代的夏天是有多热的。

古人对于炎热的夏天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七月流火”,这句话是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中的《七月》一诗,诗歌开头即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是在西周时期,而西周的历法与夏历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这个“七月流火”是指夏历的“五月天”,但是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说明西周时期,这个夏季的气温是不低的。

另外是在隋唐时期到北宋这个时间段里,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也是比较多的,例如在唐贞元十四年的时候,讲到“春夏大旱,粟麦枯槁”。由此说明当时夏天是比较热的,还有就是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六月辛亥,书中记载到,这天是“亢阳”,简单来讲就是说这个太阳很厉害,就如“毒太阳”一样。而这种极端的天气在北宋初年时期描述的更多一点,例如在孔武仲《伏中作二首》中讲到“酷暑已旬日,熏炙势自如”,还有就是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热,民有渴死者”。此外高温天气范围最广的一次,就是发生在南宋嘉定年间,当时的皇帝是赵扩,很多地方都遭受了热灾,这一年又出现了大旱,所以灾情十分严重,并且在《宋史·五行志二》中记载到《宋史·五行志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