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记录第174天/用读书这面镜子观察自己

 新用户17038774 2022-07-19 发布于河南
2021年7月19日
写给七年后自己的第122封信
保持初心:
我为什么要记录?
我知道自己最容易做的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更多时候我需要的是鼓励和自我激励,而记录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我为什么要给七年后的自己写信?
每次写下“写给七年后自己的第x封信时,我都激动不已。因为一想起七年后,我将每天都能拆开一封信,看看七年前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这感觉将有多么神奇?想想都能偷着笑出声来。
亲爱的喜,你好!


~4:59完成《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朗读打卡,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这次所读的内容开始讨论人性。
吴军老师是以《九三年》为载体开启讨论的。
看了吴军老师的介绍,我理解到,这本书主要讲了郭文这个人和他叔叔以及老师在法国大革命中,因为政治立场不同,最开始彼此想要消灭对方,但最后却因为人性的善与自己坚持的政治立场相矛盾,而引出了一出悲剧。
怎么说呢?首先我对法国革命不太清楚,其次也没看这本书,因此看到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感觉。
但提到人性,我首先想到的是金庸老爷子写的《连城诀》。
虽然是本不长的小说,但在这本书里,老爷子却把人物放到“名利”这把放大镜下,将一个个人物的复杂人性刻画得惟妙惟肖。
想到这里,不由得发现我已经好久没有读这种比较有营养的文学作品了,或许有空可以重新开启自己的文学朝圣之旅。
(虽然手边有金庸全集的电子书,也还有一套大块头的纸质书,而且我知道我能找到音频版的全集,但是一想到要重读老爷子的书,还是有一种忍不住要重买一套的冲动。
看来这又是我的收集欲开始作怪了,然而反过来想想,我之所以这么纠结,还是自己的钱不够,如果钱够买就是了,哪有这么多事?
所以啥也别想了,等工资发了还想买那就买去,有这纠结的时间,多读点书,多做点事,挣钱去就是了。
越发发现自己提到“挣钱”这个词,能够说的这么直白,让自己都感到很吃惊,但自己渐渐开始接受自己越来越现实这个事实,或许也是一种成长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