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每月降低成本100多万元

 老蒋财税 2022-07-19 发布于北京

说明:本公众号曾经发过一篇文章《如何通过财务分析的方式每月降低成本100万?》,文章的重点是为了说明财务分析的作用。但一些朋友单纯理解为是财务分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忽视了文章前面部分所讲到的财务基础体系的建设。其实财务分析只是整个财务管理手段的一部分,而且是在基础财务体系搭建完毕之后才能有效开展的,所以,这里重点再从基础财务体系搭建的过程,来讲一讲如何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的。


某连锁餐饮集团,旗下有23家门店,在我进入该企业集团半年后,通过综合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成功地将成本率降低了5%,平均每月为该集团节省成本100多万元!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的过程和方法,希望对企业老板和财务管理人员有帮助。

该集团企业是家族性质的企业,重要的岗位如采购部、资金部、工程部都是老板家亲戚把控。企业老板很重视资金的管理,但却不重视财务工作,所以财务基础很乱,财务核算基本上是流水账。不过成本的核算符合餐饮行业的特点,比较正确。我接手该企业的财务整改工作时,各企业的平均成本率34%左右,经过半年的努力,各企业的平均成本率下降到28%左右,总体下降了5%,全集团各企业月均营业额总和为2300万元左右,所以月总成本下降100多万元。

成本的下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财务管理的手段,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进入该集团后,我首先是从基础财务工作的整改开始进行财务规范的:

首先,第一步,是进行财务组织管理体系的调整,包括:

1、门店库管员的隶属关系和工作职责调整:划归财务直接管辖,且不能仅仅只是看门,还必须记账,对库房丢失的物资承担赔偿责任等等;

2、收银员的隶属关系和工作内容调整:划归财务部直接管辖,要求每日填报规定格式的营业日报表等等;

3、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调整:如做账报税之外,增加了定期下店进行巡视、检查和盘点的工作内容等;

4、考虑到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明显偏低的情况,为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向老板争取给他们调增了工资等。

通过以上财务组织管理方面的调整,就保证了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能够真正得到执行,财务的具体工作要求也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然后,第二步,是进行内控体系建设,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对收银工作进行整改。如完善收银系统的设置,重新进行对收银流程进行规范,以防止出现收银偷钱、套卡、套券、套现,防止出现跑单的情况等。同时,调整财务部的收款程序和稽核检查程序,使收银工作及时得到监控,确保营业资金的安全,确保营业收入不流失。

2、对成本发生的第一个环节——采购加强监督。由于采购人员是老板家亲戚,不便于对采购过程进行过多监督,但却严把采购入库验收关,以确保采购的资产、物资能够保质保量,彻底杜绝虚假采购、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

3、加强对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库房进行管理。首先调整库房入库验收的程序和手续,确保库房验收环节能够真正起到监督制约采购的作用;同时,调整库房管理的制度,完善库房管理的责任,确保库存物资的安全,防止库存物资丢失、损毁、过期变质等;严格控制领用出库的程序和手续,通过库房制约厨房成本。

4、加强对成本发生的主要环节——厨房的监管,重点防止厨房出现偷盗、浪费、过期变质等情况发生。

在建立并完善了内控体系之后,就使各种内控管理制度和措施能够得到真正的执行,财务部门也能够及时对业务流程的各环节进行监控,从而有效防止各种跑冒滴漏的发生。

第三步,在进行内控体系建设的同时,进行核算体系的建设

核算体系的建设更繁琐,主要内容包括:对财务核算和会计账务进行统一规范和调整,使核算更详细、更全面,会计账务更准确。如重新设置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重新设计各种资金、资产、物资单据,完善单据的传递流程和使用规则,调整核算的规则和方法等,以确保核算和业务保持一致,真正做到业财融合。最终使得核算的数据能够及时地,真实、全面、详细、准确地反映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为更进一步的财务分析等工作奠定基础。

第四步,是进行报表报告体系的建设,包括结合内部管理的需要统一设计各种内部管理报表、统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使报表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结果。

——在完成了上述这些基础财务体系的建设之后,企业的成本并不会因此就能够马上降下来,因为餐饮业的成本控制包括采购、库房、厨房三个环节,需要采购部、门店经理、库管员、门店厨房长等一起配合,并由他们去积极推动才能有效果。所以,这个时候,财务分析就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来了。

第五步,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财务分析是整个财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财务工作中最有价值的工作。在开展财务分析之前,必须进行上述相应的基础财务体系建设,在这些基础建设完成之后,具备了开展财务分析的数据基础之后,才能有效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企业经营成本的下降,不仅仅只是财务分析带来的结果,而是整个财务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方面的原理我在网络课程《怎样才能做出有实际价值的财务分析?(语音)》里面有详细的讲解(见“荔枝微课~老蒋财税”)。

我在该集团企业开展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经老板同意之后,在店长的经营会上进行公开的财务分析。做的财务分析其实很简单,因为餐饮业的特点,菜品的成本是混合成本,所以成本分析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去做产品成本结构分析,而只能进行综合成本率的分析,具体方式就如前面的那张表格所展示的一样,就是每个月将每家门店的成本率做一个排序,在店经理和厨房长参加的经营会议上进行公开展示,并进行简单的讲解说明。告诉他们,各店的成本结构几乎是一致的,那么通过成本率的对比,就能够看得出哪家门店的成本率高,哪家门店的成本率低。成本率低的,就说明成本控制得好;成本率高的,就说明成本控制得不好,可能存在丢失或浪费的现象。

刚开始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大家都听得云里雾里,没有感觉,但一两次之后,他们就明白了这些数据的含义了,然后成本率高的门店经理和厨房长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中国人都很讲究面子对不对?)

非常意外的是,之后的几个月,全集团的平均成本率就开始不断下降,从平均33%以上,一直下降到平均28%左右,而且,有些门店店长还主动在经营会议上介绍他们控制成本的经验。这就说明,通过这种简单的财务分析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各门店主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这样,成本下降也就成为必然。

当然我做的财务分析的内容很多,包括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这里仅就成本分析做简单介绍。

最后总结:成本的控制,不只是某个单方面的行为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而是要综合利用财务管理的各种手段,包括内控、核算、分析等整体发挥作用,才能最终达成理想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