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

 昵称30214245 2022-07-19 发布于湖北
作者申明:本文丝毫没有否定“分科教育”(学科教育)的育人价值,千百年来,正式因为学科教育推动了学科发展,也因为学科教育推动了一茬又一茬专业人才的成长。本文意在探究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打破分科化教育的狭窄通道,走向多学科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人类思想大面积地被分科化知识所占据时,其结果必然是人类思想、人的思想被碎片化、分科化的知识所吞噬,进而人类对自身的理解也必然会失去了思想性。思想失去思想性,分科化教育一个显而易见的危害就是受教育者、乃至教育者本身失去来自教育与成长的精神诱惑和精神渴望。
在教育生活中,如果任何教学过程、任何教育故事都只不过是知识体系和架构中的一个对象、一个部件,甚至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一架构中的线偶时,教育将失去任何想象余地和思想价值,更不可能奢谈基于教育精神诱惑和生命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基于分科化教育的教育只能是消除人的精神诱惑和人对人的精神渴望的精神意义上的“自我毁容”。
有人说未来最需要创新力、探究力、合作力;也有人说未来需要审辨思维、创造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公民意识。不管何种对未来素养的预测,似乎都在淡化对知识的机械储存,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新课标以“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界定素养的内核,既是对纷繁复杂“素养说”的科学梳理与归纳,同时也在期待着一线学校和教师围绕内核,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无论是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还算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版,在分科课程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和教学建议的全过程与全体系中,除了基于立德树人的学科素养外,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就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亦即新课程标准的“跨界”视野和“跨界”理念。由此可知,“跨界”理念体现新教育、新课标的世界眼光与综合视野。跨学科、项目制、综合性、实践性,是新课标最重要特征。
尽管近几年“跨学科学习”“PBL项目化学习”等实践探索,被一些学校作为装点门面的新招数,但那是先行先试性的“自选动作”。写入新课程标准后,这些趋势性的学习就成为了“规定动作”,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做得好不好的问题。
近年来,以荷兰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在跨学科学习方 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尽管并非像传闻所说的荷兰取消了分科设置那般疯狂,但人家确实在学科综合上走得相对超前。跨学科学习之所以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是因为在这个被称之为“乌卡”的时代里,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解决复杂的问题,特别需要具备跨学科能力,这样才能在不确定性中增加成功的概率。
面对教育新时代和教育新趋势,要么如鸵鸟一般视而不见,要么主动顺应,与之赛跑。显然,新课程标准并没有采取回避策略,而是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尽管,10%占比与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无到有已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彰显了新课程标准向外部世界学习、与世界趋势接轨、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思维。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新趋势正当其时。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X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
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尽管并非像传闻所说的荷兰取消了分科设置那般疯狂,但人家确实在学科综合上走得相对超前。跨学科学习之所以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是因为在这个被称之为“乌卡”的时代里,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解决复杂的问题,特别需要具备跨学科能力,这样才能在不确定性中增加成功的概率。
面对教育新时代和教育新趋势,要么如鸵鸟一般视而不见,要么主动顺应,与之赛跑。显然,新课程标准并没有采取回避策略,而是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尽管,10%占比与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从无到有已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彰显了新课程标准向外部世界学习、与世界趋势接轨、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思维。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新趋势正当其时。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
【教育随思】走出分科化教育窠臼,顺应综合化教育正当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