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创】髋关节镜的基础和手术操作

 修理骨头 2022-07-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髋关节镜技术自1931年Burman教授尝试应用,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认为髋关节不适于应用关节镜治疗,之后一度发展非常缓慢。80年代Eriksson教授应用牵引技术,使髋关节镜逐渐得到应用。然而,在我国至今仍未普遍开展。髋关节镜技术是应用2-3个小切口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随着髋关节镜的逐渐开展,掌握髋关节的解剖、常见入路的位置、合适的适应症、完善的术前计划和规范的关节镜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顺利开展髋关节镜手术的关键。
一、髋关节解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髋关节镜适应症

(1)股骨髋臼撞击:凸轮撞击、钳形撞击和混合型。

(2)盂唇撕裂:典型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和机械症状,C征,在坐位、驾驶、穿鞋或交叉腿时症状加重,平地行走时疼痛最为轻微。

(3)髋关节滑膜病变: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

(4)髋关节游离体:包括创伤后关节内骨碎片、滑膜软骨瘤、剥脱性骨软骨炎等,是髋关节镜手术最明确的适应症。

(5)圆韧带病变:包括圆韧带撕裂和圆韧带肥厚。圆韧带撕裂是髋关节持续性疼痛的原因之一,常见于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伤,术前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6)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程长、症状较重的Ⅲ期、Ⅳ期患者。

(7)股骨头坏死:针对股骨头塌陷前(Ficat分期Ⅰ-Ⅱ期),或股骨头软骨软化、碎裂、游离体、滑膜增生肥厚等。

(8)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虽然适合进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较少,但不是禁忌症。

(9)不明原因的髋关节疼痛:高度怀疑在关节腔内有潜在的病变需要进行关节镜手术干预治疗,经关节镜检查及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特殊查体及体位片

目前,髋关节镜最常用于髋关节撞击和髋臼盂唇损伤。

1、屈髋内收内旋试验:又称前方撞击试验

①检查时患者仰卧,被动屈髋至90°时,通过内收内旋髋关节模拟股骨头颈部和髋臼的异常接触和撞击;

②阳性:腹股沟区疼痛;

③意义:髋臼盂唇和/或软骨已出现损伤,当损伤严重或处于急性期时,部分患者可产生剧烈疼痛;

④研究显示,该试验对诊断FAI的敏感度高达84%。

2、屈髋外展外旋试验:又称“4”字征或Patrick试验

①患者仰卧,患髋屈曲、外展、外旋,患侧足置于对侧膝上;

②检查者一手置于对侧髂前上棘以稳定骨盆,另一手向下按压患侧膝关节 ;

③阳性:

a 腹股沟区疼痛提示盂唇损伤、FAI、关节囊、髂腰肌;

b 后方腰骶部的疼痛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改良的FABER实验

1)即在行FABER试验时同时测量患侧膝关节距离检查床面的距离,如大于4cm,提示存在Cam型撞击或关节囊过紧等;

2)研究显示该试验对诊断FAI的敏感度为60%。

3、X线检查:骨盆正位

① 双下肢内旋15°;

②十字瞄准器对准耻骨联合上缘至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

4、Dunn位X片(髋关节特殊侧位)

① 患者体位:髋关节外展20位, 屈髋45°、60°和90°;

② 投射要求:十字瞄准器对准髂前上棘连线与耻骨联合之间的中点,X线管球与桌面垂直,且与片盒的垂直距离为100cm;

③ 作用:用于诊断髋关节撞击征,显露股骨头颈交界处情况(60°、 首选)。

图片

5、蛙式位X片

患者足跟紧贴对侧膝关节。

图片

四、髋关节镜手术常用入路

  • 髋关节镜的入路有多种,其中最常用、最流行的三个入路包括前外入路、后外入路、前入路。

  • 前外入路是在大粗隆顶点的前方1cm。后外入路是在大粗隆顶点的后方1cm。

  • 前入路是在从髂前上棘往远端画一条垂线,在这条线和前外、后外入路之间画一条连线,这条垂线和连线之间的交点就是前入路。

图片

  • 目前,前外入路还是最经典、最常使用的入路。前入路、后外入路现在则很少使用,反而更多地应用另外一个辅助入路——中前辅助入路。

  • 中前入路是在前入路和前外入路之间画一条垂线,两个入路之间再画一条连线,它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前辅助入路就在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位置。在此偏内我们在体表可以触摸到一个软点,软点是在股直肌和臀中小肌之间的间隙,从间隙进去我们更能顺利地突破关节囊,进入到关节内。

图片

髋关节镜常用入路示意图
五、髋关节镜手术注意事项

1、利用牵引床对髋关节施加牵引

  • 术前准备好牵引床和透视C臂。

  • 牵引床建议两条腿分别牵引,可防止患肢牵引过度,身体向患侧移位,影响手术进度。

  • 患者会阴区要安放立柱,立柱上软垫覆盖,一定要保护好会阴,防止压迫过度造成水肿、皮肤坏死等情况。

  • 在建立髋关节镜的入路之前,首先要对髋关节施加牵引,把关节牵开之后,再建立前入路和中前辅助入路.此时需透视辅助观察。

  • 仰卧位牵引技术应用时,体位是髋关节中立位,屈髋大概10°~20°,足部要让它极度内旋。极度内旋的好处是股骨颈可以和地面平行,方便定位。

图片

图片

2、建立前外入路
  • 体表提前放置克氏针,作为穿刺方向导引。

  • 关节牵开后,可以看到髋臼和股骨头之间会出现透亮带,说明牵引成功地把髋关节的真空破坏了。

  • 牵引关节间隙至少约1.2-1.5cm,一次牵引时间一般为1.5小时,不超过2小时,牵引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 在大粗隆顶点前方1cm的位置,可用长的腰穿针穿入关节,透视可以证实进入的位置。再用导针或导丝穿入关节,穿进关节的时候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突破感,可用套管逐级扩大入口,透视下证实已入关节内。

图片

图片

图片

3、插入镜头观察
  • 髋关节镜镜头插入到关节内先不要放水,因为它还没有形成循环的通路,放水也不会看得很清楚。

    可以在干的视野下,对关节的内部进行探查。

  • 如果视野看不清楚,可以先用腰穿针,刺入关节囊放水,可以形成初步循环通路,可以使视野清楚,利于建立下一个入路。

  • 镜头可以从前往后,看到整个髋关节的前壁、外侧壁和后壁。

    之后把镜头往前转到前方的区域,被称为安全的三角区,三角区是由盂唇、股骨头还有前方的关节囊组成的,把镜头盯在三角区的这个部位,来建立下一个入路。

4、建立中前辅助入路

中前辅助入路采取的步骤是跟前外入路的步骤是一样的。

5、关节囊切开

图片

  • 从前外入路观察,从中前入路切前方的关节囊,可以把前方的关节囊做一个横向的切开。之后换一个入路,从中前入路观察,从前外入路切外侧的关节囊。随后,把两个关节囊的切口连成一体,这样在关节囊周围就形成了一个3~5cm的一个环形的切口,一旦把关节囊切开,手术器械就能够很顺利地进出关节,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图片

  • 自外向内切开关节囊,需要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的医生,首先,从前外入路进入关节囊前方,并在前方钝性分离,镜头进入关节囊前方,中前入路进入离子刀,逐渐切开关节囊,可横行切开,也可纵行切开关节囊。

6、观察中央室和外周室结构
  • 髋关节镜除了要观察中央室的结构,还要观察外周室的结构。外周室是指在关节囊内、髋臼、盂唇外围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股骨头颈结合部的这部分。入路可以保持原来的入路,需要放松牵引屈髋45°,变换体位来做下一步外周室的操作。

  • 习惯把髋臼看做时钟表盘,前方不管左右都定位1点到6六点,后方为6点到12点。髋臼最常见的撞击部位为11点到2点钟位置,一般来讲,髋臼撞击时,屈曲内旋疼痛髋臼撞击多发生在髋臼偏前外缘,屈曲外旋疼痛多发生在髋臼外后缘。

  • 镜下可以根据滑膜皱襞位置判断。股骨侧外上滑膜皱襞位于12点钟位置,内下滑膜皱襞位于6点钟位置,且此二者皱襞相对比较固定。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结:
  • 髋关节镜最常见入路有两个:前外入路和中前辅助入路。

  • 入路建立前对髋关节施加牵引,一次牵引时间不要超过1.5-2小时,仰卧位牵引时髋关节(内收外展方向)中立位,屈髋大概10°~20°,足部要极度内旋。

  • 入路建立后关节囊切开很重要,重点观察中央室和外周室的结构。

  • 头颈减压时,入路可以保持原来的入路,需要放松牵引屈髋45°,内外旋髋关节来完成外周区的操作。

  • 术前诊断要明确,不痛不做手术,疼痛要来自髋关节内,患者期望值太高不做。髋关节僵直是髋关节镜的禁忌症。

    图片

图片

髋臼盂唇缝合视频

股骨头颈打磨减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