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 |重疾病情发展与重疾理赔

 王晓芝2020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感谢阅读芝姐的第84篇文章

           保险\理财\育儿\读书\运动

         可以加微信w13427512098

上周跟随团队探店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公司,其公司资深核保核赔主管张劲生先生(前三甲医院医生)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重疾病情发展与重疾理赔的培训课,很受益。做一个完整的笔记梳理,方便查阅。

得了一个重疾还会得另外一个吗?

关联例子



1.原发疾病: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关联疾病1:冠状动脉搭桥术

  关联机制: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介入手术(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尤其是支架植入术,但是支架植入后的远期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病变特征(病变的位置、血管的直径、病变长度、是否完全闭塞病变、钙化等)、患者特征(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植入支架的情况(类型、长度、数量)、支架植入时的操作因素(贴壁情况、扩张程度、对称性)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直接有关,有可能会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多个支架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单个支架。

所以,进行介入手术之后仍有可能再次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情况,此时如果已经超出了介入手术的适用范围,有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实用内科学》第15版第十二篇第七章 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第七十三章第六节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2.原发疾病: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关联疾病2:左心室室壁痛切除手术

关联机制: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约有25%的患者会在心肌梗死区域出现功能性室壁瘤的变化。室壁瘤的外科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8.年美国医生Cooley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室壁瘤切除术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中册第七十三章第六节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治疗


3.原发疾病: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关联疾病3:心脏瓣膜手术

关联机制:

急性心梗后早期约有13%~26%的患者合并二尖瓣反流,其中大多数为轻到中度二尖瓣反流,有3.4%的患者合并重度二尖瓣反流。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没有二尖瓣反流的患者,约有15%在心肌梗死后数月内产生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

1965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Austin,在世界上首次対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乳头肌断裂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成功。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严重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降低此类患者自然死亡、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中册第七十三章第六节,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治疗

4.原发疾病:原发性心肌病;

关联疾病:严重心脏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

关联机制:

心脏再同步化疗法(CRT)主要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QRS波群时限延K〉150ms、EF值<35%、QRS波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考虑安装左右心( 室同步起搏的双腔、三腔或四腔心脏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渴,通过调整左右心室收缩: 顺序,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据估计,我国毎年适合CRT植入的患者约30万人。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上册第十二篇第十七章第一节扩张型心肌病,《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上册第十二篇第六章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

5.原发疾病:较重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心肌炎、严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关联疾病:心脏移植

关联机制:

选择心移植病人的条件(表22-5) /

1.绝对必要的条件:

(1)严重且为不可逆性的心衰蛇

(2)即使不符合上述的条件,病人亦有猝死的可能者;

(3)其他治疗皆无效者。   

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学会的统计,至2000年底接受心移植的57818人中,46.1%为冠心病, 45.3%是扩张性心肌病,3.6%是瓣膜疾病,2.1%是再次心移植者,1.6%为先天性心脏病,1.3%是- 其他心脏疾病。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五节心脏移植

6.原发疾病:严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肺源性心脏病、艾森门格综合征、严重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关联疾病:心肺移植/肺移植

关联机制:

……肺的功能和结构改变致肺动脉高压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先决条件。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小动脉重构为特征,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并最终导致右心衰竭而死亡的一类恶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可致难治性右心衰。

单侧肺移植、双肺移植、活体肺叶移植及心肺移植已在国外成熟应用于肺动豚高压患者的治疗,主要指征:已充分内科治疗而无明显疗效的患者。肺移植技术明显延长了这些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患者可以停止使用治 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上册第十二篇第十三章  肺源性心脏病,《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上册第十二篇第十四章 肺动脉高压

7.原发疾病:严重慢性呼吸衰竭

关联疾病:肺移植

关联机制:

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呼吸衰竭。常见有以下三个原因:

1、 ……呼吸道病变……呼吸动力损害、气道阻力增加和限制性肺扩张所致的通气不足

2. 肺组织肺炎、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及肺血管疾患、心或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水肿和肺广泛纤 维化……

造成肺气肿的最大原因:慢性肺阻塞性疾病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单肺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占总人数的68%。其余有al抗胰蛋白酶缺乏症1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4%,肺囊性纤维化3%,再移 植3%,其他11%。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上册第十三篇第十八章呼吸衰竭,《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五节第三点,肺移植

8.原发疾病:严重慢性肝衰竭、原发性硬化性肝胆管炎、严重自身免疫性肝炎、肝恶性肿瘤

关联疾病:肝移植

关联机制:

……过去10多年来,原位肝移植的适应症不断扩大。现在,肝移植作为终末肝功能衰竭病人的确定性治疗已有很高的成功率。原则上,所有急性和慢性肝病导致的不可逆肝功能衰竭,对药物或手术治疗难以凑效者都应考虑肝移植……

…在中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是乙肝病毒所致的肝硬化…… 

…对于肝细胞性肝癌(HCC),将原肝全切除后原位植入新肝脏可以彻底去除肿瘤,即使对有多发肝内肿瘤或严重肝硬化者亦如此,同时它也去除了非健康的残余肝脏上发生异时性病变的可能性……

……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无有效治疗,手术和内窥镜介入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尤其是肝外胆管狭窄时。但对弥散的胆管狭窄或肝硬化则应行肝移植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第二十二章第三节 肝移植

9.原发疾病: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关联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关联机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主要适应症是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受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骨髓移植始于1968年,至2005年底全球已行16万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最长有功能存活33年。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第二十二章第八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

10.原发疾病:严重慢性肾衰竭

关联疾病:肾移植

关联机制: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晚期尿毒症患者使之恢复健康的有效措施。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第二十二章第二节肾移植

11.原发疾病: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关联疾病:严重慢性肾衰竭

关联机制:

 约30%的I型糖尿病患者和20%~50%的II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 DN已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目前美国和欧洲终末期肾疾病最常见的单一病因。

据统计高44.5%,在我国约占25%。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DN的检测率达33.6%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册第十九篇第四章第五节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2.原发疾病: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慢性复发性胰腺炎

    关联疾病:胰腺移植

    关联机制:

胰移植术后能使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胰移植后能 使视网膜病、肾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稳定,同时改善了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无论是因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还是因胰腺良性疾病施行全胰切除导致完全依赖外 源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考虑有胰移植的手术适应症。

—《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上册第二十二章第四节 胰移植和胰岛移植.

13.原发疾病: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关联疾病1: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坏痺、严重气性坏疽、坏死性筋膜炎、败血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关联机制:

糖尿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高,而且比较严重,许多常见的感染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更频繁、更严重。……糖尿病与感染是两种相互影响的疾病,糖尿病患者易于并发感染,而感染又可引起和加重糖尿病。据报道糖尿病并发医院感染的病例占住院病例的0.41%,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36.65%,占全员感染构成比的9.52%。

因为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较易损伤,且不容易发现和自愈,因此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多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册第十九篇第四设第六节 糖尿病与感染

14.原发疾病: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关联疾病2:失去一肢及一眼、多个肢体缺失、双目失明

关联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微血管病变,包括各种各样病理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致盲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5倍,突显了问题的严重性。DR在I型糖尿病中特别严重,也常见于II型糖尿病。DR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病程明显相关,30岁以前发病的糖尿病(I型糖尿病为主)中DR发生率为71%,四年发生率59%,11%进展为增值型视网膜病变(视力减退)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中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册第十九篇第四章第五节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5.原发疾病: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关联疾病3: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关联机制: 

I型或II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外周动脉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和猝死风险增高1—5倍。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册第十九篇第四章第五节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6.原发疾病:I型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关联疾病4:严重脑中风后遗症

关联机制: 

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强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卒中的危险増加1.5-6.0倍…

 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发病年龄较非糖尿病患者平均要早5年左右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册第十九篇第四章第五节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7.原发疾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关联疾病:结肠癌

关联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结肠癌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Ekbom等对于3117例溃疡性,

结肠炎病人作长期随访,发现结肠癌的发生率达3%,这是正常人群结肠癌发生率的5.7倍;

在患病的最初10年内极少发生癌变,超过10年病程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逐渐增加。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册第十九篇第四章第五节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整理完上面的内容,发现原来很多疾病间的关联性是那么强,瞬间觉得重疾多次赔的产品真是一个伟大发明,人人都应该拥有它。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